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ge) 過去多年來難以實現的問題,十八屆三中全會(hui) 給出了新的思路。
根據全會(hui) 通過並於(yu) 11月15日公布的《中共中央關(guan) 於(yu) 全麵深化改革若幹重大問題的決(jue) 定》(以下簡稱決(jue) 定),國有資本繼續控股經營的自然壟斷行業(ye) ,[美國注冊(ce) 公司]實行以政企分開、政資分開、特許經營、政府監管為(wei) 主要內(nei) 容的改革,根據不同行業(ye) 特點實行網運分開、放開競爭(zheng) 性業(ye) 務,推進公共資源配置市場化。
按此看,未來電網、鐵路、油氣、水網等自然壟斷性領域,存在管網與(yu) 運營分開的可能。
華北電力大學校長助理張粒子告訴記者,電網的網運分離,看是怎麽(me) 理解。一種是輸配分開,即指將超高壓輸電網絡與(yu) 中、低壓的配電網絡資源分開,分別經營核算,售電公司需要從(cong) 電網公司買(mai) 電,再賣給用戶。
另一種是,以後電網公司直接變成一個(ge) 交易平台,買(mai) 賣電的用戶談好價(jia) 格,用電網公司輸送,電網公司收取輸送費用。“不管是哪一種,都是在促進市場競爭(zheng) 。”她說。
目前鐵路、電網公司等實施分拆,進而實施網(鐵路網、電網)與(yu) 運營分離的消息頗多。油氣管網和水網實施類似的競爭(zheng) 的說法也存在。
正在征求意見的《天然氣基礎設施建設與(yu) 運營管理辦法》已經提出了“對天然氣基礎設施的運營業(ye) 務實行獨立核算”、“天然氣基礎設施運營企業(ye) 不得利用對基礎設施的控製排擠其他天然氣經營企業(ye) ”的網運分離的內(nei) 容。
不過在壟斷行業(ye) 領域很快推行網運分離,難度仍很大。廈門大學能源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強告訴記者,網運分離在國外做得比較好。在中國受到利益集團的阻攔,推行有困難,比如像電網的輸配分開,說了好多年,一直沒實施。目前可能鐵路領域較快實施網運分離,能源領域難以很快實現。
自然壟斷行業(ye) 有望實施網運分開
有權威專(zhuan) 家認為(wei) ,網運分離,是指有些可以市場化的部分交給市場。比如目前的電網除了輸配電外,也進行電力銷售。
此前國務院2002年發布的《電力體(ti) 製改革》中,對於(yu) 電力體(ti) 製改革的目標是“廠網分離、主輔分離、輸配分開、競價(jia) 上網”。
截至目前,發電企業(ye) 與(yu) 電網公司分離,實施廠網分開,已經做到。主輔分離取得了一些進展。但是競價(jia) 上網、輸配分開沒進展。
其中競價(jia) 上網在浙江一度試點,但是由於(yu) 此後經濟加快,導致電力緊張,使得競價(jia) 很難實現。加上很多省市電力企業(ye) 較少,有的隻有一家發電企業(ye) ,這導致競價(jia) 失敗。而輸配則更是進展不大。另外在鐵路領域多年也提出過網運分離,也無進展。
但是除了三中全會(hui) 通過的決(jue) 定提出要實施壟斷行業(ye) 網運分離外,一些政策已經有了此意向。像《天然氣基礎設施建設與(yu) 運營管理辦法》已經提出了天然氣基礎設施運營企業(ye) 不得利用對基礎設施的控製排擠其他天然氣經營企業(ye) 的網運分離的內(nei) 容。
華北電力大學校長助理張粒子告訴記者,電網公司現在還在從(cong) 發電企業(ye) 買(mai) 電,然後賣電給用戶,這部分可以分離出來。這樣電網公司就隻做輸電業(ye) 務。主要負責調度。“這樣電網公司就不負責買(mai) 賣電了。”
