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上半年中國食品總經理欒秀菊曾如是提及中國食品的目標:寧高寧對中國食品上市公司提出過“雙十”期望,希望在2013年利潤總額超十億(yi) ,[英國注冊(ce) 公司]股價(jia) 超十元,“我們(men) 爭(zheng) 取讓‘雙十’目標提前實現”。不過,這樣的期望已經成為(wei) 泡影。截至昨日收盤,中國食品的股價(jia) 僅(jin) 為(wei) 5.130港幣。
為(wei) 了實現這一目標,中國食品2011年底取消了酒類事業(ye) 部、廚房食品事業(ye) 部和休閑食品事業(ye) 部,中糧酒業(ye) 原總經理吳飛成為(wei) 中國食品總經理助理兼戰略業(ye) 務發展部總經理。
業(ye) 內(nei) 人士指出,中國食品業(ye) 績大變臉與(yu) 旗下長城葡萄酒的業(ye) 績表現有諸多關(guan) 聯。
與(yu) 長城葡萄酒有銷售代理合作的營銷專(zhuan) 家杜誌國對本報記者表示,近年長城葡萄酒有相當部分老業(ye) 務員流失。一位經銷商則表示,在長城葡萄酒這塊區域市場銷售有“外行管內(nei) 行”的情況存在,內(nei) 部對接安排等方麵都存在一定的問題。
廣東(dong) 一位葡萄酒經銷商對本報表示,長城葡萄酒去年在廣東(dong) 整體(ti) 反映非常差,他估計長城葡萄酒去年在廣東(dong) 市場銷售額有30%以上的下滑,深圳大水、龍程等此前的三大主要客戶的合作都存在諸如往年銷售費用兌(dui) 現、[注冊(ce) BVI公司]合同簽訂等方麵的問題,吳飛去年年底重新執掌華南市場後,亦未見到大的起色,“以前是拿著好品牌都搶著做,現在不一樣,現在是求人做,人家不幹。”
數據顯示,中國食品2011年實現收入280.10億(yi) 港幣,淨利潤為(wei) 6.45億(yi) 港幣,淨利潤率僅(jin) 有2.30%,從(cong) 2011年的情況看,長城葡萄酒等酒類業(ye) 務以13%的收入貢獻了中國食品淨利潤的57%。
業(ye) 內(nei) 人士指出,在國產(chan) 葡萄酒遭遇進口葡萄酒長期衝(chong) 擊的大背景下,進入高毛利率的白酒業(ye) 務有助於(yu) 提高中國食品淨利率,在高毛利率的長城葡萄酒業(ye) 績出現下滑的同時,中糧集團遭遇屢屢傳(chuan) 出並購西鳳酒、洋河等企業(ye) 的消息,卻在白酒業(ye) 務上沒有實質性斬獲的尷尬局麵。
一位從(cong) 事白酒業(ye) 並購業(ye) 務的人士表示,出現這一局麵的主要原因是中糧集團內(nei) 部對是否要大舉(ju) 進軍(jun) 白酒業(ye) 意見沒有統一,中糧集團在白酒業(ye) 方麵沒有投資策略,還沒有建立起白酒業(ye) 的框架,不是像聯想控股進入白酒業(ye) 很清晰地知道自己在行業(ye) 中的目標。
剛經曆了管理架構大變的中國食品[5.13 -3.57%](00506.HK),業(ye) 績突然出現大幅下滑,折射出中糧集團在高毛利的白酒業(ye) 務領域“開花無果”的尷尬。
中糧集團旗下的中國食品近日在港交所發布盈利預警稱,其2012年淨利潤比2011年將有較大幅度的下滑。
中國食品公告稱,這主要是由於(yu) 公司全年廚房食品業(ye) 務出現超過1億(yi) 港元的虧(kui) 損,且長城葡萄酒等酒品類業(ye) 務盈利有所下滑,而飲料業(ye) 務經營業(ye) 績有所增長,休閑業(ye) 務未能實現扭虧(kui) ,虧(kui) 損幅度有所縮小。
“[注冊(ce) 開曼公司]中國食品2012年淨利潤可能隻有四個(ge) 億(yi) 左右,這樣的業(ye) 績出乎整個(ge) 行業(ye) 的預料。”華泰證券[10.49 0.58% 資金 研報]分析人士估計,中國食品的長城葡萄酒業(ye) 務2012年下半年介於(yu) 盈利和虧(kui) 損之間,這可能因為(wei) 上半年長城葡萄酒壓貨比較多,下半年出貨量少,且部分銷售費用被攤到下半年。
中國食品方麵曾對記者稱,中糧集團董事長寧高寧曾期望:中國食品活則中糧全盤皆活,除此之外,中國食品被視為(wei) 中糧集團終端品牌消費食品業(ye) 務唯一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