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通信媒體(ti) T otal T elecom日前發布2013年全球電信運營商排名情況,中國移動仍是全球利潤第一,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收入排名較前年也有所提高。與(yu) 此同時,國外一些分析師卻調低了對中移動2014年淨利潤的預期值。業(ye) 內(nei) 人士稱,運營商光鮮的業(ye) 績下暗藏危機,在“營改增”及各類互聯網業(ye) 務的衝(chong) 擊下,未來三大運營商或將麵臨(lin) 營收下滑的困局。
2013營收業(ye) 績光鮮
從(cong) 目前的財報數據看,三大運營商的營收和利潤依然保持穩健 。2013年第三季度財報顯示,中國移動、中國電信、中國聯通前三季度分別實現利潤915億(yi) 元、147億(yi) 元和84億(yi) 元,三家共計1146億(yi) ,比2012年同期多賺33億(yi) 元。
增速方麵,中國電信同比增17.1%,中聯通同比增長53.6%,隻有中國移動同比下滑1.9%。三大運營商合計利潤較2012年同期仍有不小的增長。
有業(ye) 內(nei) 人士表示,三大運營商未來的業(ye) 績增長仍有巨大空間。北京郵電大學信息經濟與(yu) 競爭(zheng) 力研究中心主任曾劍秋表示,三大電信運營商數據業(ye) 務均超過了話音業(ye) 務,移動互聯網時代增長空間很大,除了3G、4G網絡流量外,國家信息消費戰略、信息化工程(如移動支付、物聯網、智慧家庭應用等)也是一塊大蛋糕;另外,2013年前三季實現1000多億(yi) 利潤,表明三大運營商競爭(zheng) 力後勁十足。騰訊等互聯網企業(ye) 盈利能力暫時還難與(yu) 運營商抗衡;強大的基礎網絡資源和品牌效應,將是運營商國際化的後盾,諸多國內(nei) 企業(ye) 無法比擬。
澳洲電信總裁及集團董事總經理陳永正向《經濟參考報(微博)》表示,根據澳洲電信等國外電信運營商的經驗,過去幾年內(nei) ,每年用戶的數據流量用量就翻一番。盡管語音和短信業(ye) 務量下降,但運營商總體(ti) 業(ye) 務量呈增長態勢。國內(nei) 運營商數據業(ye) 務才剛起步,未來仍有巨大增長潛力,如果經營得當業(ye) 績也將會(hui) 因此而水漲船高。
潛藏危機
雖然期盼美好願景,但有專(zhuan) 家卻認為(wei) 暗藏隱憂,三大運營商目前麵臨(lin) 巨大的業(ye) 績壓力。
以中移動為(wei) 例,最近幾家研究機構相繼調低了對中移動2014年淨利潤的預期值。瑞士信貸的分析師將中移動2014年的淨利潤預測值下調了9 .1%,[瑞豐(feng) 注冊(ce) 香港公司、香港商標注冊(ce) 服務]同時將其目標股價(jia) 下調了6%。瑞穗證券的分析師則估計,中國移動今年的淨利潤將下滑10%。
而互聯網專(zhuan) 家信海光則認為(wei) ,去年第三季度中移動利潤的首次下滑,是中移動乃至中國電信業(ye) 開始走下坡路的重要拐點。
專(zhuan) 家們(men) 對於(yu) 運營商業(ye) 績的擔憂有多重原因,具體(ti) 包括“營改增”的改革、4G網絡的巨大投資以及國內(nei) 互聯網企業(ye) O T T業(ye) 務的衝(chong) 擊等。
“營改增”即營業(ye) 稅改增值稅。2013年4月的國務院常務工作會(hui) 議中決(jue) 定擴大“營改增”試點,並擇機將郵電通信也納入“營改增”試點。此前已有多位分析師預計,2014年初在電信業(ye) 實施“營改增”後,三大運營商利潤將降低。
華創證券T MT分析師馬軍(jun) 認為(wei) ,從(cong) 國家政策看,2014年在郵電通信業(ye) 實施“營改增”概率較大。對三大運營商利潤的影響取將決(jue) 於(yu) :稅率多少、國家在“營改增”方麵如何布局、運營商自身采取的應對措施。
中信證券研報認為(wei) ,2014年初三大運營商將實行“營改增”,預計對運營商征收11%稅率的概率最大,這對中移動利潤影響最大,中電信次之,中聯通最小,但兩(liang) 年後對三大運營商利潤的影響將逐漸變小。
上述分析師認為(wei) ,“營改增”對運營商的影響包括:因可抵扣成本占比小,導致利潤下降;贈送終端、服務等被視同銷售,運營商的銷售策略將調整;結算發票開票量增大;會(hui) 計核算係統將進行調整;IT係統需要升級改造。
