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業新聞
注冊香港公司好處

LED產業困難重重 恐成下一個光伏

光伏有幸成為(wei) 這樣一個(ge) 演員,而LED也有幸成為(wei) 光伏第二。但LED的不幸在於(yu) ,光伏好歹還紅過一陣子,自己尚未上位,就已深陷困局。[美國注冊(ce) 公司]

結構性產(chan) 能過剩,像一個(ge) 連環殺手一樣,放倒了光伏,又撂倒了LED。誰來拯救LED?是自救,還是他救?是找市長,還是找市場?

全國首部LED產(chan) 業(ye) 規劃被廢

近日,一則關(guan) 於(yu) 深圳市廢止《關(guan) 於(yu) 印發深圳市LED產(chan) 業(ye) 發展規劃(2009-2015年)的通知》的消息,引發了業(ye) 界對LED將步光伏後塵的擔心。

至於(yu) 為(wei) 何廢止,深圳市LED產(chan) 業(ye) 聯合會(hui) 會(hui) 長眭世榮介紹,深圳市發改委給出解釋是,“《規劃》中提出的一些政策,尤其是資金和產(chan) 業(ye) 上的扶持政策,在其他層麵的政策製定中已有所涉及,不需要再用到這個(ge) 《規劃》”。

然而就在4年前的3月,深圳市政府在發布該《規劃》時,還曾信誓旦旦稱其是深圳市LED產(chan) 業(ye) 科學發展的行動綱領。“通過本規劃的實施,[英國公司注冊(ce) ]深圳將建成全國乃至全球重要的LED產(chan) 業(ye) 研發生產(chan) 基地。”而且,它還是全國首部LED產(chan) 業(ye) 規劃,之後其他很多城市製定的相關(guan) 規劃,都是以它為(wei) 藍本。

更值得注意的是,深圳在國內(nei) 一直扮演著LED產(chan) 業(ye) 龍頭老大的角色。以《規劃》所舉(ju) 數據為(wei) 例,當時國內(nei) LED企業(ye) 分布中,在深圳紮根的就有44.3%,是排名第二的廣東(dong) 省24.7%的近兩(liang) 倍,兩(liang) 者若加起來,整個(ge) 廣東(dong) 地區的企業(ye) 數量已占去全國的大半江山。所以,深圳的LED產(chan) 業(ye) 情況已基本代表了中國的該產(chan) 業(ye) 發展概況,也因此,這一次深圳市對LED突然的一紙休書(shu) ,自然引來大家對全國該產(chan) 業(ye) 已經陷入困局的猜測。

中科古德照明是一家深圳市土生土長的LED企業(ye) ,公司總經理羅契在接受北京商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關(guan) 於(yu) 《規劃》被廢除的消息還未得知,但是,業(ye) 內(nei) 早已感受到了行業(ye) 的困難,大家關(guan) 注的焦點主要是在生產(chan) 成本上,成本下不來,再加上賣不出去,產(chan) 能過剩是必然的。在這種情況下,出現政策的變動也不足為(wei) 奇。對於(yu) 大部分人而言,麵對深圳市廢除《規劃》一舉(ju) ,都擔心政府已對這塊市場失去了信心,對於(yu) 一個(ge) 還處在發展期、市場尚不成熟、需要扶持的LED產(chan) 業(ye) 而言,可能因此陷入“四麵楚歌”的境地,和光伏企業(ye) 一樣,將進入到一段痛苦的整理期,部分不具競爭(zheng) 力的企業(ye) 會(hui) 紛紛倒下。據高工LED CEO張小飛預測,2013年中國內(nei) 地可能會(hui) 有1/5的LED照明企業(ye) 倒閉。

高增長背後的“多亂(luan) 差”

一邊是堪稱朝陽產(chan) 業(ye) ,另一邊卻又遭政府“唾棄”,LED產(chan) 業(ye) 到底怎麽(me) 了?

