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日本動畫大師宮崎駿宣布退休。在此之前,其收山之作《起風了》剛剛創下了16天43億(yi) 日元的票房紀錄。
與(yu) 之相對,雖然我國最近播出的《我愛灰太狼2》取得了過億(yi) 元的票房收入,但在整個(ge) 動漫產(chan) 業(ye) 的產(chan) 值上,文化部相關(guan) 數據顯示,2012年我國動漫產(chan) 業(ye) 總產(chan) 值達759.94億(yi) 元,雖然較2011年621.72億(yi) 元同比增長22.23%,卻遠遠落後於(yu) 日本一年1.67萬(wan) 億(yi) 元的產(chan) 業(ye) 規模。
同時《中國文化品牌發展報告(2012)》指出,[英國注冊(ce) 公司]目前國內(nei) 動漫企業(ye) 有85%處於(yu) 虧(kui) 損狀態。優(you) 秀作品太少、播映收入過低、衍生品開發不足等嚴(yan) 重困擾著本土動漫企業(ye) 進一步發展,大量動漫企業(ye) 依靠補貼過日子,國內(nei) 動漫產(chan) 業(ye) 要形成完整的產(chan) 業(ye) 化發展依舊困境重重。
缺乏精品靠補貼過活
2012年,我國製作完成的國產(chan) 電視動畫片共395部計222938分鍾,總量位居世界第一。然而看似繁華的數據麵前卻麵臨(lin) 著“繁而不榮”的困境,大量企業(ye) 虧(kui) 損,不少靠補貼過日子。
《第一財經日報》記者采訪獲悉,電視動畫片市場中,省級電視台購片價(jia) 格大多在幾十元/分鍾,市縣級電視台基本上屬於(yu) 免費送播。隨著電視動畫產(chan) 量的持續增長,電視台挑選的餘(yu) 地也越來越大,動畫製作企業(ye) 為(wei) 爭(zheng) 搶優(you) 質播出資源,甚至不惜以“倒貼錢”的方式爭(zheng) 取播出。而在動漫電影市場,超過一半的票房被院線分得,剩下的除去宣傳(chuan) 發行費用,還要多家投資方來分,最後進入動漫製作公司口袋的錢屈指可數。
近年來,不少地方政府大力發展動漫產(chan) 業(ye) ,紛紛給予各種政策支持。一位動漫分析人士指出,現在很多動漫企業(ye) 都是靠補貼生存,根本不關(guan) 心產(chan) 品能不能賣、賣給誰。大量低劣的動漫作品則限製了下遊版權銷售、品牌授權、衍生品的發展。《日本動漫創意產(chan) 業(ye) 論》指出,隻有大量優(you) 秀的動漫作品的出現才能撐起下遊產(chan) 業(ye) 分支,而下遊的衍生品等產(chan) 業(ye) 可以創造出上遊的十倍產(chan) 值。
下遊開發陷困境
事實上,大量動漫企業(ye) 並不懂如何產(chan) 業(ye) 化運作動漫作品。以動畫電影為(wei) 例,我國動畫電影不僅(jin) 在票房上遠遜於(yu) 外國動畫電影,[注冊(ce) BVI公司]在衍生品開發上麵更顯薄弱。
“美國動畫電影的收益期都很長,往往是電影公映後的第二年、第三年收入比第一年還高。其中票房收入僅(jin) 占其收入的18%~23%,其他收入為(wei) 衍生品、DVD和授權費。以美國動畫電影《玩具總動員》為(wei) 例,其電影公映後,共賣出了2500萬(wan) 個(ge) 玩具,並且在迪士尼主題公園建造了九個(ge) 場景,授權費和各種衍生品收入總共達100多億(yi) 美元。”北大文化產(chan) 業(ye) 研究院副院長陳少峰表示。
迪士尼整體(ti) 的商業(ye) 模式被稱為(wei) “輪次收入”模式:源頭是迪士尼的動畫製作,通過電影票房迪士尼賺到了第一輪收入;然後迪士尼又將電影中經典的場景故事和角色形象在迪士尼主題公園中進行還原再現,主題公園創收構成其第二輪收入;隨後迪士尼通過與(yu) 全球廣泛的授權商合作將電影中的經典形象植入到服飾、玩具、食品、文具等各種消費品,在世界範圍內(nei) 銷售,賺進第三輪收入;最後,迪士尼通過媒體(ti) 網絡環節進行遊戲、音像製品授權從(cong) 而再次獲利。根據迪士尼集團2012財年年報,2012財年迪士尼在主題公園、消費品和互動業(ye) 務上的營收占到了總營收的40.25%,遠超影視娛樂(le) 業(ye) 務占總營收13.77%的比例。
與(yu) 之相對,衍生品這一塊在國內(nei) 基本上是缺失的。雖然很多片方開始自己設計、生產(chan) 衍生品,但設計能力、銷售渠道都缺乏,最後這些衍生品大多淪為(wei) 電影宣傳(chuan) 促銷的贈品。
同時,專(zhuan) 業(ye) 的國內(nei) 衍生品製造商更傾(qing) 向於(yu) 購買(mai) 國外知名動漫品牌的版權,雖然這類品牌的授權費用雖然高於(yu) 國內(nei) 動漫品牌,但影響力遠大於(yu) 國內(nei) 品牌,衍生品庫存積壓的風險較小。而國內(nei) 二三線的衍生品生產(chan) 商雖然願意購買(mai) 國產(chan) 動漫版權,但這類企業(ye) 大多不規範,被盜版的可能性很大,而且偷漏瞞報現象嚴(yan) 重。
“動漫公司根本無法監督衍生品生產(chan) 商到底生產(chan) 了多少衍生品,進而無法保證應有的衍生品品牌授權費用。”藝恩谘詢研究副總裁侯濤表示。
雖然國內(nei) 動漫產(chan) 業(ye) 上遊向下遊突破遭遇瓶頸,[注冊(ce) 開曼公司]但是衍生品開發企業(ye) 高度參與(yu) 動漫製作的逆向突破模式已經有了一定的進展。目前,國內(nei) 最成功的動畫作品喜羊羊係列的一些衍生品開發公司深度介入到動漫的製作中,更有奧飛動漫[0.00% 資金 研報]這樣本是衍生品生產(chan) 商角色的企業(ye) ,直接進入上遊動漫製作領域,逆向打通整個(ge) 動漫產(chan) 業(ye) 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