同時一些買(mai) 賣電用戶談好了價(jia) 格,可以讓電網公司來輸電,這樣電網的調度中心會(hui) 獨立出來,其功能會(hui) 強化。
但是電網公司一個(ge) 最大的問題是,目前不能實現大功率的無線傳(chuan) 輸,否則就可以像航空一樣實現自由競爭(zheng) 。
不過,多名專(zhuan) 家認為(wei) ,可能鐵路領域實施網運分離的進度會(hui) 快一些,在其他領域則難度比較大。水利部發展研究中心高工柳長順告訴記者,自來水管網實施網運分離,存在難度。目前像北京各個(ge) 區域的水網是聯通的,但是就全國而言,大部分城市是一個(ge) 水廠負責一部分區域,有的外資公司參與(yu) 進來,也是負責一部分。負責管網建設的和運營分離,不是不可以,但是難度很大。
原因是,這涉及到很多管網改造,有的不同的管網承受的壓力大小不一。“所以自來水管網如果要網運分離,還需要好好研究。”柳長順說。
推行難度很大
如果真的實行網運分離,還存在別的問題。
比如如果出現產(chan) 品和服務短缺時,可能難以實現有限的競爭(zheng) 。
廈門大學能源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強告訴記者,比如用電,一直是短缺的話,很難實現價(jia) 格競爭(zheng) 。
而事實上過去所以發電企業(ye) 競價(jia) 上網失敗,也與(yu) 電力短缺有關(guan) 。此外,有的省份隻有一家發電集團以外,其餘(yu) 的一些省份,盡管有多家發電集團,但是要實施競價(jia) 上網並不容易。浙江一度實施競價(jia) 上網,但是在2004、2005年全國經濟加快後,發電企業(ye) 競價(jia) 上網壽終正寢。
一位某電力公司人士告訴記者,競價(jia) 上網失敗,還有更深層原因。
因為(wei) 每年電網公司和發電集團會(hui) 簽訂一個(ge) 協議,定好價(jia) 格,為(wei) 下一年買(mai) 電做依據。
在一個(ge) 區域內(nei) 有不同集團的電力,價(jia) 格也有差別。這種意義(yi) 上說,應該有競爭(zheng) 。但是如果跨省區購買(mai) 更便宜的電,其實難以展開。
比如三峽水電和葛洲壩[-0.48% 資金 研報]水電價(jia) 格隻有每度1-2毛錢,但是能否買(mai) ,這個(ge) 要國家電網公司整體(ti) 考慮。同時一個(ge) 地方不太可能完全能買(mai) 最便宜的水電。因為(wei) 水電輸送需要專(zhuan) 門的線路,這些都是事先規劃好的,全部依賴別的地方便宜的水電,電網輸送能力不夠。
所以通常情況下是用本地的火電,同時加外來水電、火電等。到了迎峰度夏時,臨(lin) 時從(cong) 外省買(mai) 電可能貴些,但是這也需要大區域的電網公司安排。“所以真正想要跨區域誰的電便宜電網公司買(mai) 誰的,並不可能,即使向本地電力企業(ye) 買(mai) 電,也是事前安排好的。”
而這種情況,似乎在天然氣、水等領域也存在。
比如東(dong) 部沿海地區可以接受西氣東(dong) 輸一期、二期,川氣,以及購買(mai) 海外的氣,但是要實現誰價(jia) 格最低就全買(mai) 誰的,則不一定很快能做得到。
比如上海東(dong) 海天然氣的含稅價(jia) 格隻有不到2元/立方米,比西氣東(dong) 輸的門站價(jia) 格每立方米2.44元要便宜得多,也低於(yu) 川氣的每立方米2.443元(目前暫未供氣)。但是東(dong) 海的天然氣供應量目前占上海用氣量隻有一成多一點。
