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糖在經曆節後補漲後,並未跟隨原糖一同下跌,而是維持在5350元-5450元區間震蕩。全球增產(chan) 效應在原糖上體(ti) 現得更加明顯,[注冊(ce) 新西蘭(lan) 公司]原糖主力在20美分附近徘徊,而鄭糖居高不下,多空雙方也展開激烈的博弈。
多方的立足點來自於(yu) 以下方麵。新年度甘蔗收購首付價(jia) 自然是關(guan) 注的焦點,前期有關(guan) 該價(jia) 格下調的討論頗多,但兼顧各方利益,最終下調幅度可能有限,預計在450元/噸-500元/噸。這從(cong) 產(chan) 品的生產(chan) 成本角度給糖價(jia) 予以支撐。同時如果國家在新年度加大力度嚴(yan) 控進口量並加大收儲(chu) 力度,雙管齊下,糖價(jia) 可能也水漲船高。
空方認為(wei) ,政策預期助鄭糖節後反彈沒能繼續上衝(chong) 5500元壓力位,政策預期支撐良久,利多出盡後可能延續下跌走勢。首先,商品生產(chan) 成本並不對其終端銷售價(jia) 格構成絕對支撐,商品生產(chan) 出來,價(jia) 格應由供需來決(jue) 定。而全球和國內(nei) 顯然是供過於(yu) 求的局麵,價(jia) 格易跌難漲。其次,即便國家加大調控力度,限製進口增加收儲(chu) ,但在內(nei) 外盤價(jia) 差巨大,進口利潤豐(feng) 厚,勢必再度引發類似2011年的走私狂潮。因此國內(nei) 難免出現供過於(yu) 求,政策調控力度的效果可能大打折扣。
從(cong) 較長的周期看,食糖市場基本麵十分明朗。據測算,2012/2013年度全球增產(chan) 幅度在5%左右,而國內(nei) 增幅更大,約15%,產(chan) 量達到1350萬(wan) 噸-1400萬(wan) 噸,為(wei) 曆史上第二高產(chan) 量。與(yu) 逐年走高的產(chan) 量相比較,消費量的增長可能稍顯落後。預計全球的食糖消費僅(jin) 和上年度持平,而國內(nei) 可能持平略減,不足1300萬(wan) 噸。[注冊(ce) 塞舌爾公司]供過於(yu) 求的格局可能將延續到2013/2014年度,糖價(jia) 在未來更長時期的走勢不容樂(le) 觀。筆者預計糖價(jia) 第一步可能測試4700元/噸一線。
從(cong) 中期來看,2012/2013年度顯然也處在增產(chan) 周期,供過於(yu) 求的大環境中。而具體(ti) 到中國,北方甜菜糖業(ye) 已上市,報價(jia) 僅(jin) 為(wei) 5500元/噸,較上年同期的6500元/噸,下降1000元/噸。10月底南方陸續開榨,預計甘蔗壓榨順利。每年12月至次年2月是南方甘蔗糖產(chan) 量突飛猛進的時候,大量甘蔗糖上市對於(yu) 糖價(jia) 是致命的打擊。
短期來看,糖價(jia) 在5500元一線壓力有效,不過市場對政策仍有期許,尤其國家收儲(chu) 可能提振糖價(jia) ,短期內(nei) 在5350元-5500元區間震蕩仍為(wei) 大概率事件。11月1-2日糖協將召開一年一度的糖會(hui) ,可能為(wei) 糖價(jia) 後市指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