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述金達鈦業(ye) 供貨商稱,現在市場上的企業(ye) 都賠錢,沒有一家是掙錢的。“國內(nei) 海綿鈦現在已經不是一般的供大於(yu) 求,總產(chan) 能達到了15萬(wan) 噸,[美國注冊(ce) 公司] 實際需求沒有超過6萬(wan) 噸,未來肯定有一批企業(ye) 死掉。”他說。
百川資訊鈦業(ye) 分析師張玉靜表示,目前海綿鈦市場的供需肯定是供大於(yu) 求,“國內(nei) 海綿鈦也就靠提高自身產(chan) 品質量,提高市場競爭(zheng) 力,一些沒有競爭(zheng) 力的應該麵臨(lin) 重組”。
工信部已經著手研究製定海綿鈦準入規範條件,旨在限製該行業(ye) 新項目的上馬。
在供給遠大於(yu) 需求之際,國內(nei) 海綿鈦廠商仍在產(chan) 能擴張的道路上狂奔。
記者日前從(cong) 朝陽金達鈦業(ye) 有限責任公司(下稱“金達鈦業(ye) ”)獲悉,該公司投資3.7億(yi) 元、年產(chan) 1萬(wan) 噸海綿鈦項目,已經完成立項、規劃設計和征地等前期工作。如果項目投產(chan) 順利,這家遼寧企業(ye) 的海綿鈦產(chan) 能將在三年內(nei) 增加到2萬(wan) 噸。
類似金達鈦業(ye) ,在四川涼山、甘肅金昌等地,上馬海綿鈦項目的企業(ye) 並不鮮見。
“國內(nei) 海綿鈦總產(chan) 能達到了15萬(wan) 噸, 實際需求不超過6萬(wan) 噸,未來肯定有一批企業(ye) 死掉。”4月7日,一位鈦企高層向《第一財經日報》記者稱。
[注冊(ce) 英國公司]多地逆市擴產(chan)
“這個(ge) 項目所有前期的手續,像立項、規劃全都做完了,土地證也辦下來了。”4月7日,金達鈦業(ye) 經營部相關(guan) 負責人向《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
金達鈦業(ye) 是由朝陽金達集團實業(ye) 有限公司出資,於(yu) 2006年8月成立的一家生產(chan) 海綿鈦的民營企業(ye) ,現有年產(chan) 能 1萬(wan) 噸。前述項目正是在現有生產(chan) 能力的基礎上,異地新建年產(chan) 1萬(wan) 噸全流程高品質海綿鈦項目,建設期限自2012年8月至2015年8月。
“這個(ge) 項目直接做的是一個(ge) 全流程,包括氯化和電解。征地的時候,這些預留空間都留出來。”上述經營部人士稱。
4月7日,一位金達鈦業(ye) 的原料供應商向本報記者介紹稱,金達鈦業(ye) 原來隻生產(chan) 海綿鈦,所需原料四氯化鈦主要靠外購,“現在海綿鈦的成本比較高,他們(men) 想做全流程”。
成本優(you) 勢是金達鈦業(ye) 考慮全流程的原因,“比如(之前)成本是6萬(wan) 塊錢,如果全流程化的,成本是5萬(wan) ”。
同樣在今年,更多的海綿鈦項目正在各地醞釀上馬[英國注冊(ce) 公司]。在四川涼州,擬投資8億(yi) 元的海綿鈦生產(chan) 線的可行性已完成分析,根據前景預估,其年正常銷售收入20億(yi) 元,投資回收期5年。而甘肅金昌市已經把如何提升1.5萬(wan) 噸的海綿鈦冶煉後續產(chan) 能,作為(wei) 有色金屬深加工產(chan) 業(ye) 重點項目之一,予以推進。
六成產(chan) 能過剩
值得關(guan) 注的是,海綿鈦項目頻頻上馬的同時,國內(nei) 相關(guan) 企業(ye) 已經大麵積虧(kui) 損。
對於(yu) 未來的市場風險,金達鈦業(ye) 相關(guan) 負責人當日表示,因為(wei) 自己跟公司的步調不太一致,“不太好發表言論”。
市場實際情形可能要比預估嚴(yan) 峻得多。
根據中國有色金屬[0.00%]工業(ye) 協會(hui) 鈦鋯鉿分會(hui) 數據,分會(hui) 根據16家企業(ye) 的統計,2012年中國海綿鈦的產(chan) 能達到148500噸,比2011年增長了15.6%。據22家企業(ye) 的統計,2012年中國鈦錠的產(chan) 能達到105800噸,比2011年增長了10%。[英國公司注冊(ce) ]
但是,在海綿鈦產(chan) 能不斷增加的同時,需求並未大幅增加,供需不平衡導致海綿鈦價(jia) 格持續下滑。目前,海綿鈦的市場價(jia) 格為(wei) 每公斤62塊錢,且仍有進一步下滑的趨勢,而在七八年前,海綿鈦市場價(jia) 在200多塊錢,最高的時候甚至接近300塊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