導致如此的原因是,東(dong) 海天然氣對整個(ge) 上海而言不夠用。而如果算西氣東(dong) 輸,以及川氣,其門站價(jia) 格加上輸送價(jia) 格,要遠遠高於(yu) 每立方米2.5元的居民購氣價(jia) 格。這樣實際上上海燃氣公司是居民用西氣東(dong) 輸越多,虧(kui) 損越多。
目前上海1年的天然氣用量是68億(yi) 立方米,其中居民用氣17億(yi) 立方。上海目前也從(cong) 海外購氣。上海燃氣集團有限公司一位人士指出,東(dong) 海天然氣太少,才導致上海不得不尋找更多的氣源。目前上海氣源多元化,能幫助解決(jue) 上海天然氣可能出現供應不足的問題,由於(yu) 簽訂的是長線協議,這樣可以使得天然氣價(jia) 格整體(ti) 不會(hui) 太高。
華北電力大學工商管理學院經濟學教研室主任張曉春則認為(wei) [注冊(ce) 英國公司],在一些自然壟斷性行業(ye) 領域,要實現競爭(zheng) 的確不容易。發電企業(ye) 可以是多樣化的,但是電網在一個(ge) 地方往往很難有多個(ge) 網,盡管看起來發電企業(ye) 可以競價(jia) 上網,但是這存在調度的問題,所以在一個(ge) 區域內(nei) ,實現價(jia) 格競爭(zheng) 的難度比較大。
也有專(zhuan) 家指出,像石油天然氣管道投資一般是中石油、中石化,在投資的時候,民營企業(ye) 難以與(yu) 其競爭(zheng) 。至於(yu) 建設完成後,運營再交給第三方公司,可能也存在難度。
走向價(jia) 格中間管理?
而在未來實施自然壟斷行業(ye) “網運分離”後,國家可能會(hui) 走向“管住中間”的價(jia) 格改革方式,而不是對最終產(chan) 品定價(jia) 。
目前國家發改委實施的是標杆電價(jia) ,一改過去對每個(ge) 火電廠實施個(ge) 別定價(jia) 的辦法,這樣在一個(ge) 省內(nei) 在一個(ge) 為(wei) 社會(hui) 平均成本定價(jia) 的情況下,實現了區域內(nei) 的部分價(jia) 格競爭(zheng) ,即低於(yu) 此成本的電力企業(ye) 上網積極性高,否則就被淘汰。
如果實施網運分離,以及輸配分離,未來國家關(guan) 注的可能是中間價(jia) 格,即對上遊以及最終產(chan) 品的價(jia) 格不管,進而進一步放開競爭(zheng) 。
所謂輸配分離,是指對資源能源輸送環節,與(yu) 配送環節分開,即發電企業(ye) 的電,經過上網賣給電網公司。電網公司再賣給企業(ye) 或者居民時,則有專(zhuan) 門的配送公司,配送公司需要從(cong) 電網公司買(mai) 電。
這就像機場建好了,但是不同的航班使用機場運輸競爭(zheng) 。類似的還有鐵路,比如全國的鐵路由鐵路總公司建設,但是各個(ge) 鐵路運輸局可以單獨展開競爭(zheng) 。事實上的確如此,比如目前每天在京滬線穿行的高鐵,就有北京鐵路和上海鐵路部門的,但是其目前價(jia) 格均為(wei) 一樣,未實施像航空公司的不同票價(jia) 。
目前國務院電力改革方案新要求是“放開兩(liang) 頭、管住中間”,即隨發電企業(ye) 成本和最終銷售電價(jia) 不再直接幹預,主要是幹預中間的上網標杆電價(jia) 。迄今國家發改委對核電、火電等已經有標杆電價(jia) 。最近的2013年7月,將現行核電上網個(ge) 別定價(jia) 改為(wei) 對新建核電機組實行上網電價(jia) 政策。
國家發改委宏觀院副研究員郭麗(li) 岩認為(wei) ,像自然壟斷的領域,包括涉及到管網的一些領域,包括電力、石油天然氣的價(jia) 格,未來肯定是放兩(liang) 端、抓中間的過程。
