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業新聞
注冊香港公司好處

蕭條造船業的堅守者

訂單曾多到三年都做不完[英國注冊(ce) 公司]

1995年老楊就入了這行。他在老家江西當了兩(liang) 年學徒後,在老鄉(xiang) 介紹下來到廣州。

初來乍到的老楊,一來廣州每月就能拿到1500元工資,現在說起來依然為(wei) 此自豪。當時在老家,學徒的工資才150元,師傅的工資也才三四百元。

老楊所在的工程隊給廣州文衝(chong) 船廠幹活。除了造船,船廠還承接了不少市政工程。老楊參與(yu) 修建了很多座立交橋,“中山一路立交、機場路立交……包括你剛剛從(cong) 廣州過來的路上看到的開發區的立交橋,這都是我們(men) 修的。”老楊對自己參與(yu) 修建的這些橋梁,如數家珍,每次經過這些地方他都會(hui) 覺得很自豪。

在文衝(chong) 船廠的外包隊幹了7年多,由於(yu) 隻有人身意外保險,沒有五險一金,同樣在老鄉(xiang) 介紹下,老楊加入了現在這家荷蘭(lan) 公司。他看中的,是外資公司齊全的五險一金,而外資公司對工人們(men) 的職業(ye) 病防護工作也做得比較好。

從(cong) 2000年開始,直到2008年、2009年以前,這個(ge) 行業(ye) 非常紅火。老楊說,那時候船廠簽的訂單,多得三年都做不完。他們(men) 大部分接的是外國訂單,生產(chan) 的設備被運往荷蘭(lan) 總公司總裝。兩(liang) 三百工人一年可以造2~3艘萬(wan) 噸級的貨船或遊船。

2006年,老楊剛進現在這家公司。“一個(ge) 項目結束,我拿到了1500元獎金,那時候我每個(ge) 月的工資才3000元!”老楊說起自己第一次拿到獎金的意外心情。

2008年是整個(ge) 行業(ye) 及公司最為(wei) 輝煌的時候,公司在東(dong) 莞麻湧鎮大盛工業(ye) 區租了3000平方米的廠房建了東(dong) 莞分公司,海珠區的老生產(chan) 基地和東(dong) 莞的新生產(chan) 基地兩(liang) 邊同時開工生產(chan) 。短短兩(liang) 年時間,由初創期的7個(ge) 人擴至150個(ge) 工人。[注冊(ce) BVI公司]

“那時我們(men) 做的事情可真有成就感!”老楊說,當時公司一年生產(chan) 6套鋼樁台車(注:挖泥船上的一種設備)。而挖泥船是荷蘭(lan) 總公司的重頭戲,著名的迪拜棕櫚島的建成就少不了挖泥船的功勞。

而誰都料想不到,緊接著巔峰時刻的卻是市場飽和後的冷清。去年,原本客戶已經下給公司的挖泥船訂單都退了。

“其實啊,這麽(me) 專(zhuan) 業(ye) 的挖泥船全世界也不需要多少套,而單我們(men) 公司就已經生產(chan) 了30多套。一套挖泥船可以用30~50年,還怎麽(me) 會(hui) 有新訂單呢?”老楊的同事原本一直在旁邊沒說話,此時忍不住也插了一句。

疏浚設備市場走向飽和後,老楊的公司開始轉向接海洋工程方麵的訂單。而傳(chuan) 統的造船行業(ye) ,“除非是做軍(jun) 工的單,效益才好。”老楊說,這幾年很多小的造船廠陸續倒閉。

老楊的公司正麵臨(lin) 著調整。效益上不去,公司已經在年前裁了一些員工,還想將公司搬到租金更便宜的地方去。老楊帶著我四處轉了轉,在一個(ge) 他們(men) 內(nei) 部稱為(wei) “旋轉木馬”的黃色圓柱形機器前介紹說,這是他們(men) 在這裏做的最後一個(ge) 項目。

項目估計在兩(liang) 三個(ge) 月後就能結束。“到那時候,這一大片地方就不是我們(men) 的啦!”老楊用手劃了一個(ge) 大圈。

“我的孩子是留守兒(er) 童”

老楊的兩(liang) 個(ge) 孩子都在老家,和爺爺奶奶在一起。他說:“很多個(ge) 詞都可以用在我們(men) 身上,像農(nong) 民工、外來務工人員,而我的小孩就是現在所說的‘留守兒(er) 童’。”

老楊有一兒(er) 一女,大的念高中,小的還在上幼兒(er) 園。他和老婆都來了東(dong) 莞,老婆在附近的玖龍紙業(ye) [-0.15%]工作,租住附近的一室一廳。

老楊兩(liang) 口子每年春節雷打不動要回家,平常一有長假也會(hui) 回家。即便這樣,孩子們(men) 還是跟他們(men) 不太親(qin) 近,“相處時間還是太少啦!”而老一輩教育孩子的觀念跟老楊他們(men) 差很遠。老楊說,孩子的奶奶溺愛孩子,很多新東(dong) 西不讓孩子去嚐試。“小孩的性格膽小怕事,跟我們(men) 期待的不太一樣。”

5月份公司這最後一個(ge) 項目完工以後,公司領導還想把老楊留下來。老楊正在跟公司談判,談得攏的話老楊將繼續留下來,談不攏他就打算去其他的公司找活。但不管怎麽(me) 樣,今年下半年穩定下來以後,老楊打算把孩子接過來一起生活。

“我不會(hui) 考慮回老家,老家很少有這個(ge) 行業(ye) 。”老楊說。在這裏,他們(men) 夫妻倆(lia) 一年能存個(ge) 五六萬(wan) 塊錢,“比不上那些做生意的,但比回家種田還是好一點。”

老楊手下管著三十多個(ge) 年輕人。他說,[注冊(ce) 開曼公司]現在的年輕人來做學徒,是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鍾,一門心思隻想著要賺錢。而不像老楊他們(men) 當年,是奔著學一門技術去的。

“現在的年輕人吃不了什麽(me) 苦。稍微有一點累就偷偷休息去了,我們(men) 當年都是利用空閑時間,抓緊去機器上練一下切割、燒焊這些基本功。”老楊說,現在給這些年輕人時間去學他們(men) 都不肯學。

那麽(me) 多時間都幹嗎去了?老楊有些不解地說,他們(men) 玩網遊可以玩通宵,就算第二天要上班都不管,先玩了再說。去他們(men) 租的房子裏一看,每個(ge) 人都抱著電腦在玩,不是上網聊天就是在玩遊戲。當年老楊隻用了一年時間就出師了,而現在,在公司裏幹得最久的學徒,三年了還沒出師。

老楊有些恨鐵不成鋼。盡管他也是千千萬(wan) 萬(wan) 進城務工大軍(jun) 中的一員,但他不希望,自己孩子的未來也像這些通宵打著網遊的打工仔一樣。

現成公司熱 | 信托基金 | 財務管理 | 政策法規 | 工商注冊 | 企業管理 | 外貿知識 | SiteMap | 說明會new | 香港指南 | 網站地圖 | 免責聲明
必威官方平台
客戶谘詢熱線:400-880-8098
24小時服務熱線:137 2896 5777
微信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