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公司與(yu) 機票代理商之間的蜜月期正逐步走向終結。
近期,隨著航空公司上座率的高漲,一直希望推進機票直銷的航空公司,開始通過壓縮票代公司的利潤空間來降低銷售成本。據了解,三大國有航空最近已經陸續發布通知,要求降低部分熱門航線給予機票代理的獎勵政策。
銀河證券運輸行業(ye) 分析師毛昂告訴《證券日報》記者,代理費用降低和人民幣升值雙重影響,使得國內(nei) 航空公司業(ye) 績有望恢複到2007年水平。
代理傭(yong) 金下降
從(cong) 7月1日起,日本全日空航空、德國漢莎航空、瑞士航空將陸續下調國內(nei) 機票代理人的代理手續費率。8月1日起,德國漢莎代理費從(cong) 3%降至1%,加拿大航空公司從(cong) 5%降到3%。與(yu) 此同時,中國國航[10.32 3.41%]上海始發的航線目前返點也隻有公開規定的代理費3%,北京始發航線代理費也降低了約兩(liang) 個(ge) 百分點,南方航空[6.11 1.83%]也同樣降低了上海始發航線的代理費返點約兩(liang) 個(ge) 百分點。並且,據相關(guan) 媒體(ti) 報道,東(dong) 方航空[6.36 1.11%]和上海航空從(cong) 北京始發國內(nei) 的大部分航班取消了Z值獎勵,取消時限從(cong) 7月3日開始實行。
如此大幅度的消減代理費用,令機票分銷行業(ye) 叫苦不堪,尤其是像攜程,藝龍這類依靠旅遊相關(guan) 行業(ye) 分銷獲取傭(yong) 金收入為(wei) 主要盈利模式的在線旅遊網站中引起了軒然大波。
早在今年四月,法航-荷航集團突然打破了這一局麵,對國內(nei) 機票代理商宣布實行零代理費,就曾遭到包括攜程、藝龍、國旅總社、中青旅[15.13 2.51%]、中航服等代理商聯合抵製和抗議。經過代理商於(yu) 航空公司的一番博弈,國內(nei) 外航空公司執意終結“代理費時代”,走向直銷時代。
國內(nei) 機票銷售體(ti) 開放於(yu) 1987年,自那時起,機票代理商迅速遍地開花,掌握了航空市場的分銷渠道。而用戶購買(mai) 機票幾乎大部分都是從(cong) 旅行社,在線旅遊網站等機票代理商手中購得,雖然各種機票預訂方式給用戶帶來了巨大的折扣,但機票價(jia) 格早已包含分給代理商的傭(yong) 金,用戶獲得的並不是最低價(jia) 位的機票價(jia) 格。
此消息傳(chuan) 出後,蘇格蘭(lan) 皇家銀行將攜程旅行網的股票評級降至“持有”。資料顯示,一季度,攜程網的總營收達6.27億(yi) 元,其中酒店預訂業(ye) 務傭(yong) 金收入占比達40.2%,機票預訂業(ye) 務傭(yong) 金收入占比達42.3%。
“兩(liang) 艙”票價(jia) 鬆綁
在代理費下降的同時,航空公司在“兩(liang) 艙”票價(jia) 鬆綁的情況下,紛紛提價(jia) 。
6月1日民航局、國家發展改革委發布的通知,對民航國內(nei) 航線頭等艙、公務艙票價(jia) 實行市場調節價(jia) 。此前,國內(nei) 航線的頭等艙和公務艙票價(jia) 都是固定不變,即頭等艙票價(jia) 是經濟艙全價(jia) 票的1.5倍,公務艙票價(jia) 是經濟艙全價(jia) 票的1.3倍。
目前,受到政策和航空旺季的雙重動力影響,航空公司普遍調高“兩(liang) 艙”價(jia) 格。深航大部分航線的頭等艙價(jia) 格從(cong) 以前的經濟艙價(jia) 格的1.5倍升高至2倍,商務艙從(cong) 以前的經濟艙價(jia) 格的1.3倍升高至1.5倍。東(dong) 航的上調幅度更大些,其中上海—北京航線的頭等艙價(jia) 格調整為(wei) 經濟艙價(jia) 格的2.5倍,公務艙為(wei) 經濟艙價(jia) 格的2倍。其餘(yu) 國內(nei) 航線頭等艙為(wei) 經濟艙價(jia) 格的1.8倍,公務艙為(wei) 1.5倍。
