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業新聞
注冊香港公司好處

民營銀行定位進一步明確 或再掀“申辦潮”

據悉,《決(jue) 定》去掉了“風險自擔”的前提,增加了“中小型銀行”的定位,為(wei) 民營銀行的申辦釋放了利好信號。

申辦熱情再次高漲

據不完全統計,從(cong) 7月5日國務院[英國注冊(ce) 公司]“金十條”發布以來,至10月末,共有22家民營銀行名稱獲得核準。本月,十八屆三中全會(hui) 召開前後,民營銀行申請熱情越發高漲。

“主要是出於(yu) 對三中全會(hui) 的利好預期。”銀行人士何先生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介紹,“三中全會(hui) 前,各界就對民營銀行的政策多有猜測,絕大部分是看好。三中全會(hui) 後,尤其是《決(jue) 定》公布後,利好的預期就越來越具體(ti) 。”

據《證券日報》報道,11月以來的短短半個(ge) 月裏,就有14家民營銀行名稱獲得國家工商總局核準,分別是商聯銀行、首發銀行、中網銀行、民商銀行、中儲(chu) 銀行、西京銀行、裕民銀行、新農(nong) 銀行、恒業(ye) 銀行、鹽業(ye) 銀行、黃河銀行、融信銀行、大秦商業(ye) 銀行、振興(xing) 銀行。加上此前的22家,已有36家民營銀行名稱獲得核準。

“雖然細則沒有出來,能放開多大的口子也不好說,但《決(jue) 定》出來後,我們(men) 的感覺是更加積極的,所以從(cong) 我們(men) 的角度看,民間資本確實有申辦民營銀行的衝(chong) 動。”某小貸人士這樣告訴記者。

對此,上海財經大學教授奚君羊向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決(jue) 定》體(ti) 現了中央對民營銀行的基本判斷,釋放出未來民營銀行門檻降低、開放加速的信號,所以民間資本申辦民營銀行的熱情再次高漲也在情理之中。

定位中小型銀行

《決(jue) 定》指出:“擴大金融業(ye) 對內(nei) 對外開放,在加強監管前提下,允許具備條件的民間資本依法發起設立中小型銀行等金融機構。”

這與(yu) 國務院7月5日發布的“金十條”表述有所不同。[注冊(ce) BVI公司]“金十條”提出,“嚐試由民間資本發起設立自擔風險的民營銀行、金融租賃公司和消費金融公司等金融機構。”《決(jue) 定》去掉了“風險自擔”的前提,增加了“中小型銀行”的定位。

11月19日出版的《黨(dang) 的十八屆三中全會(hui) 〈決(jue) 定〉學習(xi) 輔導百問》則明確表示,所謂中小型銀行,是指在一定的區域範圍內(nei) ,按照市場化原則自主設立、獨立運營,資產(chan) 規模不大,主要服務於(yu) 小微企業(ye) 和居民家庭的地方性商業(ye) 銀行。設立中小型民營銀行需具備的條件是,發起設立銀行的出資人,應當擁有充足的資金實力和勝任銀行業(ye) 務的管理團隊。此外,要在完善相關(guan) 支持政策,落實監管措施和穩健標準,建立存款保險製度的基礎上,允許民間資本依法發起設立立足當地、立足基層,主要支持小微企業(ye) 發展和服務群眾(zhong) 的地區銀行、社區銀行等中小型銀行。

奚君羊表示,這主要是為(wei) 了解決(jue) 中小企業(ye) 融資難的問題。[注冊(ce) 開曼公司]“定位於(yu) 中小型銀行,也就意味專(zhuan) 注於(yu) 小微企業(ye) 。銀行給某一家企業(ye) 的貸款不能超過一定比例,中小銀行自身的規模有限,這個(ge) 定位決(jue) 定了民營銀行很難和大企業(ye) 合作;另外,大企業(ye) 也偏好從(cong) 大銀行貸款。這樣定位的目的,主要是為(wei) 了解決(jue) 小微企業(ye) 融資難問題,對現有銀行體(ti) 係功能進行補全。”

現成公司熱 | 信托基金 | 財務管理 | 政策法規 | 工商注冊 | 企業管理 | 外貿知識 | SiteMap | 說明會new | 香港指南 | 網站地圖 | 免責聲明
必威官方平台
客戶谘詢熱線:400-880-8098
24小時服務熱線:137 2896 5777
微信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