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農(nong) 村工作會(hui) 議還沒召開,關(guan) 於(yu) 中央一號文件的傳(chuan) 言就已經是漫天飛了。
“2014年一號文八成是跟生態農(nong) 業(ye) 有關(guan) ,[英國公司注冊(ce) ]不過裏麵具體(ti) 有些什麽(me) 條文,還不是很清楚。”社科院農(nong) 發所研究員李國祥表示。
李國祥稱,提出生態農(nong) 業(ye) 的概念主要是解決(jue) 目前已成痼疾的農(nong) 業(ye) 麵源汙染、土壤板結、地下水超采、農(nong) 藥殘留量高居不下等問題,總括一句話,就是,這樣的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方式已經持續不下去了。
在國家統計部門剛剛公布2013年全國糧食產(chan) 量已經突破6萬(wan) 噸大關(guan) ,實現“十連增”的當口,提出生態農(nong) 業(ye) 的說法,頗有意思。
這“十連增”的背後是什麽(me) ?
今年“兩(liang) 會(hui) ”期間,九三學社中央提出一份《關(guan) 於(yu) 加強綠色農(nong) 業(ye) 發展的建議》,此即為(wei) 今年“兩(liang) 會(hui) ”的一號提案,而綠色農(nong) 業(ye) ,正是生態農(nong) 業(ye) 的另一種說法。
該提案對目前農(nong) 村和農(nong) 業(ye) 的生態現狀說的頗為(wei) 痛切,提案稱,我國化肥年使用量5400萬(wan) 噸左右,居世界第一,但利用率低,例如氮肥的當季利用率僅(jin) 35%左右。每年農(nong) 藥的使用量30萬(wan) 噸,因不合理使用農(nong) 藥造成的農(nong) 藥殘留事件時有發生。根據農(nong) 業(ye) 部最近幾年的典型調查和定位監測表明,目前農(nong) 業(ye) 麵源汙染已經成為(wei) 水環境汙染的重要原因。全國耕地重金屬汙染麵積在16%以上,其中在大城市、工礦區周邊情況相當嚴(yan) 重。如廣州有50%耕地遭受鎘、砷、汞等重金屬汙染;遼寧省八家子鉛鋅礦區周邊耕地鎘、鉛含量超標都在60%以上。
值得注意的是,11月24日至28日,中共中央總書(shu) 記、國家主席、中央軍(jun) 委主席習(xi) 近平在山東(dong) 考察。山東(dong) 是農(nong) 業(ye) 大省,習(xi) 近平此行的一個(ge) 重要目的是在基層觀察三農(nong) 問題。在考察後習(xi) 對十八屆三中全會(hui) 後三農(nong) 工作的方向有一番表述,其中提到:以解決(jue) 好地少水缺的資源環境約束為(wei) 導向,深入推進農(nong) 業(ye) 發展方式轉變;以滿足吃得好吃得安全為(wei) 導向,[英國注冊(ce) 公司]大力發展優(you) 質安全農(nong) 產(chan) 品[2.78% 資金 研報]。
生態文明是中共“十八大”之後提出的一個(ge) 新的執政理念,十八屆三中全會(hui) 通過的決(jue) 定中專(zhuan) 門用了一個(ge) 章節講生態文明的問題,其中提到:要穩定和擴大退耕還林、退牧還草範圍,調整嚴(yan) 重汙染和地下水嚴(yan) 重超采區耕地用途,有序實現耕地、河湖休養(yang) 生息。
李國祥稱,從(cong) 決(jue) 定的這番表述來看,中央對農(nong) 業(ye) 的發展方式和糧食安全戰略可能會(hui) 有所調整。“以前是一味強調國內(nei) 糧食自給率,不惜一切奪取糧食增產(chan) 的勝利果實,現在看來,這種思路已經產(chan) 生了極其嚴(yan) 重的後果,未來,中國的糧食自給率要降低,可以考慮適當增加糧食進口量,目前國外的糧食價(jia) 格比國內(nei) 低,進口是劃算的,同時,國內(nei) 的糧食庫容已經有飽和之勢,也需要減輕糧食存儲(chu) 部門和農(nong) 民的儲(chu) 糧壓力。”
李國祥稱,目前體(ti) 製內(nei) 外大多數人已經對糧食安全戰略的調整已達成一個(ge) 基本的共識。
前不久,發改委規劃司司長徐林參與(yu) 的一個(ge) 課題組撰寫(xie) 了一份《土地製度改革與(yu) 新型城鎮化》的報告,報告提出:未來中國要轉變糧食自給觀。可將扣除大豆進口後的糧食進口量與(yu) 國內(nei) 糧食總產(chan) 量的比例控製在10%以下,作為(wei) 確保中國糧食安全的底線。
實際上,從(cong) 近年來中國糧食的進口數據來看,自給率的降低已經是一個(ge) 明顯的趨勢。
海關(guan) 總署數據顯示:2012年中國糧食貿易總金額為(wei) 1757.7億(yi) 美元,其中進口1124.8億(yi) 美元。貿易逆差為(wei) 491.9億(yi) 美元,同比擴大44.2%。
分項數據顯示:2012年中國進口玉米521萬(wan) 噸,增幅197%;進口小麥368.86萬(wan) 噸,增長195.37%;進口大米232萬(wan) 噸,增長305%。以上三種主糧的總進口量占當年國內(nei) 糧食總量的1.9%。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從(cong) 農(nong) 業(ye) 部了解到,[注冊(ce) BVI公司]農(nong) 業(ye) 部目前正在牽頭編製農(nong) 業(ye) 可持續發展規劃編製工作,該規劃的主導思路是平衡好生態建設、環境保護與(yu) 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的關(guan) 係,處理好區域資源環境承載力、生產(chan) 力布局與(yu) 產(chan) 業(ye) 結構的關(guan) 係,統籌好國內(nei) 生產(chan) 、國際貿易及農(nong) 業(ye) “走出去”的關(guan) 係。編製由農(nong) 業(ye) 部牽頭,環保部、發改委、財政部、國土資源部等多部委共同參與(y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