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工信部將“加碼”水泥、鋼鐵等19個(ge) 行業(ye) 落後產(chan) 能的淘汰力度。這19大行業(ye) 分別是煉鐵、煉鋼、焦炭、鐵合金、電石、電解鋁、銅(含再生銅)冶煉、鉛(含再生鉛)冶煉、鋅(含再生鋅)冶煉、水泥(含熟料及磨機)、平板玻璃、[注冊(ce) 塞舌爾公司]造紙、酒精、味精、檸檬酸、製革、印染、化纖、鉛蓄電池。
隨著環境問題成為(wei) 各界關(guan) 注的焦點,工信部也明確了治理措施,淘汰落後產(chan) 能就是其中之一。記者昨日獲悉,2013年工信部將“加碼”水泥、鋼鐵等19個(ge) 行業(ye) 落後產(chan) 能的淘汰力度。業(ye) 內(nei) 人士認為(wei) ,相關(guan) 行業(ye) 的集中度將明顯提高。
工信部人士指出,造成去年大範圍霧霾天氣的原因是多方麵的,除了不利汙染擴散的氣候等客觀條件因素之外,還有本地燃煤、機動車、工業(ye) 、揚塵等汙染源、汙染物排放量大的因素,也包括周邊區域汙染和本地汙染疊加的因素。
為(wei) 此,工信部將在2013年采取針對性的治理措施,其中之一就是在19個(ge) 重點行業(ye) 淘汰落後產(chan) 能。
這19大行業(ye) 分別是煉鐵、煉鋼、焦炭、鐵合金、電石、電解鋁、銅(含再生銅)冶煉、鉛(含再生鉛)冶煉、鋅(含再生鋅)冶煉、水泥(含熟料及磨機)、平板玻璃、造紙、酒精、味精、檸檬酸、製革、印染、[注冊(ce) 薩摩亞(ya) 公司]化纖、鉛蓄電池。
目前,工信部已經要求各地研究提出以上19個(ge) 工業(ye) 行業(ye) 淘汰落後產(chan) 能目標計劃,以及計劃淘汰的企業(ye) 名單和落後主體(ti) 設備(生產(chan) 線)及產(chan) 能。
工信部加碼淘汰落後產(chan) 能 更多公司恐入黑名單
工信部將繼續加大淘汰落後產(chan) 能的力度,2013年全年目標將不會(hui) 低於(yu) 2012年全年水平,涉及水泥、造紙、印染、焦炭、煉鋼、製革等19個(ge) 重點工業(ye) 行業(ye) 。業(ye) 內(nei) 預測,根據2010年到2012年三年期間工信部淘汰落後產(chan) 能的企業(ye) 名單,2013年可能將有更多上市公司進入到淘汰落後產(chan) 能企業(ye) 的“黑名單”中,而水泥、造紙、鉛蓄電池等行業(ye) 可能再次成為(wei) “重災區”。
2012年12月14日和2013年1月4日,工信部產(chan) 業(ye) 政策司分南北省份,先後兩(liang) 次召開淘汰落後產(chan) 能工作會(hui) 議,除了考核2012年淘汰落後產(chan) 能目標外,還初步研究了2013年淘汰落後產(chan) 能的目標計劃。據參會(hui) 專(zhuan) 家介紹,2013年工信部將會(hui) 繼續加大淘汰落後產(chan) 業(ye) 的力度,初步計劃2013年全年目標將不會(hui) 低於(yu) 2012年全年水平。日前,北京、河南、山東(dong) 等省市陸續召開淘汰落後產(chan) 能工作會(hui) 議,已展開2013年淘汰落後產(chan) 能計劃製定工作。
根據工信部工作流程,各地已於(yu) 近期展開2013年淘汰落後產(chan) 能計劃製定和申報工作,工信部匯總審批後,將於(yu) 2013年年中公布具體(ti) 的淘汰落後產(chan) 能企業(ye) 名單和任務指標。根據工信部2012年12月6日發布的工信廳聯產(chan) 業(ye) 函[2012]907號,2013年淘汰落後產(chan) 能重點行業(ye) 為(wei) :煉鐵、煉鋼、焦炭、鐵合金、電石、電解鋁、銅(含再生銅)冶煉、鉛(含再生鉛)冶煉、鋅(含再生鋅)冶煉、水泥(含熟料及磨機)、平板玻璃、造紙、酒精、味精、檸檬酸、製革、印染、化纖、鉛蓄電池19個(ge) 工業(ye) 行業(ye) 。