其次,4G牌照發放,三大運營商還將在未來幾年加大4G網絡建設,累計投資規模可能有2000億(yi) 元,這將直接影響未來幾年利潤。據中移動內(nei) 部人士介紹,4G網絡投入資金巨大,最快也在2014年下半年才能看到回報。他們(men) 希望盡快實現4G網絡回報,並已開始在成本管控上下大工夫。譬如,采用集采招標模式。這雖可大幅壓縮成本,但對供應商傷(shang) 害較大,也無法立竿見影取得成效。
最後,隨著移動互聯網業(ye) 務的飛速發展,運營商原有的語音和短信業(ye) 務將繼續受到衝(chong) 擊,各類O T T業(ye) 務的推出也會(hui) 對其業(ye) 績造成侵蝕。以騰訊近期發布的Q Q 4.6版本為(wei) 例,已可支持語音實時通話,在3G網絡下語音非常清晰,堪比手機通話。可以預見,以騰訊的影響力,運營商的M O U (平均每戶每月通話時間)值必將因此下降。而目前語音業(ye) 在三大運營商的業(ye) 務中仍占據巨大比例。
“根本不知道騰訊這樣的互聯網企業(ye) 會(hui) 在未來推出什麽(me) 業(ye) 務,但隻要推出,運營商就會(hui) 戰戰兢兢,生怕對自己現有業(ye) 務造成影響。”一位運營商人士這樣向《經濟參考報》說道。有第三方分析機構預測,到2017年國內(nei) O TT業(ye) 務用戶將有望達到5億(yi) ,這意味著幾乎一半的手機用戶將借助三大運營商的網絡使用O TT業(ye) 務。對運營商而言,這不僅(jin) 會(hui) 對現有通信網絡造成巨大壓力,也會(hui) 對其營收和利潤造成侵蝕。
轉型迫在眉睫
信海光表示,隨著互聯網與(yu) 移動互聯網的崛起,實際上全球範圍內(nei) 的電信運營商都不好過。2013年因為(wei) 成本增速超過營收,全球不少運營商如法國電信、瑞典T eliaSoneraA B都公布了裁員計劃。“電信業(ye) 全球性的業(ye) 務萎縮即將到來!”他認為(wei) ,在多種因素作用下,運營商的衰弱不可避免,可能業(ye) 績會(hui) 持續一段時間的輝煌,但走下坡路已是不爭(zheng) 的事實。
不少運營商人士均向《經濟參考報》表示,麵對巨大的外部壓力,運營商的轉型迫在眉睫。信海光認為(wei) ,當前運營商所要做的就是盡快實現向互聯網的全業(ye) 務轉型。“至少目前看,中移動或世界任何電信運營商都還沒有找到[香港公司注冊(ce) 查詢 服務]一個(ge) 合理的解決(jue) 辦法。未來如果誰有辦法把智能手機上高速增長的數據流量轉化為(wei) 盈利的增長,它就是電信業(ye) 的救星,反之,整個(ge) 電信行業(ye) 就必須習(xi) 慣萎縮和停滯。”
事實上,為(wei) 避免淪為(wei) “管道”,三大運營商均已開始轉型嚐試,希望可以通過經營各類數據業(ye) 務,實現真正的流量經營,進而促進業(ye) 績增長。
中國移動數據部副總經理劉昕認為(wei) ,在移動互聯網時代,電信運營商需要以開放的姿態嚐試各種業(ye) 務,並獲取更多合作,目前中國移動的閱讀、遊戲、音樂(le) 、動漫等業(ye) 務正在通過開放合作的方式尋求發展。
三大運營商目前均投入重金建立了移動閱讀、移動遊戲等產(chan) 品基地,並已實現部分產(chan) 品基地獨立運營。從(cong) 目前情況看,這很有可能成為(wei) 未來運營商新的業(ye) 績增長點。
日前舉(ju) 行的2014中國數字傳(chuan) 媒和閱讀產(chan) 業(ye) 創新大會(hui) 上,中移動的“和閱讀”品牌正式亮相,中移動手機閱讀基地相關(guan) 負責人介紹,中國移動的手機閱讀產(chan) 品月收入已經超過1億(yi) 元,增長勢頭迅猛。中國電信相關(guan) 人士介紹,其移動閱讀產(chan) 品也已成型,且在2013年開始實現盈利。
此外,三大運營商還瞄準了移動遊戲市場。中國聯通旗下移動遊戲平台“沃遊戲”的2013年月收入過5000萬(wan) ,占據3 .2%的手機移動遊戲市場份額。業(ye) 界普遍認為(wei) ,和普通遊戲渠道相比,運營商擁有獨立的渠道、海量的用戶、成熟的計費扣費方式,這些優(you) 勢將幫助他們(men) 在移動遊戲產(chan) 業(ye) 占據一席之地。據艾瑞等第三方機構預測,未來三到五年國內(nei) 移動遊戲市場規模有望突破1000億(yi) 元,若能夠在這一市場站穩腳跟,三大運營商屆時將收獲至少超百億(yi) 的新收入。
“運營商需要加快轉型腳步。”湖北電信總經理李洪波告訴《經濟參考報》,對運營商而言,未來機遇和風險並存,如果能夠抓緊時間實現轉型,成為(wei) 真正的電信服務供應商,未來運營商仍將保持競爭(zheng) 力,否則將在移動互聯網時代淪為(wei) “管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