北京商報記者在隨機采訪時發現,對於(yu) 很多人而言,LED還是一個(ge) 非常陌生的詞匯,一個(ge) 還停留在實驗室裏的高科技物品。中國的LED產(chan) 業(ye) 起步於(yu) 20世紀70年代,伴隨著經濟高速增長一路高歌猛進的發展。據中國照明電器協會(hui) 副理事長兼秘書(shu) 長陳燕生介紹,自2003年以來,我國LED產(chan) 業(ye) 呈現快速、持續、穩定的發展態勢。“去年LED維持在20%左右的增長速度,產(chan) 業(ye) 規模約為(wei) 1900億(yi) 元。目前LED照明產(chan) 業(ye) 覆蓋包括外延、芯片、封裝、應用產(chan) 品等上下遊產(chan) 業(ye) 鏈。”另有數據顯示,2012年,LED在照明領域的應用保持了40%的增長率,照明應用占LED應用的28%。

然而,不可否認的是,在這些光鮮的數據背後,卻是中國LED產(chan) 業(ye) 發展“多、亂(luan) 、差”的尷尬一麵。雖然,發展速度快,但實際應用率卻不高,直到目前,中國LED照明的市場占有率還不到10%,而且這些產(chan) 品還以中低端產(chan) 品為(wei) 主。在全球經濟下行之時,銷售市場萎縮,企業(ye) 自然要麵臨(lin) 嚴(yan) 峻考驗。

高工LED產(chan) 業(ye) 研究所統計數據顯示,2012年僅(jin) 深圳倒閉的LED照明企業(ye) 就超過80家;佛山有將近一成的照明企業(ye) 倒閉;而東(dong) 莞、中山的LED照明企業(ye) 也深陷倒閉寒潮。“2013年我國上遊生產(chan) LED外延芯片的企業(ye) 競爭(zheng) 將更加激烈。不排除一些企業(ye) 不能支撐下來。”陳燕生說。

與(yu) 此同時,多家LED企業(ye) 2012年無論營收還是淨利潤均出現了明顯下滑。如行業(ye) 內(nei) 較為(wei) 知名的LED芯片企業(ye) 德豪潤達[0.00% 資金 研報],2012年實現淨利潤1.68億(yi) 元,同比下降57%。士蘭(lan) 微[0.00% 資金 研報]2012年營收同比下降12.74%,淨利潤同比下降88.07%。國星光電[0.00% 資金 研報]2012年營收同比下降11.87%,淨利潤同比下降66.45%。

對於(yu) 行業(ye) 困局,羅契深有感觸。“公司的訂單、銷售情況在去年上半年發展的不錯,而從(cong) 下半年,尤其是10月以後,到今年春節,發展形勢明顯不太好了,春節後也並沒有太大改觀,截至目前,公司的訂單量已較去年同期下降了四五成。”據他介紹,公司去年的銷售額僅(jin) 有2000萬(wan) -3000萬(wan) 元,然而其麵積1萬(wan) 平方米工廠的產(chan) 能高達1億(yi) -2億(yi) ,對比來看,現在公司的產(chan) 值還不到其產(chan) 能的20%。

但是公司也無奈,羅契表示,現在公司主要做外貿,銷往美國、歐洲、南美等國家,海外市場占比高達90%,向國內(nei) 銷的相對較少。現在國外市場收緊,國內(nei) 市場又打不開,公司之前在LED全產(chan) 業(ye) 鏈上的產(chan) 品都做,但現在燈管、燈條等一些不具競爭(zheng) 優(you) 勢的產(chan) 品基本都不做了。“我們(men) 走的中高端產(chan) 品路線,價(jia) 錢沒有人接受,在國內(nei) 市場很難銷出去。”

在中投顧問高級研究員賀在華看來,當前LED產(chan) 業(ye) 正凸顯出“結構性產(chan) 能過剩”格局,“下遊應用、分裝、配套等領域產(chan) 能嚴(yan) 重過剩,而在中上遊芯片及外延等領域則表現為(wei) 低性能產(chan) 品產(chan) 能過剩、高性能產(chan) 品嚴(yan) 重不足且大量依靠進口。[英國注冊(ce) 公司]而且,深圳LED行業(ye) 目前的問題也正是全國LED行業(ye) 所麵臨(lin) 的,甚至在大部分地區,結構性過剩危機更為(wei) 嚴(yan) 重”。

未“發達”遭遇產(chan) 能過剩瓶頸

“90%依賴出口,產(chan) 能過剩”,LED似乎正是光伏產(chan) 業(ye) 的一個(ge) 翻版,難道它真的會(hui) 像光伏產(chan) 業(ye) 一樣,將逐漸走衰嗎?