目前,業(ye) 內(nei) 普遍認為(wei) 2013年工信部將繼續保持淘汰落後產(chan) 能的高壓態勢,具體(ti) 的淘汰任務將進一步提高。國金證券[17.15 0.06% 資金 研報]等券商研報指出,國家連續多年實施淘汰落後產(chan) 能政策,但根據2012年淘汰任務,仍有成百上千家水泥、鋼鐵、鉛蓄電池等行業(ye) 企業(ye) 出現在淘汰名單中,這說明淘汰落後產(chan) 能工作並不樂(le) 觀,仍有大批產(chan) 能需要淘汰。因此,2013年工信部將加碼淘汰落後產(chan) 能,而在2012年底舉(ju) 行的全國工業(ye) 和信息化工作會(hui) 議上,工信部也已明確淘汰落後產(chan) 能將是2013年的重點工作之一。
根據2012年年中工信部先後兩(liang) 次公布的工業(ye) 行業(ye) 淘汰落後產(chan) 能企業(ye) 名單,共有19個(ge) 工業(ye) 行業(ye) 的2761家企業(ye) 上榜,其中涉及20家上市公司,包括中國鋁業(ye) [4.99 0.00% 資金 研報]、廣鋼股份、梅花味精、太陽紙業(ye) [5.90 1.37% 資金 研報]、天山紡織[10.31 0.29% 資金 研報]、風帆股份[7.78 -0.64% 資金 研報]、駱駝股份[11.22 -1.84% 資金 研報]等上市公司。其中,風帆股份、駱駝股份等上市公司的淘汰規模較大,遠遠高於(yu) 其他上榜企業(ye) 的淘汰規模。
上述知情人士介紹,隨著工信部力度的不斷加大,2013年可能將會(hui) 有更多的上市公司進入淘汰落後產(chan) 能的“黑名單”中,根據2011年和2012年兩(liang) 年情況來看,水泥、造紙、鉛蓄電池等行業(ye) 每年都有大批企業(ye) 上榜,而且不乏上市公司身影,因此預測今年這些行業(ye) 同樣會(hui) 成為(wei) 淘汰落後產(chan) 能的“重災區”。不過,也有部分市場人士認為(wei) ,工信部繼續加碼淘汰落後產(chan) 能,將會(hui) 利好部分上市公司。(中國新聞網)
警惕過剩產(chan) 能“堰塞湖”
在長達18個(ge) 月的蕭條期之後,中國經濟終於(yu) 在2012年第四季度迎來庫存周期的轉折點。在漫長的蕭條期中,企業(ye) 一直努力削減之前累積的庫存,產(chan) 成品同比增速降至比經濟增速更低的水平。在各行業(ye) 存在大麵積過剩產(chan) 能的情況下,庫存削減是痛苦的。雪上加霜的是,外需同樣出現了萎縮,2012年出口同比增速僅(jin) 有不足8%。中國加入WTO之後,常年習(xi) 慣20%以上的出口增長,一旦出口增速低於(yu) GDP名義(yi) 增速,沿海一帶的出口加工業(ye) 頓感生意冷清。
從(cong) 近年情況看,出口形勢將繼續萎靡。歐洲經濟仍舊在泥潭中掙紮,短期內(nei) 看不到強勁增長的希望;日本在新首相帶領之下正在試驗狂亂(luan) 藥方,不弄出大窟窿已算萬(wan) 幸,其主導的日元貶值對中國也殊非佳音。經濟學家目前普遍希望2013年美國經濟增長2%,然而在最新數據出台之後,這一希望或將落空。2012年第四季度美國經濟環比出現了意料之外的收縮,凸顯其經濟動力開始衰減。按照筆者的反饋演化模型預測,2013年美國經濟隻能取得微弱增長,增速很可能低於(yu) 1%。
這樣的外部環境中,中國出口增速很可能比去年更低。近期,幾個(ge) 主要出口大省紛紛調低了其2013年出口增長目標,也印證了出口企業(ye) 的困難處境。
