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日前發布《中國船舶[-0.35% 資金 研報]工業(ye) 上半年經濟運行情況報告》,今年1—6月,船舶行業(ye) 80家重點監測企業(ye) 主要經濟指標均出現明顯下降,其中利潤總額一項下降幅度最大,同比下降53.6%。其他三項指標,即完成工業(ye) 總產(chan) 值、[美國注冊(ce) 公司]出口交貨值和實現主營業(ye) 務收入的下降幅度也都超15%。
同時,當前各地船舶企業(ye) 發展嚴(yan) 重失衡。按照報告的說法是,1/3骨幹企業(ye) 生產(chan) 經營正常,1/3企業(ye) 任務不足,1/3企業(ye) 生產(chan) 難以為(wei) 繼。
“造船業(ye) 的問題,既有受經濟周期影響的因素,也有結構性因素。”中國船舶工業(ye) 行業(ye) 協會(hui) 秘書(shu) 長王錦連表示。
因此,《實施方案》強調,要立足當前,著眼長遠,以加快轉變船舶工業(ye) 發展方式為(wei) 主線,以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為(wei) 中心,創新體(ti) 製機製,發揮企業(ye) 市場主體(ti) 作用,著力改善產(chan) 品結構、提升技術結構、優(you) 化組織結構、調整布局結構,化解產(chan) 能過剩矛盾,提高產(chan) 業(ye) 核心競爭(zheng) 力,努力實現船舶工業(ye) 由大到強的轉變。
明確七項主要任務
《實施方案》明確了今後3年船舶工業(ye) 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的主要任務:一是加快科技創新,實施創新驅動。開展船舶和海洋工程裝備關(guan) 鍵技術攻關(guan) ,培育提高科技創新能力。二是提高關(guan) 鍵配套設備和材料製造水平。重點依托國內(nei) 市場需求推進關(guan) 鍵船周配套設備、海洋工程裝備專(zhuan) 用係統和設備以及特種材料的研發、製造。三是調整優(you) 化船舶產(chan) 業(ye) 生產(chan) 力布局。嚴(yan) 格控製新增產(chan) 能,清理整頓違規建設項目,通過優(you) 化組織結構、兼並重組、轉型轉產(chan) 等,整合優(you) 勢產(chan) 能,淘汰落後產(chan) 能,推進產(chan) 業(ye) 布局調整。四是改善需求結構,加快高端產(chan) 品發展。鼓勵老舊船舶提前報廢更新,加快發展海洋工程裝備和高技術船舶,加強行政執法和公務船舶配置,實施漁船更新改造,推動船舶工業(ye) 產(chan) 品結構升級。五是穩定國際市場份額。鼓勵金融機構加大信貸融資支持力度,支持企業(ye) 開拓國際市場、引進核心人才和團隊,開展海外產(chan) 業(ye) 重組和全球產(chan) 業(ye) 布局。六是推進軍(jun) 民融合發展。促進軍(jun) 民科研條件、資源、成果共享。七是加強企業(ye) 管理和行業(ye) 服務。引導船舶企業(ye) 全麵加強管理,加強船員隊伍建設。發揮行業(ye) 協會(hui) 和專(zhuan) 業(ye) 機構在信息、技術、培訓等方麵的重要作用。
“可以看出,實施方案既立足當前,又著眼長遠,[注冊(ce) 英國公司]不僅(jin) 對化解當前產(chan) 能過剩、擴大內(nei) 外需等做出相關(guan) 規定,更對產(chan) 業(ye) 的轉型升級、加快實現船舶工業(ye) 由大到強的轉變明確了任務。”王錦連說。
實施方案第三條提出,要嚴(yan) 控新增產(chan) 能,整合優(you) 勢產(chan) 能,淘汰落後產(chan) 能。專(zhuan) 家指出,從(cong) 當前化解產(chan) 能過剩的角度出發,一方麵遏製低水平重複投資,另一方麵即使行業(ye) 處於(yu) “寒冬”,還要重點發揮市場的力量優(you) 勝劣汰,對一些優(you) 勢骨幹企業(ye) 仍然要加強引導,發揮大企業(ye) 的結構調整中的主導作用。
