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業新聞
企業重組上市IPO

環保部掛牌督辦造紙業 涉及14個地區76家紙企

7月6日,環保部對外公布了2010年第一批掛牌督辦案件名單,決(jue) 定對環境違法問題突出的廣東(dong) 省汕頭市等5個(ge) 地區的造紙企業(ye) 和河北省唐山市玉田縣綠源汙水處理廠等9家企業(ye) 掛牌督辦。

本報記者發現,此次公布的名單總共涉及50家造紙企業(ye) 和1家汙水處理廠,分布在全國14個(ge) 地區。涉案企業(ye) 的三大症結在於(yu) 擅自停運或不正常使用汙染物處理設施、違反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規定、廢水超標排放。

環保部決(jue) 定暫停廣東(dong) 省汕頭市、黑龍江省佳木斯市、安徽省宣城市、山東(dong) 省臨(lin) 沂市、廣西壯族自治區南寧市等5個(ge) 地區新建、擴建造紙項目環境影響評價(jia) 審批。

環保部新聞發言人陶德田指出,今後,環境保護部將繼續加大環境執法力度,對環境違法案件發現一起,查處一起,確保各項環保法律法規落到實處,確保“十一五”減排目標如期實現。

“掛牌督辦”涉及76家紙企

3月至5月,環保部對14個(ge) 省區53個(ge) 地市的461家製漿造紙企業(ye) 汙染狀況進行督查。

執行本次督查任務的是環保部派駐各地區的環境保護督查中心。環保部在全國設置了華北、華東(dong) 、華南、西北、西南和東(dong) 北等6個(ge) 督查中心,負責全國31個(ge) 省區(市)執法監督任務。

一位環保係統人士表示,此次督辦整治是各環境保護督查中心深入地方企業(ye) 以暗訪等形式進行檢查的結果,地方環保部門並不了解具體(ti) 情況。

環保部對外公布的督查結果顯示,461家企業(ye) 中存在環境違法行為(wei) 約占21%,312家正常生產(chan) 的企業(ye) 超標率約為(wei) 20%。

陶德田表示,環保部將依法對掛牌督辦的超標排放企業(ye) 進行限期治理,處以罰款,並追繳排汙費,逾期未完成治理任務的,依法責令關(guan) 閉;對違反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規定的企業(ye) 責令停止生產(chan) ,處以罰款,限期補辦手續,驗收合格後恢複生產(chan) ;對擅自停運汙染物處理設施的企業(ye) 責令限期改正,處以罰款,並追究相關(guan) 管理人員責任。

進入名單的5個(ge) 地區中,廣東(dong) 省汕頭市、黑龍江省佳木斯市、山東(dong) 省臨(lin) 沂市、廣西壯族自治區南寧市等4個(ge) 地區環境違法企業(ye) 比例都超過50%,反映出的問題是製漿造紙企業(ye) 存在各類環境違法問題集中;安徽省宣城市雖違法企業(ye) 比例未超50%,但督查中發現7家在生產(chan) 的企業(ye) 有4家停運或不正常使用汙染物處理設施,個(ge) 別企業(ye) 偷排未經處理廢水。

此外,廢水超標排放在問題紙企中尤為(wei) 突出。督辦名單中的51家企業(ye) 都存在此類問題。

值得注意的是,唯一上名單的汙水處理廠——河北省唐山市玉田縣綠源汙水處理廠牽涉到25家紙企。它是由散水頭鎮、楊家套鄉(xiang) 的25家造紙企業(ye) 自籌資金建造而成。華北環保督查中心查出該汙水處理廠生化池汙泥活性差、不正常使用汙染物處理設施、廢水超標排放等問題。

實際上,環保部此次“掛牌督辦”行動涉及企業(ye) 達76家。

國際性非政府環保組織綠色和平(中國)水項目負責人馬天傑對記者說,對企業(ye) 來說,汙染物處理設施的運作成本是項不少的開支。

“一般運營成本包括電費、藥劑、人工、維護甚至土地使用的費用,電費和藥劑算是最重要的兩(liang) 方麵。”馬天傑說。

綠色和平(中國)發現,為(wei) 了節省水汙染控製設備的運行成本,許多企業(ye) 隻會(hui) 在檢察人員到訪前才啟動設備。同時,由於(yu) 基層環保局缺乏人力和物力資源,通常未對中小企業(ye) 進行審查。最後,地方政府中與(yu) 工業(ye) 有關(guan) 的部門,為(wei) 了保證收入和就業(ye) 增長,也經常幹預環保法規的執行。

