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業新聞
企業重組上市IPO

汽車召回罰款力度將升級

在以管理規定形式實施6年後,中國汽車產(chan) 品召回管理即將以條例形式執行,晉升行政法規層次。7月2日,質檢總局對外公示《汽車產(chan) 品召回監督管理條例(征求意見稿)》,其罰款力度,召回範圍,召回期限以及懲罰形式都有升級。

懲罰力度大幅提升

據了解,與(yu) 2004年發布的《缺陷汽車產(chan) 品召回管理規定》相比,《條例》最大改進在於(yu) 懲罰力度加強。《規定》對於(yu) 車企隱瞞召回最多處以3萬(wan) 元罰款,《條例》則規定:“隱瞞缺陷責任可能會(hui) 被處以違法生產(chan) 、銷售、進口產(chan) 品貨值金額2%以上百分之50%以下的罰款;生產(chan) 者不配合缺陷調查的,可能處以50萬(wan) 元以上100萬(wan) 元以下罰款,構成犯罪將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主管部門權限擴展

此外,《條例》進一步強化了主管部門的權限,規定主管部門可對“生產(chan) 者、進口商或者代理商、銷售者、修理者、租賃者等相關(guan) 經營者的生產(chan) 經營場所進行現場調查”,必要時還可“查封、扣押可能存在缺陷的汽車產(chan) 品”。

此外,主管部門還可同公安、交通等部門建立道路交通事故、維修、銷售、人身傷(shang) 害等信息共享機製。

對於(yu) 此前國外廠商在國內(nei) 召回時效明顯晚於(yu) 國外的問題,《條例》也予以改進,限定生產(chan) 者不僅(jin) 是在國內(nei) 注冊(ce) ,生產(chan) 並以其名義(yi) 頒發產(chan) 品合格證的本土企業(ye) ,還包括在國內(nei) 生產(chan) 銷售的外國車企,以及進口商,代理商等。此外,《條例》規定進口商或者境內(nei) 代理商應當將境外生產(chan) 者召回信息同步向主管部門通報。

對於(yu) 條例的改進,汽車營銷傳(chuan) 播專(zhuan) 家張誌勇認為(wei) ,建立信息共享機製是很重要的改進,比如對於(yu) 交通事故究竟是由駕駛不當還是質量缺陷導致,交通部門和質檢總局之間的信息共享十分關(guan) 鍵。

現成公司熱 | 信托基金 | 財務管理 | 政策法規 | 工商注冊 | 企業管理 | 外貿知識 | SiteMap | 說明會new | 香港指南 | 網站地圖 | 免責聲明
必威官方平台
客戶谘詢熱線:400-880-8098
24小時服務熱線:137 2896 5777
微信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