在出口增速低於(yu) 經濟增速的同時,進口卻可能伴隨經濟增長而增長,中國貿易順差有望在2013年繼續收窄。同時,在全球經濟減速、尤其是美國經濟減速的大背景下,全球資本配置將會(hui) 更加偏向於(yu) 安全資產(chan) ,而非風險資產(chan) ,這將確認美元的升值步伐。這兩(liang) 股勢力有可能終結人民幣在過去數年間的持續升值,在2013年出現小幅貶值。
支撐中國經濟增長的力量更多地來自國內(nei) 。在曆經多年調控之後,新政府力推的城鎮化政策有可能幫助房地產(chan) 投資出現恢複性增長,全年增速有望達到18%-20%左右。這雖然與(yu) 2012年的全年水平相當,但好於(yu) 2012年穀底時15%左右的增速。
更加重要的自然是在企業(ye) 層麵出現的加庫存趨勢。從(cong) 1995年至2012年,中國經濟經曆了5輪完整的庫存周期。從(cong) 去年四季度開始,一輪新的庫存周期誕生。這輪周期的特點是複蘇期很短,也就是說,需求複蘇與(yu) 庫存增加幾乎同時發生,經濟迅速從(cong) 主動去庫存狀態切換到主動加庫存狀態。這一切換似乎突然,但實際上在貨幣供應量增速、貨幣活化、外源融資、財政支出增速、重工業(ye) 與(yu) 輕工業(ye) 增速之差等先行指標早已指示了經濟見底信號。加庫存與(yu) 需求的自我強化反饋將支持工業(ye) 生產(chan) 持續複蘇,一些上遊行業(ye) 的過剩產(chan) 能將不斷投入使用,企業(ye) 界的利潤狀況也會(hui) 有所改善。
這個(ge) 階段消費需求不是主要動力,其增速也將保持平穩。這有助於(yu) 通貨膨脹繼續停留在低位。曆次庫存周期的前半期,生產(chan) 率上升速度快於(yu) 經濟增速,通貨膨脹並非主要問題,這次也不會(hui) 例外。按照筆者模型預測,2013年全年CPI增速約在3%附近。[薩摩亞(ya) 公司注冊(ce) ]
這樣的宏觀環境沒有給中央政府的財政、貨幣政策提出挑戰。一切平穩之下,利率水平不會(hui) 大幅變動,財政收支也將運行在既定軌道上,全年GDP增速很可能可以安全地達到政府提出的7.5%目標,沒有太大變數。
然而,那朵在山脊另一側(ce) 的烏(wu) 雲(yun) ,是中國居高不下的過剩產(chan) 能。按照筆者的研究,中國經濟的過剩產(chan) 能已經突破30%大關(guan) ,並在各地方投資競賽的熱情中繼續高揚,為(wei) 其保駕護航的是持續放量的全社會(hui) 融資總量。由於(yu) 存在著結構型問題,中國廉價(jia) 供應的資金大部分被配置給低效率的國營經濟體(ti) 以及存在嚴(yan) 重產(chan) 能問題的製造業(ye) ,基礎建設在地理分配上的不合理(西部過高)也導致投入基建的資金有相當比例不具備合理的社會(hui) 投資回報率。目前,在建項目的計劃總投資高達67萬(wan) 億(yi) 元,比GDP規模高出30%有餘(yu) 。這些項目一旦建成投產(chan) ,中國的過剩產(chan) 能將再上台階。換言之,中國仍在以擴張債(zhai) 務杠杆的手段建設難以被市場容量消化的過剩產(chan) 能。而全球經驗表明,過剩產(chan) 能超過30%幾乎總是導致債(zhai) 務-金融危機。
到2015年,庫存周期逆轉下行,主動去庫存壓力與(yu) 去產(chan) 能壓力將會(hui) 疊加,過剩產(chan) 能危機將會(hui) 全麵爆發。屆時,過剩產(chan) 能等於(yu) 債(zhai) 務壞賬的冰冷事實將可能導致無情的市場出清,企業(ye) 倒閉、銀行呆滯賬大升、爛尾項目出現、資本回報率暴跌將形成自我增強、自我毀滅的正反饋循環。中國經濟最大的風險,是防範被表麵的平靜所麻痹,不去進行那些必要的改革——這些改革見效緩慢,需要付出短期代價(jia) 卻對於(yu) 中國經濟的長治久安至關(guan) 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