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nei) 汽車的庫存量似乎成了一個(ge) 謎。
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日前發布的一份報告顯示,上半年國產(chan) 汽車產(chan) 量為(wei) 847.22萬(wan) 輛,終端銷量為(wei) 718.53萬(wan) 輛。產(chan) 量減去終端銷量似乎應該就是庫存量。
“雖然國內(nei) 汽車庫存還在正常範圍,但已經達到合理庫存的上限,應引起汽車生產(chan) 企業(ye) 的高度重視。”中汽中心主任趙航說,“從(cong) 今年4月份開始,國內(nei) 汽車終端銷量連續3個(ge) 月環比下滑,汽車庫存周期從(cong) 2月份的41天增長到6月份的55天,給汽車企業(ye) 和經銷商的資金周轉帶來很大不利影響。”
然而,中國汽車工業(ye) 協會(hui) 9日發布的統計數據與(yu) 中汽中心的數據存在明顯差距。中汽協提供的上半年國內(nei) 汽車產(chan) 銷數據是——產(chan) 量892.73萬(wan) 輛,銷量901.61萬(wan) 輛。兩(liang) 項對比,中汽協的產(chan) 量高了45.51萬(wan) 輛,銷量更是高出183.08萬(wan) 輛。
根據中汽中心的數據,上半年國內(nei) 汽車產(chan) 量比銷量高出128.69萬(wan) 輛,庫存量明顯較高。而根據中汽協的數據,上半年國內(nei) 汽車銷量反而比產(chan) 量高出8.88萬(wan) 輛,這意味著當前的汽車庫存量低於(yu) 去年底的庫存量。
兩(liang) 家權威機構發布的數據居然差距甚大,而更關(guan) 鍵的是,人們(men) 由此得出的對中國汽車業(ye) 發展態勢的判斷會(hui) 截然不同。
孰是孰非?孰真孰假?
“我們(men) 中國汽車工業(ye) 協會(hui) 是受國家統計局委托,負責中國汽車工業(ye) 產(chan) 銷數據的統計和發布工作。”中汽協副秘書(shu) 長熊傳(chuan) 林說,“我們(men) 的統計工作是受法律保護的,每個(ge) 企業(ye) 必須如實向我們(men) 上報產(chan) 銷和庫存數據;如果企業(ye) 提供虛假的數據,性質上屬於(yu) 違法行為(wei) ,要承擔法律責任。”
在堅持自身權威性的同時,熊傳(chuan) 林解釋說,中汽中心統計的銷量實際上是上牌量,也就是有多少汽車上了牌照。“上牌量與(yu) 終端銷量嚴(yan) 格來說是有區別的,因為(wei) 出口汽車、軍(jun) 車和企業(ye) 購買(mai) 的不用上馬路的內(nei) 部用車都沒有被前者包括在內(nei) 。比如,機場裏用的擺渡車都沒有上牌照,但它們(men) 顯然應該被計入終端銷量。”熊傳(chuan) 林說,“我們(men) 的銷量統計數據是汽車企業(ye) 開票的數據,企業(ye) 要根據它來交稅和核算成本、利潤。”
業(ye) 內(nei) 專(zhuan) 家介紹,汽車庫存包括三方麵:一是生產(chan) 企業(ye) 庫存,也就是廠家沒有賣出去的車;二是在途庫存,即從(cong) 廠家運往經銷商途中的車;三是經銷商手中的庫存。“中汽協的統計缺陷在於(yu) ,它隻能統計生產(chan) 企業(ye) 庫存,而無法統計在途庫存和經銷商庫存。”專(zhuan) 家指出。
基於(yu) 中汽協的統計,熊傳(chuan) 林認為(wei) ,現在國內(nei) 汽車產(chan) 能並沒有過剩。“去年產(chan) 能不夠,每家車企工人都在拚命加班。今年前5個(ge) 月,很多車企還在加班。”熊傳(chuan) 林說,“不過,讓我很高興(xing) 的是,到6月,好幾家車企反映,現在不用加班了。我認為(wei) 這是向合理的狀態回歸。”
“雖然產(chan) 能現在沒過剩,將來一定會(hui) 過剩。”熊傳(chuan) 林表達了自己的擔心,“現在各地都在大力發展汽車產(chan) 業(ye) ,很多省市提出要在5年內(nei) 讓汽車產(chan) 量翻一番,10年內(nei) 翻兩(liang) 番,這就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