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nong) 業(ye) 部日前批準發放了3個(ge) 進口的用作加工原料的農(nong) 業(ye) 轉基因生物安全證書(shu) ,消息一出,激起千層浪。不僅(jin) 是轉基因食品的安全性,由於(yu) 信息不透明,媒體(ti) 甚至質疑其“閃電”批準可能違規,並且公眾(zhong) 沒有參與(yu) 權和知情權。
對此,農(nong) 業(ye) 部回應稱[英國公司注冊(ce) ],我國生物轉基因安全評估其實是最嚴(yan) 格的國家之一,這次3個(ge) 新品種的安全評審非常的慎重,從(cong) 申請到批準曆時3年時間,不存在違規操作的問題。
這不是我國第一次批準轉基因大豆進口,2012年我國進口大豆已經達到58 38萬(wan) 噸,加上進口大豆加工能力主要為(wei) 外資把控,大豆油一直是非常有爭(zheng) 議的食品品種。南都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進口大豆並非像外界想象的僅(jin) 可在食用油領域把持市場,“加工原料”的安全證書(shu) 意味著其可以進入更多食品領域。
市場鮮見非轉基因油
批準進口的3個(ge) 轉基因大豆品種分別是巴斯夫農(nong) 化有限公司申請的抗除草劑大豆和孟山都遠東(dong) 有限公司申請的抗蟲大豆、抗蟲耐除草劑大豆。此前,我國已經批準了5個(ge) 轉基因大豆品種進口用作加工原料。中國農(nong) 業(ye) 轉基因生物安全委員會(hui) 副主任委員彭於(yu) 發告訴南都記者,由於(yu) 進口大豆出油率高等特性,進口大豆目前主要用於(yu) 壓榨加工、生產(chan) 大豆油和豆粕等,後者可作為(wei) 飼料。
南都記者昨走訪北京某商超看到,在食用油貨架上,調和油、大豆油、花生油、玉米油、菜籽油、葵花籽油、橄欖油等為(wei) 目前市場主要品類。其中大豆油以及調和油中的大豆油原料,絕大多數為(wei) 轉基因,市場已經鮮少能看到非轉基因大豆油。此外,很多菜籽油也標注為(wei) 轉基因原料。花生油基本上都是非轉基因產(chan) 品。
艾格分析師馬文峰表示,大豆油絕大部分都為(wei) 轉基因產(chan) 品。而從(cong) 全國油料市場來看,去年中國進口了300多萬(wan) 噸的油菜籽,5800多萬(wan) 噸的大豆,此外,還進口棕櫚油和大豆油等。根據用於(yu) 油料壓榨的數量和出油率,一年轉基因原料油產(chan) 出至少在1500萬(wan) 噸以上,比照2400萬(wan) -2500萬(wan) 噸一年的消費量,轉基因食用油至少已經占據了六成以上的市場份額。
據了解,隨著進口量的激增,轉基因大豆也由南方一路北上[英國注冊(ce) 公司]。比如,黑龍江壓榨企業(ye) 仍大部分使用國產(chan) 豆,但開機率最低;吉林按照國產(chan) 、進口大豆比價(jia) 選擇使用,開機率也不高;遼寧壓榨企業(ye) 因依靠大連港[-1.18% 資金 研報],主要采用 進 口 大豆。這也使得轉基因豆油和豆粕等在當地搶占更多市場。
進口大豆可進入更多食品市場
業(ye) 界憂心的問題之一在於(yu) 進口量是否會(hui) 激增。彭於(yu) 發表示,發放安全證書(shu) 隻是說明該品種是安全的,可以進口。我國進口大豆主要是國內(nei) 需求決(jue) 定的,進口與(yu) 否以及進口數量是市場行為(wei) ,大豆進口沒有配額等貿易措施限製。
與(yu) 此同時,農(nong) 業(ye) 部也在力證安全性問題。彭於(yu) 發表示,按照我國《農(nong) 業(ye) 轉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條例》規定,此次農(nong) 業(ye) 部批準的三個(ge) 轉基因大豆品種,是在其他國家安全評價(jia) 的基礎上,又安排相關(guan) 單位在國內(nei) 也分別開展了環境安全和食用安全驗證試驗。這三個(ge) 品種都進行了生存競爭(zheng) 能力及對生物多樣性影響的環境安全檢測和抗營養(yang) 成分檢測及食用安全檢測。
此前,有部分企業(ye) 人士告訴南都記者,進口大豆隻允許用於(yu) 油脂壓榨,在製作中會(hui) 將含有轉基因成本的蛋白部分剔除,成為(wei) 豆粕等作為(wei) 飼料。因此,食用油中並不含有轉基因成分。
不過,彭於(yu) 發告訴南都記者:從(cong) 理論上來講,獲準用於(yu) 加工原料後,這些大豆可以在各種加工用途中使用,包括油脂壓榨,也包括豆漿、豆腐等食品生產(chan) 。“我們(men) 進行了非常全麵的安全性評價(jia) 研究,包括直接食用、加工成食品,也包括流入種植領域帶來的環境影響等,對於(yu) 安全性,民眾(zhong) 不需要過於(yu) 擔心”。
其同時表示,“目前,進口大豆主要用於(yu) 壓榨,進口企業(ye) 會(hui) 根據經濟效益選擇用途,也不排除有企業(ye) 會(hui) 用進口大豆作原料加工豆粉等食品,對於(yu) 這些可能,我們(men) 都做了全麵的安全評審。”
轉基因信息可更透明
對於(yu) 三個(ge) 轉基因大豆品種進口安全證書(shu) 的發放,除了安全性考慮,社會(hui) 各界的質疑來源還在於(yu) 公眾(zhong) 的知情權和參與(yu) 權。在農(nong) 業(ye) 部未作出回應前,公眾(zhong) 由於(yu) 不了解信息,就產(chan) 生了“閃電批準”等說法。彭於(yu) 發還特別告訴南都記者,日本、歐盟、韓國對轉基因的審批時間遠比中國短,中國一般是3年或者3年半,如果要進行生產(chan) 種植,審核時間則長達10-12年。
有知情人士告訴記者,這是曆史原因形成的,[注冊(ce) BVI公司]目前在相應的專(zhuan) 業(ye) 法律中並沒有關(guan) 於(yu) 上述披露方麵的規定,政府部門的行為(wei) 是合乎法律的。但是其也表示,公眾(zhong) 對於(yu) 轉基因的關(guan) 注度越來越高,公示、披露的過程也是知識轉播的過程,“農(nong) 業(ye) 部以及相應的轉基因安全評審部門都做了很多工作,但是信息不透明造成了公眾(zhong) 很多的誤解,轉基因這樣敏感的信息隻有更透明才能減少誤解。”
觀點
艾格分析師馬文峰表示,大豆油絕大部分都為(wei) 轉基因產(chan) 品,而從(cong) 全國油料市場來看,去年中國進口了300多萬(wan) 噸的油菜籽,5800多萬(wan) 噸的大豆,此外,還進口棕櫚油和大豆油等。根據用於(yu) 油料壓榨的數量和出油率,一年轉基因原料油產(chan) 出至少在150 0萬(wan) 噸以上,比照2 40 0萬(wan) -2 50 0萬(wan)
噸一年的消費量,轉基因食用油至少已經占據了六成以上的市場份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