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在世界經濟疲軟,貿易保護主義(yi) 抬頭背景下,中國企業(ye) 進出口貿易頻繁受挫,鋼鐵行業(ye) 的貿易戰接踵而至
截至2013年9月份,中國已經連續17年成為(wei) 全球遭受反傾(qing) 銷、[美國注冊(ce) 公司]反補貼調查最多的國家。
近年來,在世界經濟疲軟,貿易保護主義(yi) 抬頭背景下,中國企業(ye) 進出口貿易頻繁受挫,歐盟陸續發起的反傾(qing) 銷調查,喚醒了國內(nei) 產(chan) 業(ye) 的法律意識,加深了國內(nei) 企業(ye) 對反傾(qing) 銷、反補貼等貿易救濟措施的了解,在受到傾(qing) 銷或補貼的進口產(chan) 品嚴(yan) 重衝(chong) 擊及生產(chan) 經營麵臨(lin) 嚴(yan) 重困難的情況下,企業(ye) 會(hui) 開始運用法律武器來捍衛自身的合法權益。
2013年8月21日,歐盟針對中國不鏽鋼對焊件行業(ye) 的反傾(qing) 銷案以歐洲企業(ye) 撤訴終結,經過近2年的艱苦博弈,中國企業(ye) 宇力集團在國家部委和商會(hui) 的鼎立支持、企業(ye) 團隊、律所等各方的積極努力下,獲得勝訴。
沒有國企的強大背景、中小企業(ye) 在貿易戰中取勝絕對不容易。案件的成敗警示了鋼鐵行業(ye) 中的中小企業(ye) 如何繼續生存、在世界市場占有一席之地。總而言之,硝煙彌漫的歐盟進出口市場此次勝訴並不是完結,僅(jin) 僅(jin) 是拉開了國際舞台上維權的序幕。
重新認識“雙反”貿易戰
從(cong) 政治經濟學的角度出發,2008年金融危機後,各國經濟複蘇力度不足,更有不少發達國家一度陷入衰退。因此,貿易保護主義(yi) 有所抬頭。歐美針對中國的“雙反”調查明顯增多。
中國貿易組織高級研究顧問吳家煌認為(wei) ,雖然企業(ye) 仍要靠自己競爭(zheng) ,但是政府一定要有手段。關(guan) 稅可以說是唯一的合法保護手段,就關(guan) 稅的合理運用,世界貿易組織給予協約國政府兩(liang) 個(ge) 分別在不同情況下維權的工具。
根據《總協定》第19條的規定,[注冊(ce) 英國公司]締約國在具備一定條件的情況下,可援用該條款采取行動。然而,由於(yu) 此項條款存在些許操縱層麵的問題,且經過長期談判無實質性進展,締約國之間援用此條款采取行動的為(wei) 數不多。
實施反傾(qing) 銷措施,必須遵守三個(ge) 條件:首先,確定存在傾(qing) 銷的事實;第二,確定對國內(nei) 產(chan) 業(ye) 造成了實質損害或實質損害的威脅,或對建立國內(nei) 相關(guan) 產(chan) 業(ye) 造成實質阻礙;第三,確定傾(qing) 銷和損害之間存在因果關(guan) 係。
與(yu) 啟動反傾(qing) 銷調查不同的是,反補貼是一成員方對另一成員方對某一出口產(chan) 品給予財政或公共性的經濟補貼而采取的限製進口的措施,包括臨(lin) 時措施、承諾征收反補貼稅。
“雙反”調查,是指對來自某一個(ge) (或幾個(ge) )國家或地區的同一種產(chan) 品同時進行反傾(qing) 銷和反補貼調查。目前,“雙反”調查的法律依據主要包括WTO相關(guan) 協定和國內(nei) 法。其中,WTO相關(guan) 協定主要包括《1994年關(guan) 貿總協定》第6條、第16條、《關(guan) 於(yu) 實施1994年關(guan) 稅和貿易總協定第6條的協定》(《反傾(qing) 銷協定》)和《補貼與(yu) 反補貼措施協定》等。我國國內(nei) 法主要包括《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外貿易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傾(qing) 銷條例》和配套的部門規章以及《中華人民共和國反補貼條例》和配套的部門規章。
歐盟為(wei) 何“屢番刁難”
商務部進出口公平貿易局的統計數字顯示,2011年12月21日歐盟對中國有機塗層鋼板發起“雙反”調查。歐盟在不承認中國市場經濟地位,對華反傾(qing) 銷調查采取歧視的、不公正的“替代國”做法的同時,執意對中國同一產(chan) 品進行反傾(qing) 銷和反補貼雙重調查。
2012年,歐盟已經對進口自中國的不鏽鋼螺母和螺栓征收反傾(qing) 銷稅,期限為(wei) 5年,歐盟對不鏽鋼緊固件設定的反傾(qing) 銷稅高達27.4%。歐盟對中國台灣不鏽鋼緊固件的反傾(qing) 銷稅設定為(wei) 23.6%,而對中國大陸的反傾(qing) 銷稅設定為(wei) 27.4%。
鋼鐵行業(ye) 麵臨(lin) 世界各個(ge) 國家反傾(qing) 銷的時候稅率都是很高的,2012年1月12日,歐盟理事會(hui) 發布官方公告稱,經反規避調查,歐盟決(jue) 定將對華鉬絲(si) 反傾(qing) 銷措施擴及到馬來西亞(ya) 。
業(ye) 內(nei) 人士分析指出,近年來鋼鐵企業(ye) 外貿渠道進一步壓縮,鋼鐵行業(ye) 將麵臨(lin) 更為(wei) 嚴(yan) 峻的挑戰。由於(yu) 中國鋼材產(chan) 品實際出口和在國際市場的占有率並不高,決(jue) 定了國際鋼材貿易反傾(qing) 銷問題的嚴(yan) 重性沒有光伏企業(ye) 受到的傷(shang) 害那麽(me) 嚴(yan) 重。然而,這類反傾(qing) 銷多發於(yu) 經濟疲軟時期,緣於(yu) 市場需求低迷讓國內(nei) 外鋼鐵企業(ye) 經營麵臨(lin) 很大的困難。
中國貿易組織高級研究顧問吳家煌認為(wei) ,鋼鐵領域極易引起貿易戰,反傾(qing) 銷則是貿易戰的一種表現形式。以不鏽鋼鋼管為(wei) 原料的鋼鐵產(chan) 品行業(ye) 在多邊貿易體(ti) 製當中具有曆史性,在世界貿易組織反傾(qing) 銷案件當中也具多發性。
鋼鐵行業(ye) 為(wei) 何遭受歐盟屢番刁難?
