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日,國土部部長薑大明在“2013中國國際礦業(ye) 大會(hui) ”上表示,受世界經濟影響,全球礦業(ye) 發展勢頭放緩,礦產(chan) 品價(jia) 格、貿易和礦業(ye) 投資等指標也出現了震蕩收縮。[美國注冊(ce) 公司]
中國礦業(ye) 聯合會(hui) 數據顯示,截至2013年前三季度,中國企業(ye) 境外礦業(ye) 投資項目103例,同比減少8.0%。中方協議投資額31.36億(yi) 美元,同比減少10.9%。全部投資額中,並購金額11.24億(yi) 美元,同比減少15.1%;勘查勘探金額3.80億(yi) 美元,同比減少20.5%;礦山建設金額14.80億(yi) 美元,同比減少13.7%。
中國礦業(ye) 聯合會(hui) 國際與(yu) 地礦金融項目部項目負責人常興(xing) 國說,中國企業(ye) 境外礦業(ye) 投資項目中,勘查類金額降幅仍然高於(yu) 並購金額和開發建設金額的降幅,這顯示出企業(ye) 對境外礦業(ye) 投資缺乏信心。
常興(xing) 國指出,在礦產(chan) 品價(jia) 格下行的形勢下,國內(nei) 一些企業(ye) 未能很好把握“戰略”和“戰術”的平衡,仍然選擇赴境外投資自身並不擅長的地區和礦種,既無優(you) 勢更無經驗,明顯存在盲目性,有悖行業(ye) 常識,如某國內(nei) 大型黃金公司投資深陷泥潭的老撾鉀鹽礦,以及某工程公司的阿富汗銅礦。
常興(xing) 國說,隨著非洲、東(dong) 盟的許多國家推出限製原礦出口等政策,以及提高礦業(ye) 開發的環保和社區發展要求,企業(ye) 在“走出去”的過程中需要重新評估,擺脫盲目性。
資料顯示,[注冊(ce) 英國公司]2013年1月烏(wu) 幹達禁止鐵礦出口;剛果(金)也在7月禁止出口銅精礦及鈷精礦;此外,國內(nei) 某大型國企在加蓬的油田開采權正麵臨(lin) 被當地政府收回的危險。
結合非洲諸多高級官員及駐非國際組織官員的公開表態,常興(xing) 國認為(wei) ,非洲國家對外商投資采礦業(ye) 采取限製措施,要求更多價(jia) 值留在當地的趨勢愈加明顯。甚至,非洲有可能像東(dong) 盟各國一樣,掀起限製原礦出口的潮流。
與(yu) 非洲略微不同的是,東(dong) 盟諸國則更傾(qing) 向於(yu) 礦產(chan) 行業(ye) “可持續發展”的內(nei) 容和理念。老撾2015年前暫停新的采礦項目審批,讓企業(ye) 先進行“能力建設”;馬來西亞(ya) 也提出,礦產(chan) 企業(ye) 應該“保護與(yu) 開發並重”。同時,東(dong) 盟這些國家還有意減免原材料出口,鼓勵在國內(nei) 消費礦產(chan) 。
常興(xing) 國說,一些大型項目對社區發展和信息透明度的重視不足,容易引發與(yu) 當地社區的誤解和矛盾,造成人員財產(chan) 損失,尤其是在一些環保意識逐漸轉變的國家和地區,形勢更為(wei) 嚴(yan) 峻。
除了價(jia) 格、政策方麵不利因素在增多之外,還有涉及敏感政治神經的勞工問題。例如讚比亞(ya) 、加納等地發生的中國采礦者與(yu) 當地政府和勞工之間的衝(chong) 突;還有此前加拿大一家礦業(ye) 公司因為(wei) 引入中國礦工而引發當地工會(hui) 抗議,工會(hui) 向法院提告要求撤銷中國礦工的工作許可。
一位參加此次礦業(ye) 大會(hui) 的業(ye) 內(nei) 人士在會(hui) 議間隙告訴[英國公司注冊(ce) ]《經濟參考報》記者,作為(wei) 中國企業(ye) 境外投資礦業(ye) 的主要陣地,非洲、東(dong) 盟的很多國家當前的礦業(ye) 環境已經發生變化“尤其是對國內(nei) 一些抱有投資投機性心態的民營企業(ye) 而言,風險在進一步增加。”
對此,中國礦業(ye) 聯合會(hui) 常務副會(hui) 長王家華也認為(wei) ,在前一階段“礦業(ye) 熱”時期,大批礦業(ye) 企業(ye) 和地勘單位在赴境外投資的過程中經曆了慘痛教訓“企業(ye) 特別是跨行業(ye) 企業(ye) 需要吸取教訓,理性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