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2010年的民用航空行業(ye) 可謂熱鬧非凡,東(dong) 星航空公司破產(chan) 、奧凱航空公司易主、鷹聯航空與(yu) 深航空改製國企,在這一年多的時間裏,發生了一係列事件讓人深感,短短的7年時間裏,民營資本演繹了從(cong) 迅速擴張到衰敗推出民航業(ye) 的一個(ge) 完整的過程。
自2002年,中國民航第一次重組就奠定了國航、東(dong) 航、南航三家獨大的局麵,同時也開啟了民營資本進入航空業(ye) 的序幕。隨著第一家民營航空公司鷹聯航空的建立,眾(zhong) 多的民營航空打破了航空業(ye) 的“寧靜”,隨後東(dong) 星航空、奧凱航空、春秋航空等多家民營航空公司開始成長起來。
但隨之而來的金融危機在掐斷擴張期民營航空公司的資金鏈的同時,更掐斷了很多民營資本航空業(ye) 發展的道路。而在一批航空公司原有的民營航空公司倒下的同時又有眾(zhong) 多民營航空公司迅速崛起,2009—2010年,環渤海經濟圈內(nei) 就有三家新航空公司建立起來,這三家航空公司分別是:首都航空公司、河北航空公司、天津航空公司。
海航聯合地方政府拓展航線
看名稱這三家航空公司的所在地如此之近,都位於(yu) 環渤海經濟圈內(nei) ,為(wei) 何在這一地區會(hui) 如此密集的先後出現了三家航空公司呢?
方正證券分析師李瑩瑩告訴記者,其實,這幾家航空公司瞄準的還是北京這個(ge) 航空業(ye) 市場的焦點城市,以及瞄準了支線航空的有利圖。
2009年海航集團宣布,天津市政府與(yu) 海航集團有限公司出資共同籌建了天津航空有限責任公司,並且獲得了中國民用航空局的批準,總部設在天津濱海機場。天津航空由原海航旗下大新華快運更名而來,而大新華快運原來是國內(nei) 最大的支線航空公司,注冊(ce) 地在天津,公司稱站全國支線飛機總數的40%以上。
“在國航、東(dong) 航、南航這幾大國字頭航空公司占據主線市場的情況下,選擇有利可圖的支線航空是明智的。”李瑩瑩告訴記者。
據記者了解,天津航空注冊(ce) 資金13億(yi) 元,其中天津市政府以天津保稅區投資有限公司的名義(yi) 投資2億(yi) 元,占股15.38%,海航集團投資10.8億(yi) 元,占股83.15%,剩下1.47%的股份則由海航持有。
同樣,首都航空公司也是由海航集團與(yu) 地方政府共同籌建的。根據協議,北京市政府與(yu) 海航集團對海航旗下的金鹿航空進行增資擴股,並將原金鹿航空更名為(wei) 首都航空。
“這一舉(ju) 措不隻貫徹了海航集團與(yu) 地方政府聯手的思路,還將海航的經營拓展到北京。由於(yu) 此前海航的航線多在南方地區,此次航線能夠深入北京,對於(yu) 海航自身航線的拓展有著積極有利的作用。但能否撼動國字頭三大航空公司的地位,還待觀察。”李瑩瑩告訴記者。
更有業(ye) 內(nei) 人士向記者表示,海航聯合地方政府的舉(ju) 措,能夠獲得包括稅收、土地等多項支持,就目前國內(nei) 民航市場現狀,這一舉(ju) 措很明智,因為(wei) 現在做純民營航空太難了,還是需要依靠政府獲得更多保障。
民營航空公司前仆後繼
源自有利可圖
繼天津、北京相機成立了本土航空公司之後,2010年6月29日,河北航空公司成立。新成立的河北航空公司屬於(yu) 河北航空投資集團旗下的控股子公司,而河北航空公司的成立,是來由於(yu) 河北省每天企業(ye) 龍頭的冀中能源[21.94 -1.26%]集團,以川航的名義(yi) 重組東(dong) 北航空而來的,冀中能全稱為(wei) 持有河北航空投資集團全資股份的掌控人。
出於(yu) 和天津、首都航空公司建立的同一目的,河北航空的建立,表麵上其實也瞄準了靠近北京京畿之地,以及北京國際化都市的目的而考慮,而其中還另有原因。
早在北京2008年奧運會(hui) 之前中國民航總局考慮到,北京國際化大都市的背景,更考慮到北京首都機場飛機航線飽和的情況,想選擇某一地區建立第二首都機場,作為(wei) 分流首都機場航班數的備用機場。或許考慮到北京市的發展以及地價(jia) 問題,第二首都機場的選址工作一直沒有進展。
有業(ye) 內(nei) 人士分析,現在北京市發展將近飽和,想要征地來建設機場比較困難。周邊的南苑、西苑機場不足以起降大型民用飛機,沒有成為(wei) 第二首都機場的條件。河北機場、天津機場其實一直都是首都機場的備用機場,飛機迫降一直都會(hui) 選擇這兩(liang) 個(ge) 機場,由於(yu) 距離北京較近,所以選擇第二首都機場很有可能從(cong) 這些方麵考慮。
該人士還指出,隨著近幾年,開放通用低空飛行領域的呼聲漸高,將來低空飛行領域的開放看來也“勢在必行”。現在首都機場平均幾分鍾就有一架起飛或者降落,如果低空飛行領域對民航開放的話,能夠大大緩解我國目前航空航線擁擠的狀況。
雖然民航業(ye) 中已經存在這過度競爭(zheng) ,但將來隨著低空管製權、通用飛機(指出從(cong) 事定期客運、貨運等公共航空運輸飛機之外的其他民用航空活動的所有飛機的總稱)等對民航業(ye) 的開放,更多的新航支、幹線將會(hui) 湧現出來,民航業(ye) 將會(hui) 有更多的發展空間,與(yu) 前(錢)途,而通用飛機等領域或將成為(wei) 未來民營資本投資的一個(ge) 新的重要方向。
不論,與(yu) 政府合作或考慮將來的發展,民營航空公司不斷的建立與(yu) 倒下,說明了航空業(ye) 中仍有利可圖,上述人士告訴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