因為(wei) 上遊發電的,生產(chan) 天然氣的,以及下遊的銷售環節,都有一個(ge) 價(jia) 格放開的過程。但是中間環節是壟斷的, 抓住中間的也不會(hui) 想讓這個(ge) 環節價(jia) 格想怎麽(me) 就怎麽(me) 樣,而是考慮到一個(ge) 合理的利潤空間。
但是這個(ge) 中間環節也不是管死。“接下來可能會(hui) 出現的導向是,定好規則,隻要你合規,肯定就讓你采取市場化的機製來進行聯動。向事中和事後進行監管的這種價(jia) 格管理這種方式轉變。”她說。
不過,也有專(zhuan) 家認為(wei) ,目前無論是發電還是輸電,以及石油天然氣生產(chan) 銷售,均是國有企業(ye) ,如果有民營企業(ye) 大量進入,則壟斷價(jia) 格的打破可能會(hui) 更快些。此前山東(dong) 民營企業(ye) 魏橋電廠爆出銷售給居民電價(jia) 隻有每千瓦時3毛5的價(jia) 格,比一些火電企業(ye) 的上網價(jia) 格還要低。給魏橋集團下屬的企業(ye) 用電,甚至隻有每千瓦時3毛錢。
當地的企業(ye) 一般是既接了國家電網公司的電,也接通了魏橋電廠的電。但是買(mai) 後者的電更多些。當地也有2個(ge) 電網。這種2個(ge) 電網的情況,[英國公司注冊(ce) ]在其他地方也存在,比如陝西,就有國家電網公司和地方電網公司兩(liang) 家電網。
不過針對這種民資打破自然壟斷的情況,多個(ge) 部門均稱山東(dong) 魏橋電廠未繳納電網環節的可再生能源發展基金、水庫移民後期扶持基金等附加基金和交叉補貼。山東(dong) 省電網每度電的成本要比魏橋集團電廠的成本高出約0.19元。
張曉春認為(wei) ,國家電網公司不能以營利為(wei) 目的,比如像邊遠地區接電後是嚴(yan) 重虧(kui) 損的。如果配送完全市場化,可能沒人願意接這部分人的電,所以電網公司電價(jia) 高,有一定的原因。同樣如果鐵路運營完全市場化,則也有問題,因為(wei) 邊遠地區不盈利的地方,可能沒有鐵路運營公司開機車過去。
這個(ge) 說法有一定的道理。以航空公司為(wei) 例,盡管各地建設了很多支線機場,但是由於(yu) 客流量不夠,航空公司一般不願意飛。目前隻是在地方政府實施大的補貼的情況下,航空公司才願意飛一些支線。
前不久國研中心提出的“383”改革方案,已經提出了分離資源型行業(ye) 輸配環節的建議。
比如該方案提出,將石油天然氣管網業(ye) 務從(cong) 上中下遊一體(ti) 化經營的油氣企業(ye) 中分離出來,組建若幹家油氣管網公司,並建立對油氣管網的政府監管製度。開展“競價(jia) 上網”,形成以雙邊合同市場為(wei) 主、實時競爭(zheng) 市場為(wei) 輔的競爭(zheng) 性電力市場。輸配電價(jia) 實行政府管製,形成直接反映電網企業(ye) 效率的獨立輸配電價(jia) 。另外,實現電信、互聯網、廣電主體(ti) 業(ye) 務相互開放和相互進入。整合分散的監管職能,建立統一監管體(ti) 係。再次重組電信企業(ye) ,形成多家競爭(zheng) 實力相當的電信運營商,以利於(yu) 有效競爭(zheng) 。
不過,根據此前的一些實踐經驗,輸配環節分開,以及實施電力競價(jia) 上網,和電信、互聯網、廣電的開放互通,可能仍實施起來有難度。“電信和廣電連主管部門都是分割的,仍很難實現融合。”一位分析專(zhuan) 家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