雖然6月18日歐盟對中國瓷磚的反傾(qing) 銷立案,是中國陶瓷業(ye) 遭遇的六次反傾(qing) 銷調查中規模最大的一次,但是讓人意外的是,本報記者調查發現,陶瓷生產(chan) 企業(ye) 和貿易公司,在應訴過程中,抱團並非積極
據了解,本次反傾(qing) 銷調查涉及出口金額約為(wei) 3.1億(yi) 美元,由於(yu) 涉案企業(ye) 幾乎涵蓋國內(nei) 知名陶瓷企業(ye) ,該反傾(qing) 銷申訴的立案成為(wei) 中國陶瓷行業(ye) 麵臨(lin) 的史上最大反傾(qing) 銷調查。
在200多家佛山陶瓷企業(ye) 中,路易·華倫(lun) 天奴陶瓷有限公司是在歐洲紮根最深的企業(ye) 之一了。
“我們(men) 是國內(nei) 第一家在歐洲設立營銷中心的陶瓷企業(ye) ,早在2004年就成立了,現在歐盟的出口額占到了我們(men) 全部出口的40%以上。不敢說出口歐盟的量是最大的,也是排在前列的了。”該公司總裁蒲鼎新稱。
“也不是第一次遇到這種情況,還是跟以前一樣應對。”多年前,蒲鼎新就係統地思索過如何應對反傾(qing) 銷等突發因素對企業(ye) 的打擊,“我認為(wei) 根本的出路是在於(yu) 塑造民族品牌,我們(men) 國家必須要有在國際上叫得響的陶瓷品牌。”
“從(cong) 產(chan) 品輸出到技術輸出,再到品牌輸出,最後到資本輸出,這是我們(men) 外貿型企業(ye) 必經之路,也是減少貿易摩擦的關(guan) 鍵。現在產(chan) 品輸出、技術輸出和品牌輸出的工作我們(men) 都在做,資本輸出也開始嚐試。”蒲鼎新表示,“如果建立了強大的品牌,應對起反傾(qing) 銷就不是那麽(me) 困難了。持之以恒地塑造民族品牌,是減少貿易摩擦的關(guan) 鍵。”
據了解,路易·華倫(lun) 天奴現在開始在歐洲的報紙、電視、網站上投放一些廣告,並不定期讚助一些高爾夫等體(ti) 育賽事,以提高在當地的知名度。
在蒲鼎新看來,如果想徹底減少貿易摩擦,資本輸出可能是最好的選擇。
然而,在應對反傾(qing) 銷的抗爭(zheng) 中,並不是所有的企業(ye) 都像路易·華倫(lun) 天奴這樣願意未雨綢繆。
中國大多陶瓷產(chan) 品銷往歐洲有價(jia) 格優(you) 勢,但是產(chan) 品層次也是天堂與(yu) 地獄之間,有每平方米10元人民幣的,也有每平方米500元人民幣的。佛山市駿景實業(ye) 有限公司銷售十部經理黃堅稱:“國內(nei) 各種資金湧入這個(ge) 市場,有些資金比較短視,導致產(chan) 品質量和行業(ye) 聲譽被它們(men) 破壞。現在外國客人很少注重品牌,而是看誰的價(jia) 格便宜就進誰的貨,導致整個(ge) 出口市場對中國產(chan) 品質量缺少透徹了解,反傾(qing) 銷也在所難免。”
早在今年3月,行業(ye) 協會(hui) 和相關(guan) 機構就預警表示,出口猛增和價(jia) 格下降很可能給佛山陶瓷企業(ye) 帶來貿易風險。據統計,2009年廣東(dong) 瓷磚對德國、捷克、瑞典出口數量分別增長47.5%、38.8%、31.1%,而出口均價(jia) 分別下跌6.5%、12%、23.4%。歐盟成為(wei) 量增價(jia) 跌最明顯的區域。
此外,陶瓷行業(ye) 的某些生產(chan) 工廠與(yu) 貿易公司還出現了不和諧雜音。
“因為(wei) 短期利益關(guan) 係,大的工廠想去應訴,如果成功,他們(men) 可以享受低稅率,這樣客人都會(hui) 直接去他們(men) 工廠采購貨物,不用受製於(yu) 貿易公司;而貿易公司卻不願意,他們(men) 希望從(cong) 不同的工廠進貨,這樣更加靈活。從(cong) 利益上它們(men) 處在一個(ge) 對立麵上,所以要它們(men) 聯合起來很困難。”黃堅表示。
蒲鼎新解釋:“這次歐盟的反傾(qing) 銷是針對工廠而不是貿易公司的,不像韓國,一旦勝訴,貿易公司可以與(yu) 工廠一起享受到低稅率,所以貿易公司就不那麽(me) 積極。”
中國陶瓷工業(ye) 協會(hui) 佛山辦事處主任藍衛兵表示:“這次歐盟把出口額500萬(wan) 美元作為(wei) 有資格應訴的門檻,對那些沒有自營出口權的企業(ye) 來說,他們(men) 就需要貿易公司的數據支持和配合,否則就不夠條件應訴。”
但是,想要讓工廠與(yu) 貿易公司團結起來,在短期看,絕非易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