第四、五條則側(ce) 重於(yu) 如何解決(jue) 船舶市場的內(nei) 外需問題,引導企業(ye) 向高端產(chan) 品發展,加快發展海洋工程和高技術船舶,推動產(chan) 品結構升級。並鼓勵企業(ye) 進一步邁向國際市場,開展海外重組和全球產(chan) 業(ye) 布局。
中船重工規劃發展部副主任張健德指出,船舶工業(ye) 集中體(ti) 現了我國工業(ye) 化進程中麵臨(lin) 的問題和挑戰。金融危機後,我國曾製定《船舶工業(ye) 調整和振興(xing) 規劃》,規劃期為(wei) 2009—2011年,對船舶工業(ye) 發展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此次實施方案與(yu) 之前的規劃一脈相承,既可以看出本屆政府對船舶工業(ye) 的重視,繼續對其進行部署,又透露出政府對相關(guan) 工業(ye) 結構調整的目標和方式。”張健德告訴記者,“將科技創新、提高關(guan) 鍵配套設備和材料製造水平擺在實施方案的前兩(liang) 條,充分說明當前工業(ye) 經濟中產(chan) 業(ye) 的轉型升級是排在首位的,主要還是通過調結構、促改革來推進穩增長。”
抓緊時間做好下一代造船技術儲(chu) 備
《實施方案》同時提出了支持船舶工業(ye) 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的政策。這些政策包括:調整延續實施促進老舊運輸船舶和單殼油輪提前報廢更新政策至2015年12月31日。鼓勵老舊遠洋、沿海運輸船舶提前報廢並建造符合國際新規範、新公約、新標準要求的綠色環保型船舶。支持海上行政執法船舶以及救助打撈、資源調查、科學考察等公務船舶建造,支持航海保障設施、設備的配備,支持海洋漁船更新改造,滿足船舶建造和更新改造資金需求。鼓勵金融機構加大船舶出口買(mai) 方信貸資金投放,對在國內(nei) 骨幹船廠訂造船舶和海洋工程裝備的境外船東(dong) 提供出口買(mai) 方信貸。鼓勵銀行業(ye) 金融機構積極拓展多元化融資渠道,通過多種方式募集資金。
業(ye) 內(nei) 人士指出,經過多年發展,我國船舶工業(ye) 已經形成了原材料配套強、勞動力素質高、製造業(ye) 體(ti) 係完備等綜合競爭(zheng) 優(you) 勢,世界造船業(ye) 正逐步向我國轉移,我國完全有條件推動船舶工業(ye) 再上新台階。所以,要堅定信心、抓住機遇,主動融入世界船舶工業(ye) 深刻調整的大趨勢,深入推進產(chan) 業(ye) 結構調整,加快產(chan) 業(ye) 轉型升級。
目前,我國造船仍以低附加值的“大船”為(wei) 主,[英國公司注冊(ce) ]而日韓等造船發達國家則在新技術的儲(chu) 備上走得更早、更快。隨著國際上新標準、新規範的出台,下一代造船技術主要包括以節能減排、低碳環保為(wei) 目標的綠色造船技術、以通信導航為(wei) 主的信息技術和更加智能人性化的設計等。
為(wei) 此,《實施方案》要求強化需求引導,調整產(chan) 品結構。發展技術含量高、市場潛力大的綠色環保船舶、專(zhuan) 用特種船舶、高技術船舶,發展海洋工程裝備,提高船用設備配套能力,擴大國內(nei) 有效需求,推動船舶產(chan) 品結構升級。
“船企要利用這次行業(ye) 調整的大好時機,抓緊時間做好下一代造船技術儲(chu) 備,加快轉型升級,力爭(zheng) 成為(wei) 行業(ye) 的領跑者、領軍(jun) 人。”中國工程院院士沈聞孫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