“不是的”,羅契很肯定地回答,LED還沒有輝煌過,現在還處於(yu) 發展階段,尤其是在國內(nei) 。而造成現在陷入困境的主要原因可以用一“亂(luan) ”字概括之。

羅契認為(wei) ,所謂的產(chan) 能過剩,其實是市場上不達標的產(chan) 品過多,沒有達到規模的小企業(ye) 太多。在LED產(chan) 業(ye) 興(xing) 起的時候,由於(yu) 經濟效益和社會(hui) 效益的巨大誘惑,世界主要發達國家和地區紛紛製訂了發展計劃,帶動了各國和地區研發、投資力度的不斷加大,推動了LED產(chan) 業(ye) 的快速發展。國內(nei) 市場自然也不甘示弱,由於(yu) 之前政府的大力扶持,“加之產(chan) 業(ye) 進入門檻低,很多企業(ye) 一擁而上。尤其在沒有相關(guan) 行業(ye) 標準的情況下,企業(ye) 的產(chan) 品質量參差不齊”。

賀在華在談及“結構性產(chan) 能過剩”的原因時,分析稱,“首先在市場方麵,國內(nei) 市場狹小、內(nei) 需不振,而國際經濟下滑、需求萎縮,同時歐美等‘反傾(qing) 銷’對企業(ye) 出口影響甚大。另外在技術方麵,高端領域進入的技術門檻很高,而在政府大力扶持整個(ge) LED產(chan) 業(ye) 的背景下,權衡成本與(yu) 收益之後,大量企業(ye) 聚集在了中低端生產(chan) 領域”。

據統計,截至目前,無論企業(ye) 大小,僅(jin) 在廣州就有4000-5000家LED企業(ye) ,在深圳的數量依舊過半,然而在這些企業(ye) 中,沒幾個(ge) 做得特別大的,產(chan) 值過億(yi) 元的企業(ye) 更是屈指可數。當北京商報記者問當前企業(ye) 最需要什麽(me) ,羅契毫不猶豫地回答說“資金”,公司到現在還沒貸過款,隻能寄希望於(yu) 投資公司融資。但令人不解的是,LED是廣東(dong) 省三大戰略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之一,作為(wei) 政府主要扶持對象,相關(guan) 企業(ye) 卻並沒有得到相應的“福利”。

“僧多粥少”,羅契無奈稱,幾千家的企業(ye) 隻有1%拿到了扶持資金,其他企業(ye) 根本分不到羹。尤其LED生產(chan) 成本高,小企業(ye) 光靠自產(chan) 自銷,根本掙不到錢。據了解,LED燈的生產(chan) 成本比傳(chuan) 統照明燈要高出30%,而這也正成了企業(ye) 盈利下降、企業(ye) 紛紛關(guan) 門、國內(nei) 市場難以打開的根源所在。

至於(yu) LED照明國內(nei) 市場難打開,還有一方麵原因,主要是遭遇了地方保護主義(yi) 。據知情人士透露,現在全國各地基本都有LED廠,很多省都要求購買(mai) 當地廠商的產(chan) 品,“即便我們(men) 產(chan) 品的質量再好,技術再先進,也根本打不進去”。

另外還有業(ye) 內(nei) 人士直接指出,其實造成當前LED企業(ye) “多、亂(luan) 、差”的局麵,與(yu) 前期的大力扶持政策也有關(guan) 係,創業(ye) 者們(men) 完全不顧行業(ye) 發展形勢、不注重質量,一窩蜂式上馬,才造成了現在嚴(yan) 重的產(chan) 能過剩危機,而且,由此還催生了一種怪現象,企業(ye) 嚴(yan) 重依賴政府;所以,“出於(yu) 對繼續扶持可能會(hui) 造成第二個(ge) 光伏產(chan) 業(ye) 的擔憂,才是深圳政府廢除上述規劃的根本原因”。賀在華表示。

作為(wei) 高新產(chan) 品的代表,技術是核心,然而中國企業(ye) 反倒在這方麵並不具備競爭(zheng) 優(you) 勢。“像芯片等核心部分,隻能依賴進口。有很多小企業(ye) 甚至連研發部門也沒有,直接抄襲,再打‘價(jia) 格戰’,讓原本不規範的市場更加混亂(luan) 。”上述業(ye) 內(nei) 人士表示。而且在海外市場保護主義(yi) 甚囂塵上的當下,歐美市場認證壁壘加強,LED產(chan) 業(ye) 麵臨(lin) 的壓力也絕不比光伏產(chan) 業(ye) 得小。

“過剩”中低端企業(ye) 將被淘汰

《規劃》的廢除其實更應被定義(yi) 為(wei) 一個(ge) 標誌,企業(ye) 和政府應該在這一急刹車的過程中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行業(ye) 遇困時正是其進行自我調整,轉變升級的最佳時機”業(ye) 內(nei) 評論稱。