西北督查中心的一位工作人員也對記者承認了上述問題的普遍性。這位工作人員正在基層參與(yu) 新一輪節能減排督查工作。

地方減排壓力仍大

環保部此次督辦行動的大手筆,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當前節能減排形勢仍不樂(le) 觀。

5月5日,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全國節能減排工作電視電話會(hui) 議上強調,為(wei) 確保實現“十一五”節能減排目標,將采取鐵的手腕淘汰落後產(chan) 能。今年要淘汰落後煉鐵、煉鋼、水泥、電解鋁、平板玻璃、造紙等產(chan) 能,其中淘汰造紙產(chan) 能53萬(wan) 噸。而節能減排任務已於(yu) 5月底落實到各地區和企業(ye) 。

根據“十一五”計劃,二氧化硫和化學需氧量(COD)的排放量需減少10%。根據2009年年底數據,“十一五”前四年,二氧化硫排放量已下降13.14%。但COD累計下降9.66%,距離目標完成尚餘(yu) 一段距離。上半年經濟回暖,汙染物排放不降反升,也給COD的減排帶來壓力。

造紙行業(ye) 的廢水中COD排放量高居各行業(ye) 之首,但其對經濟的貢獻率僅(jin) 為(wei) 2.2%。此次“掛牌督辦”行動,造紙行業(ye) 首當其衝(chong) ,也在意料之中。而接受督查的14個(ge) 省區53個(ge) 地市,也是全國造紙企業(ye) 集中,造紙業(ye) 發達的地區。

此次督辦名單的5個(ge) 地區共有42家紙企存在不同程度環境違法問題。廣東(dong) 省汕頭市占了14家,排在督辦地區名單的首位而備受關(guan) 注。

這14家紙企中,有7家企業(ye) 廢水超標排放,3家企業(ye) 違反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規定違法生產(chan) ,1家擅自停運汙染防治設施。比較典型的是,還有3家企業(ye) 在2008年被取締關(guan) 閉後,有擅自恢複生產(chan) 跡象,它們(men) 分別是汕頭市井都彬湖造紙廠、井都湖西亨聯造紙廠、丹鳳造紙廠等。

這無疑給減排任務繁重的汕頭帶來更大壓力。據悉,汕頭市的違法排汙企業(ye) 主要集中在潮南區和澄海區,涉及印染、電鍍、線路板、造紙等行業(ye) 。

上述環保係統人士透露,5月5日召開的廣東(dong) 省節能減排工作電視電話會(hui) 議上,汕頭的14家企業(ye) 中,也有部分被點名警告。

廣東(dong) 省省長黃華華在全省節能減排工作電視電話會(hui) 議上提出,對未完成節能減排任務的市落實問責製和“一票否決(jue) ”製,凡是未能完成“十一五”節能減排目標任務的地區,對地方監管部門要追究主要領導責任。

環保係統人士指出,督辦沒通過要追究責任,並且城市責任製考核要下降一個(ge) 等級。

據悉,2010年,廣東(dong) 省主要汙染物COD排放量要在2005年的基礎上削減15%,控製在89.9萬(wan) 噸。

同時,業(ye) 內(nei) 人士也表示,暫停上述5個(ge) 地區新建、擴建造紙項目環境影響評價(jia) 審批,意味著新造紙項目短期內(nei) 無法上馬,將或多或少對地區間造紙行業(ye) 的競爭(zheng) 格局產(chan) 生影響。

現成公司熱 | 信托基金 | 財務管理 | 政策法規 | 工商注冊 | 企業管理 | 外貿知識 | SiteMap | 說明會new | 香港指南 | 網站地圖 | 免責聲明
必威官方平台
客戶谘詢熱線:400-880-8098
24小時服務熱線:137 2896 5777
微信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