一方麵,國內(nei) 的鋼鐵產(chan) 量是無度的發展,產(chan) 能過剩也是鋼鐵業(ye) 不可逃避的主要原因。盡管發改委表示鋼鐵的過剩產(chan) 能一定要壓縮,但是《鋼鐵工業(ye) “十二五”發展規劃》提出了前10家鋼企集中度達到60%的要求。然而中鋼協數據顯示,截止到2012年年底,中國前10家鋼企的粗鋼產(chan) 量占總產(chan) 量的45.94%,距離2015年“前10家達到60%”的目標有很大差距。政府主導型經濟發展模式促使鋼鐵行業(ye) 麵臨(lin) 危機。
隨著中國鋼鐵工業(ye) 的迅猛發展,國內(nei) 鋼鐵產(chan) 量迅速增長,國內(nei) 市場呈現出供過於(yu) 求的狀況,國際鋼鐵市場的需求旺盛同時拉動中國鋼鐵產(chan) 品的出口。中國巨大的鋼鐵產(chan) 能成為(wei) 這些國家貿易保護主義(yi) 的“眾(zhong) 矢之的”。在產(chan) 能無窮無盡膨脹的同時,企業(ye) 受到巨大的生存壓力。
另一方麵,全球經濟下滑,鋼材需求減少、供應過剩,鋼鐵產(chan) 業(ye) 相應的對外貿易的數量卻水漲船高,國外對我國鋼鐵產(chan) 品發起的貿易保護頻率也越來越高,對外貿易形勢日趨嚴(yan) 峻。歐洲鋼鐵工業(ye) 迫於(yu) 國內(nei) 鋼鐵企業(ye) 的壓力,欲把反傾(qing) 銷合法化、製度化。
僅(jin) 進入2013年以來,中國鋼材產(chan) 品至少遭遇了5起反傾(qing) 銷反補貼調查,包括歐盟、美國、澳大利亞(ya) 、加拿大等多國。
“雙反”調查勝訴要件
宇力集團不鏽鋼對焊件案件的代理律師張磊從(cong) 三個(ge) 方麵分析了該案成功的技巧:
第一,積極應訴。“宇力反傾(qing) 銷調查所涉及的金額隻有7700萬(wan) 美金[英國公司注冊(ce) ]。而所涉及的企業(ye) 有些並無應訴。”
他鼓勵,希望能有更多的被調查案件通過大量翔實而具體(ti) 的數據,給歐盟無厘頭“雙反”以還擊。此次反傾(qing) 銷調查的勝訴證明了中國國際反傾(qing) 銷貿易救濟團隊的實力,反映了中國有能力對中國企業(ye) 在歐盟地區進行貿易救濟活動。另外,地方各級政府也應該對那些要應付國外反傾(qing) 銷而花費較大的企業(ye) 提供資金上的支持,鼓勵這些企業(ye) 積極參與(yu) 應訴。
第二,尋找案件切入點。作為(wei) 國內(nei) 最大的對歐不鏽鋼對焊件出口商,宇力管業(ye) 對歐洲市場有著廣泛而深刻的了解,歐洲不鏽鋼對焊件行業(ye) 整體(ti) 產(chan) 能比較低,生產(chan) 周期比較長,生產(chan) 成本居高不下,這導致了本行業(ye) 市場競爭(zheng) 力不足。而且歐洲生產(chan) 商規模相對較小,市場價(jia) 格較高,一方麵其根本滿足不了歐洲市場的需求,另一方麵居高不下的價(jia) 格也讓歐洲消費者難以接受。
針對上述情況,宇力管業(ye) 從(cong) 傾(qing) 銷和損害兩(liang) 個(ge) 方麵同時入手,通過多渠道提供非常有利的歐盟市場信息數據和生產(chan) 商數據。利用詳實的數據有利的證據,展示了本次調查反傾(qing) 銷的產(chan) 品範圍,區分不明確的實質問題,向歐盟委員會(hui) 論證了中國的不鏽鋼對焊件並沒有對歐盟相關(guan) 行業(ye) 進行損害的事實。
第三,尋求支持和團隊合作。“不鏽鋼管件行業(ye) 目前沒有一個(ge) 全國性質的行業(ye) 協會(hui) 。沒有一個(ge) 強大的支撐作為(wei) 依靠。宇力也是第一次麵對這次反傾(qing) 銷,但是憑借先輩的經驗,迎風而上,無路可退。”宇力集團董事長張新嶽說。
就目前來講,商務部作為(wei) 中國政府機關(guan) ,也是主管中國對外貿易的行政機關(guan) ,應承擔更多的監督和指導中國對外貿易的責任。
對於(yu) 企業(ye) 來說,在遭受反補貼反傾(qing) 銷調查的同時應打消種種顧慮,加強與(yu) 政府、商協會(hui) 、律師事務所及同行的聯係和合作,積極應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