業(ye) 內(nei) 擔心,頭等艙和公務艙的“漲價(jia) 潮”很可能引發經濟艙票價(jia) 的上漲,屆時,無論是“兩(liang) 艙”還是經濟艙,票價(jia) 都將達曆史最高值。
增厚航空公司業(ye) 績
降低機票代理費用,提高兩(liang) 艙價(jia) 格,無疑能為(wei) 航空公司主營增加提供利潤來源。
一直以來,取消代理商傭(yong) 金都是航空公司的夙願。有數據顯示,2009年國內(nei) 航空公司的出票總額已達2000億(yi) 元,按照平均90%的代理份額,以及一張機票3%的傭(yong) 金計算,一年下來,光是付給分銷商的代理費,總額就高達50多億(yi) 元。並且以此計算,機票直銷比例每提高10個(ge) 百分點,航空公司就能省下6億(yi) 元代理費。即使在去年東(dong) 航虧(kui) 損嚴(yan) 重的情況下,代理商也從(cong) 東(dong) 航拿走了10億(yi) 元的代理費。
銀河證券運輸行業(ye) 分析師毛昂認為(wei) ,營銷費用占到航空公司成本的7%左右,降低兩(liang) 個(ge) 點的代理費用能為(wei) 航空公司業(ye) 績增厚3分錢左右。
“目前油價(jia) 高企,航空公司雖然業(ye) 績稍有好轉,但是被油價(jia) 壓的喘不過氣來。現在的油價(jia) 比一季度要高,那時候60-70美元,而現在75美元,並且還有上漲的趨勢。”毛昂認為(wei) ,“今年以來,上座率逐步上漲,代理費的下調有利於(yu) 增加航空公司的毛利率,抵消航油上漲產(chan) 生的負麵影響。”
毛昂表示,航空公司今年上半年業(ye) 績中,投資收益占到很大的比例,但是主營收入卻始終未能有所突破。成本下降,毛利率上漲,有利於(yu) 航空公司主營收入轉好的良性循環。
匯改將帶來數億(yi) 收入
2010年6月19日,如同曆次貨幣政策調整一樣,此次中國人民銀行也選擇在周末公布新政策:進一步推進人民幣匯率形成機製改革,增強人民幣匯率彈性。該政策的提出,牽動著各行各業(ye) 的神經,而如果人民幣升值,擁有巨額美元負債(zhai) 的航空公司可以算是最大的受益者了。毛昂預計,2010年人民幣將小幅升值2%左右。
對於(yu) 航空公司來說,由於(yu) 需要從(cong) 國外進口大量的飛機,而目前全球飛機采購主要是用美元作為(wei) 結算貨幣,因此美元負債(zhai) 一直是公司最大的負債(zhai) ,巨額的美元負債(zhai) 主要來自於(yu) 客貨運飛機、零部件等航空器材的購買(mai) ,國內(nei) 航空公司每年從(cong) 國外進口的航空器材超過100億(yi) 元,而這些錢並非一次性支付給製造商,這使得航空公司的賬本上出現大規模的美元遠期負債(zhai) 。
根據資料,截至2009年12月31日,南方航空、東(dong) 方航空、中國國航、海南航空[5.20 1.96%]等4家國內(nei) 航空公司的美元負債(zhai) 分別達到450億(yi) 元、450億(yi) 元、400億(yi) 元和120億(yi) 元人民幣,假設人民幣對美元升值1%,這4家航空公司分別獲得匯兌(dui) 收益4.5億(yi) 元、4.5億(yi) 元、4億(yi) 元和1.2億(yi) 元人民幣。
分析人士認為(wei) ,人民幣升值將直接減少航空公司未來債(zhai) 務的實際人民幣支付額,從(cong) 利潤上說,航空公司將產(chan) 生較大的匯兌(dui) 收益。
毛昂認為(wei) ,代理費用的下調、人民幣升值帶來的收益,使得航空公司業(ye) 績今年有所保證,主營或將實現07年輝煌水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