賀在華認為(wei) ,解決(jue) LED產(chan) 業(ye) 結構性產(chan) 能過剩危機,需要從(cong) 企業(ye) 自身和政府兩(liang) 方麵著手。從(cong) 企業(ye) 自身來看,一方麵是要立足於(yu) 海外市場而積極拓展國內(nei) 市場;另一方麵是要在加強中低端領域並購重組的同時加大對核心技術的研發。

對此,企業(ye) 其實也早有自知之明。羅契表示,為(wei) 了擺脫國外壁壘,公司準備在國外注冊(ce) 一個(ge) 新的品牌,設立研發機構,以此進一步擴大海外市場。與(yu) 此同時,國內(nei) 市場也絕不會(hui) 放下,最近他正在全國各地奔走,希望能找當地的公司進行合作,賣半成品給他們(men) 或者以其他方式合作。“LED取代傳(chuan) 統照明是個(ge) 必然,我們(men) 深知這塊市場的潛力有多大。”有權威機構預測,到2020年,我國的LED照明市場份額占比將超50%。

因此,有企業(ye) 負責人認為(wei) ,打開國內(nei) 市場還是國內(nei) 企業(ye) 必須要走的路,“不能像光伏產(chan) 業(ye) 那樣,90%依賴海外市場,這樣市場的不穩定性太大,全球經濟不好,以及由此引發的保護主義(yi) 很可能會(hui) 造成產(chan) 業(ye) 的滅頂之災。可見,從(cong) 這個(ge) 角度講,深圳廢除《規劃》這一動作可謂一次非常明智的急刹車”。

除此之外,在歐美市場漸趨飽和之時,進軍(jun) 需求龐大而成本低廉的東(dong) 盟等新興(xing) 市場也成為(wei) 不少人的共識。在不少企業(ye) 看來,一方麵LED在東(dong) 盟、南亞(ya) 等部分國家還未推廣開來,市場潛力較大,同時,隨著國內(nei) LED產(chan) 業(ye) 的不斷發展,製造成本也在降低。就國外買(mai) 家而言,對比越南、老撾等東(dong) 盟的“本土製造”,深圳企業(ye) 在LED的質量和技術成本上都有著明顯的優(you) 勢。

另外,眭世榮還提出,為(wei) 了提升企業(ye) 產(chan) 品的競爭(zheng) 能力,企業(ye) 在研發產(chan) 品的同時,一定要突出差異化。雖然《規劃》被取消了,但廣東(dong) 省將LED產(chan) 業(ye) 定為(wei) 三大新興(xing) 戰略產(chan) 業(ye) 之一對於(yu) 該行業(ye) 發展依舊會(hui) 產(chan) 生重大利好,而接下來,在更加激烈的兼並重組浪潮中,生產(chan) 高質量、差異化產(chan) 品的企業(ye) 才更有競爭(zheng) 力。

“從(cong) 政府角度來看,目前迫切需要做的是轉變思路,停止對整個(ge) LED產(chan) 業(ye) 的扶持,充分利用市場對中低端生產(chan) 領域的企業(ye) 進行淘汰。”賀在華表示。

“國家補貼對於(yu) 改變市場現狀本身沒有根本性作用,隻能是撓癢癢,很可能還會(hui) 讓企業(ye) 產(chan) 生過度依賴。”因此,在行業(ye) 轉型的關(guan) 鍵時期,企業(ye) 在通過加強自主研發提高競爭(zheng) 力的同時,政府方麵也應該“拿得起放得下”。

“讓該被淘汰的企業(ye) 自然‘死掉’,‘活’下來的企業(ye) 才可能越做越大,具備和國外公司抗衡的能力。以目前的市場容量,至少要淘汰一半。”同時,政府還應鼓勵下遊企業(ye) 往上遊走,通過政府的一些專(zhuan) 項資金鼓勵企業(ye) 在經營狀況相對較好的時候向高端產(chan) 品轉型升級。

在談到政府方麵的支持,羅契顯得有些激動,他迫切希望能加速LED產(chan) 品相關(guan) 認證標準的出台,以規範企業(ye) 的上市產(chan) 品,促進企業(ye) 自律。

現成公司熱 | 信托基金 | 財務管理 | 政策法規 | 工商注冊 | 企業管理 | 外貿知識 | SiteMap | 說明會new | 香港指南 | 網站地圖 | 免責聲明
必威官方平台
客戶谘詢熱線:400-880-8098
24小時服務熱線:137 2896 5777
微信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