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汽車行業(ye) 快速發展的當下,作為(wei) 汽車行業(ye) 的一部分,流通領域裏中外資相互角力出現了些許新的變化。而燕寶事件更多折射出中國汽車流通行業(ye) 目前的普遍現狀——外資汽車經銷商集團在本土化過程中遇到些許阻礙,因為(wei) 中國本土汽車經銷商集團正在日益壯大。
北京晨德寶總經理兼燕寶集團新聞發言人楊世暉沒有想到,半個(ge) 多月前燕寶公司大連分公司內(nei) 部的一起常規人事調整,卻成為(wei) 一場企業(ye) 危機的導火索。
6月21日,北京晨德寶法務顧問李昭專(zhuan) 程趕赴大連,他的工作是與(yu) 燕寶大連分公司的四位離職員工簽署終止勞動協議。
“到周一,燕寶大連分公司原總經理已將公司相關(guan) 法律資料與(yu) 新管理層進行了平穩交接,相關(guan) 員工都與(yu) 公司簽署了協議終止勞動合同文件。”
作為(wei) 現場律師,李昭昨日在電話中對《第一財經日報》回憶了當天的情況。
讓楊世暉意想不到的是,燕寶大連分公司的人員變動卻成為(wei) 新聞熱點,關(guan) 鍵詞包括大連燕寶集體(ti) 停工、高管被迫離職、北京燕寶拖欠銷售人員提成等內(nei) 容。
據李昭回憶,過程中沒有發生爭(zheng) 執,大連員工也沒有受到影響,“我不知道停工傳(chuan) 聞是怎樣出來的。”
“我們(men) 非常樂(le) 意與(yu) 這位在職或者已經離職的員工探討,解決(jue) 他認為(wei) 不滿或者不公的問題。”昨日,楊世暉對記者表示。
同時,他也表示,北京燕寶拖欠銷售人員銷售提成,兩(liang) 周前已全部發放完畢,而當時針對大連燕寶,也並沒有承諾對所有員工做出加薪20%的決(jue) 定。“從(cong) 始至終,大連、北京兩(liang) 個(ge) 燕寶4S店都正常運營,銷售、售後服務均未受到影響。”
再過幾天便是燕寶汽車進入中國的15周年紀念日,作為(wei) 進入中國汽車流通領域較早的外資汽車經銷商集團,燕寶集團仍在摸索中前行。
而隨著中國汽車市場的迅速發展,中國汽車流通領域也逐漸邁向成熟。據中國汽車流通協會(hui) 最新發布的數據,目前中國汽車流通行業(ye) 共有汽車品牌授權經銷商37711家,狹義(yi) 乘用車的品牌授權經銷商共計13531家,在汽車流通50強排行榜中,年銷售規模最小的也達到了30億(yi) 元,最大的則達到了355億(yi) 元。
中國汽車流通協會(hui) 相關(guan) 負責人分析,伴隨著汽車市場的發展,汽車流通企業(ye) 集團化趨勢愈加明顯。一些汽車經銷商集團開始形成規模,成為(wei) 汽車流通領域不可忽視的力量,龐大汽貿、浙江元通、新疆廣匯、大連中升等為(wei) 代表的大型經銷商集團正在擴大規模,“經銷商最快速最便捷的途徑均是采用直接收購的方式。”
就在大連中升等本土汽車經銷商集團忙著上市融資的當下,外資汽車經銷商集團也在抓緊擴大地盤。據一位有外資背景的汽車經銷商介紹,相對於(yu) 外資企業(ye) ,本土汽車經銷商的優(you) 勢在於(yu) 本土優(you) 勢,擁有更多的本地關(guan) 係以及當地的社會(hui) 人脈,甚至政府關(guan) 係,在管理方麵更加本土化。
“外資企業(ye) 也有自身優(you) 勢,比如有豐(feng) 富的管理經驗,更為(wei) 先進科學的企業(ye) 管理辦法,營銷以及售後服務做得更細,流程更加優(you) 化。但是外資企業(ye) 也有自己的劣勢,那就是對本地情況缺乏更多了解,這個(ge) 過程是一個(ge) 挑戰,有些經驗不能完全嫁接過來,融入本土的管理理念需要一個(ge) 過程。”上述業(ye) 內(nei) 人士如是說。
據其分析,中國汽車市場剛剛起步,流通領域市場潛力巨大,尤其是外方投資人,普遍注重長遠規劃。雖然目前中外資還未形成對立的兩(liang) 個(ge) 陣營,但事實上,隨著競爭(zheng) 越來越激烈,雙方已經產(chan) 生交集。而對於(yu) 外資以股份合作、風險投資等方式逐步滲透至中國汽車流通領域的行為(wei) 是利是弊,業(ye) 界至今觀點不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