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淘汰落後產(chan) 能進入第二階段,僅(jin) 僅(jin) 靠淘汰已經淘汰不掉了,剩下的都是高手。”遲京東(dong) 說。
國內(nei) 鋼鐵產(chan) 能過剩與(yu) 淘汰落後產(chan) 能一直如影隨形,[英國注冊(ce) 公司]中鋼協最新調研數據顯示,2012年底,國內(nei) 鋼鐵實際綜合產(chan) 能約9.76億(yi) 噸,按統計粗鋼產(chan) 量7.31億(yi) 噸,產(chan) 能利用率74.9%。
值得注意的是,根據國家發改委和工信部公布的數據,2006年~2012年累計淘汰的煉鋼能力有1億(yi) 噸,煉鐵能力1.6億(yi) 噸。
國家統計局的數據也顯示,以2006年~2012年為(wei) 例,8年累計減少的粗鋼產(chan) 能為(wei) 7600萬(wan) 噸,但這期間,國內(nei) 累計新增的粗鋼產(chan) 量產(chan) 能達到4.4億(yi) 噸。根據中鋼協的調研,目前在建產(chan) 能規模依然很高,今後三年分別新增1.1億(yi) 噸的煉鐵產(chan) 能和1.3億(yi) 噸的煉鋼產(chan) 能。新增加的粗鋼產(chan) 能是已淘汰掉產(chan) 能的近六倍。
在越虧(kui) 損越生產(chan) 的怪圈下,中國鋼鐵產(chan) 能不降反增,已經到了非治不可的地步。
中國的鋼鐵產(chan) 能過剩到底有多嚴(yan) 重?
先看看中鋼協最新調研的匯總數據:2012年底,國內(nei) 鋼鐵實際綜合產(chan) 能約9.76億(yi) 噸,到2012年,按統計粗鋼產(chan) 量7.31億(yi) 噸,產(chan) 能利用率74.9%。其中,中鋼協的會(hui) 員單位去年煉鋼產(chan) 能是7.94億(yi) 噸,比2008年增54.8%,產(chan) 能利用率76.4%。
中鋼協首席分析師遲京東(dong) 表示,這些產(chan) 能都是經各個(ge) 省區市政府主管部門認可的鋼鐵企業(ye) 產(chan) 能,屬於(yu) 比較有效的產(chan) 能範疇。
根據這份統計,2012年,國內(nei) 煉鐵煉鋼軋鋼工序完成投資共計4320億(yi) 元,按照新增產(chan) 能折算,噸鋼投資為(wei) 3800元。“近五年,將投資加在一起同口徑一共是1.71萬(wan) 億(yi) 元,新增產(chan) 能對應的數據是3.96億(yi) 噸,平均噸鋼投資是4318元。”遲京東(dong) 說。
但總量激增,實際需求並未隨著產(chan) 能的增加而增加。[注冊(ce) BVI公司]
遲京東(dong) 分析,根據國內(nei) 外消費需求趨勢和經驗來判斷,國內(nei) 鋼鐵去年消費了6.7億(yi) ~6.8億(yi) 噸,預計峰值會(hui) 在7.3億(yi) ~7.8億(yi) 噸,未來中國鋼鐵消費量也會(hui) 在這一範圍上下波動。“我們(men) 國內(nei) 鋼鐵消費需求增長小於(yu) 產(chan) 能擴張,控製新增產(chan) 能是化解長期產(chan) 能過剩非常關(guan) 鍵的一步。”
實際上,最近幾年,鋼鐵產(chan) 能過剩已經成為(wei) 業(ye) 內(nei) 共識,按國家產(chan) 業(ye) 政策,淘汰產(chan) 能的標準也在不斷提高。根據國家發改委和工信部公布的數據,2006年~2012年累計淘汰的煉鋼能力有1億(yi) 噸,煉鐵能力1.6億(yi) 噸。
但具有諷刺意味的是,相比已經淘汰掉的產(chan) 能,近年新增的產(chan) 能則要大得多,“淘汰落後產(chan) 能的成效被新建、擴大的產(chan) 能抵消了。”遲京東(dong) 說。
鋼鐵產(chan) 能不降反增背後,是當下GDP政績觀下的產(chan) 能擴張衝(chong) 動。此前,河北省就曾瞞報鋼鐵產(chan) 量近5000萬(wan) 噸,其目的是為(wei) 了降低節能減排成本、保住產(chan) 量。
“鋼鐵企業(ye) 均為(wei) 當地的最大工業(ye) 企業(ye) ,不僅(jin) 貢獻了當地巨大的GDP總量,還貢獻大量的稅收,另外還能解決(jue) 就業(ye) 壓力,各地都有做大做強鋼鐵產(chan) 業(ye) 的強烈願望。”寶鋼集團董事長徐樂(le) 江說。
而為(wei) 了片麵的追求規模競爭(zheng) 效應,也使得鋼鐵企業(ye) 越來越龐大。“我們(men) 很多民營企業(ye) ,掛在嘴邊的話是,有市場我幹,沒市場我也幹,隻要我比他強,他死了我還能活。”遲京東(dong) 在報告時稱。
在大中型銀行主導的間接融資體(ti) 係下,企業(ye) 規模越大,其融資能力就越強,就越有可能在全麵競爭(zheng) 中立於(yu) 不敗之地。“對於(yu) 中小鋼鐵企業(ye) 來說,擴大規模是其生存的無奈手段。這就是最近幾年來大量中小民營鋼鐵企業(ye) 迅速膨脹的一個(ge) 原因。”徐樂(le) 江說。
以中厚板為(wei) 例,目前中厚板的裝備都在升級,但裝備技術來源都一樣,配置也一樣,各個(ge) 新上項目都在照著原來的複製,這產(chan) 生的第一個(ge) 問題是產(chan) 品品種、規格設計大綱都一樣。“無論有沒有目標市場,有沒有相應技術實力,都提出了相應方案,這實際上擺明了一開始就是在市場上跟你惡鬥下去。”遲京東(dong) 說。
但如今,單靠片麵的追求規模效益似乎行不通。[注冊(ce) 開曼公司]“當淘汰落後產(chan) 能進入第二階段,僅(jin) 僅(jin) 靠淘汰已經淘汰不掉了,剩下的都是高手。”遲京東(dong) 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