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高漲時,可猛然增產(chan) ,市場低迷時,可迅速減產(chan) 。芬蘭(lan) 風電變流器及永磁發電機斯維奇公司在始終保持300多員工的情況下,[英國公司注冊(ce) ]做到了抓住市場機遇與(yu) 應對市場低迷的靈活轉變。
斯維奇總裁兼首席執行官馬基寧認為(wei) ,整合產(chan) 業(ye) 鏈的垂直一體(ti) 化模式並不適合中國“過山車”一般的市場巨變,這種看似合理的模式,困擾著整個(ge) 風電行業(ye) ,使用這種傳(chuan) 統方法運營的大型企業(ye) 不能很快適應市場低迷的變化。相反,橫向一體(ti) 化合作模式可以很好地應對市場變化,這包括業(ye) 務周期、市場波動甚至市場在地域上的轉移。
利用橫向一體(ti) 化模式,斯維奇每年最多可生產(chan) 5.5GW風電變流器及永磁發電機,這個(ge) 數字是目前中國風電[6.45%]總裝機容量的近8%,而迅速減產(chan) 也不會(hui) 浪費過多資金。
在10月16日舉(ju) 行的北京國際風能大會(hui) 上,本報記者對馬基寧進行了專(zhuan) 訪。
低迷市場挑戰商業(ye) 模式
《21世紀》:近年來,中國曾大力倡導產(chan) 業(ye) 鏈整合的縱向兼並模式,以香港中文大學教授郎鹹平為(wei) 代表的人士認為(wei) ,控製產(chan) 業(ye) 鏈的環節越多,似乎企業(ye) 越容易獲得成功,您如何看待商業(ye) 模式的選擇?
馬基寧:在市場高漲時,產(chan) 業(ye) 鏈的每個(ge) 環節都在盈利,控製的環節越多,似乎企業(ye) 的盈利越多。但在市場低迷時,各個(ge) 環節都在虧(kui) 損,企業(ye) 陷入了僵局。
以風電產(chan) 業(ye) 為(wei) 例,我們(men) 看到一些企業(ye) 既運營風電場、生產(chan) 整機,又收購零部件甚至原材料供應商,但經過近兩(liang) 年的低迷,我們(men) 發現,很多大型風機製造商正在把旗下的零部件運營部門賣給專(zhuan) 業(ye) 的零部件製造商。
《21世紀》:[英國注冊(ce) 公司]橫向一體(ti) 化模式可以應對市場低迷?
馬基寧:橫向一體(ti) 化模式在汽車、電信、電梯等行業(ye) ,已不是新鮮的事情。這些領域的企業(ye) 已在這種模式下運營了很多年,企業(ye) 的專(zhuan) 業(ye) 化程度、規模和發展速度都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改進,但風電行業(ye) 剛剛開始受益於(yu) 橫向一體(ti) 化模式。全球的風電行業(ye) 都在經受收入和利潤的急劇下降,而目前的產(chan) 能過剩則進一步加劇這種狀況。
具體(ti) 到我們(men) 如何操作?我們(men) 盡量避免占用自己的資金建設規模龐大的生產(chan) 基地,事實上,斯維奇選擇風電機組製造商合作,利用他們(men) 的基地生產(chan) 零部件。
基於(yu) 汽車工業(ye) 模板,斯維奇將歐洲標準的生產(chan) 線直接地移植到中國的合作夥(huo) 伴的工廠中,像麥當勞複製門店一樣。
例如,我們(men) 與(yu) 東(dong) 方電氣[0.00% 資金 研報]一起管理著一座麵積達70000平方米的工廠,工廠落成於(yu) 2008年,由東(dong) 方電氣負責建設,位於(yu) 四川德陽。隨著市場變化,德陽工廠的規模不斷擴大,現已向中國境內(nei) 的所有客戶供應永磁發電機。
如果市場行情好,我們(men) 會(hui) 增加合作夥(huo) 伴,由於(yu) 利用現成的生產(chan) 基地,在不過多投入資金的情況下,可迅速擴大生產(chan) 規模。我們(men) 在六安和杭州複製了類似的生產(chan) 基地。如果市場低迷,我們(men) 也不會(hui) 浪費大量資金。
專(zhuan) 業(ye) 化回歸?
《21世紀》:說到產(chan) 品品質,近年來,業(ye) 界開始質疑中國的風電產(chan) 業(ye) 的質量,您認為(wei) 橫向一體(ti) 化模式可以保證最好的質量嗎?
馬基寧:我不認為(wei) 一個(ge) 企業(ye) 控製上下遊就可以獲得成功,尤其是質量的控製將更加困難。每個(ge) 風機都需要成千上萬(wan) 個(ge) 零部件,這需要各個(ge) 生產(chan) 企業(ye) 利用先進的技術持續開發新產(chan) 品,但控製整條產(chan) 業(ye) 鏈後企業(ye) 就會(hui) 發現,他們(men) 的很多資源都在被正在進行的各種項目、維護及各類小改進所牽製,這就意味著企業(ye) 沒有更多的資源去創新,而且這種模式使企業(ye) 不得不承受沉重的人力成本負擔。
相反,通過橫向一體(ti) 化合作,專(zhuan) 業(ye) 化很高的零部件企業(ye) 的工程師們(men) 可以持續做他擅長的工作,他們(men) 為(wei) 變化的市場設計新的機型,並不斷保持激情去創新。
《21世紀》:本屆風能大會(hui) 的關(guan) 鍵詞是質量,[注冊(ce) BVI公司]斯維奇認為(wei) 如何能夠使中國的風機保持高質量?
馬基寧:不要想著做到多大,專(zhuan) 注自己最擅長的領域最重要,斯維奇始終專(zhuan) 注做風電變流器及永磁發電機,這在整個(ge) 風能產(chan) 業(ye) 中雖然隻是一個(ge) 很小的領域,但這足夠了。
《21世紀》:斯維奇在中國的市場表現如何,如何看待中國市場?
馬基寧:斯維奇50%的市場在中國,多年來,我們(men) 在中國的風機裝機量已達到5000台,並擴展到10多家整機商客戶,包括金風科技[0.00% 資金 研報]、東(dong) 方電氣、海裝風電等大型企業(ye) 。目前,中國最新生產(chan) 的永磁發電機中有70%來自斯維奇。
中國的市場非常有趣,除了需求經常處於(yu) 急劇變化之外,中國非常渴望世界上最新最先進的技術,像永磁發電機這種新技術,在中國的接受程度比在保守的歐洲快得多。
中國市場給我最深刻的印象是肯幹,即使在最偏遠的工廠中,中國管理層的思想也相當激進,不像在歐洲,總是無休止地計劃,計劃往往趕不上變化,先跑起來再說,隨後進行不斷修正是中國市場的特點,也正是這樣的特點成就了中國風電行業(ye) 在世界上舉(ju) 足輕重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