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國外金融網站已經迫不及待給2012年度金融業(ye) 一總結性關(guan) 鍵詞:裁員。新一輪的裁員潮已經已經在海外投行業(ye) 泛濫,不少公司選擇“壯士斷臂”來維持盈利。而在國內(nei) ,IBD部門也受到了波及。一位業(ye) 內(nei) 人士表示,由於(yu) 市場不景氣,外資投行承銷收入減少,降薪裁員必不可少,但由於(yu) 國內(nei) 外資投行的業(ye) 務單一,對於(yu) 投行人才的需求較大,所以裁員情況並沒有海外市場那麽(me) 嚴(yan) 重。
裁員潮襲擊海外投行 [注冊(ce) 馬紹爾公司]
由於(yu) 交易業(ye) 務下滑、大交易減少和競爭(zheng) 加劇,原本人員流動大的金融業(ye) 裁員首當其衝(chong) 。從(cong) 第二季度財報中看,國際投行近期集中裁員。據外媒統計,截至今年6月30日,美國六大投行在過去一年中削減了1.8萬(wan) 個(ge) 工作崗位,占到六大投行全部雇員的1.6%。雖然夏季是傳(chuan) 統裁員淡季,但在今年,投行已開始掀起新一輪裁員風波。
美國人力資源顧問公司“挑戰者”公布,美國企業(ye) 7月計劃裁員人數3.6855萬(wan) 人,按月及按年分別減1.9%及44%,創去年4月以來新低。金融業(ye) 7月裁減職位達6156個(ge) ,創半年新高。今年以來,累積裁員逾2.6萬(wan) 人,其中大摩和花旗裁員人數已逾5500人。
歐洲投行也未“幸免於(yu) 難”,德意誌銀行7月31日宣布,作為(wei) 一項30億(yi) 歐元的成本削減計劃的一部分,將在全球範圍裁員大約1900人,其中大部分在德國以外。德銀表示,此次裁員將為(wei) 其30億(yi) 歐元(約合38億(yi) 美元)的成本削減目標貢獻大約3.50億(yi) 歐元。同日德銀發布的最新財報顯示,第二季度淨盈利下降46%,主要是由於(yu) 歐債(zhai) 危機對投行業(ye) 務以及證券交易營收的損害。而瑞士信貸已經明確宣布8月份將在紐約地區裁員138名,並宣布上半年削減支出20億(yi) 瑞士法郎,還將在2013年年底前繼續削減10億(yi) 瑞郎。
日前,高盛集團對外宣布,該集團上半年營收下降至自2005年以來的同期最低水平。為(wei) 了在今年額外削減5億(yi) 美元支出,該集團將裁減一部分員工,同時還將削減員工薪酬。事實上,在今年早些時候,高盛已經裁減了1000名員工。高盛今年二季度的投行淨收入為(wei) 12億(yi) 美元,同比下降17%。其中,金融谘詢服務費用為(wei) 4.69億(yi) 美元,同比下滑26%,這主要是由於(yu) 全球範圍內(nei) 的M&A市場的萎靡所致。承銷業(ye) 務收入為(wei) 7.34億(yi) 美元,同比下滑9%。
7月13日,摩根大通公布二季度財報,總收入為(wei) 228.9億(yi) 美元,環比下降16%,同比下滑8.5%。除了首席投資辦公室造成的巨虧(kui) 之外,投行業(ye) 務對收入和利潤的貢獻率繼續排在零售銀行後麵。投行業(ye) 務傭(yong) 金收入12億(yi) 美元,同比下降35%;實現固定收入37億(yi) 美元、權益市場12億(yi) 美元,分別同比下降17%和9%。另有媒體(ti) 報道,為(wei) 提振零售經紀業(ye) 務,摩根士丹利正在考慮關(guan) 閉經紀業(ye) 務辦公室、裁減支持性員工並要求部門管理者提高營收。
在花旗銀行的二季度財報,拉後腿的同樣是投行部門,投行傭(yong) 金收入環比下滑1%至8.5億(yi) 美元,固定收入季度環比下滑40%至28億(yi) 美元,權益市場收入環比下滑39%至5.5億(yi) 美元,有分析師用“幾乎冰凍”來形容花旗二季度表現。 [注冊(ce) 新加坡公司]
裁員潮也席卷到亞(ya) 洲,日本最大券商野村控股正敲定主要針對股票和投資銀行業(ye) 務裁減數百名員工的計劃。這是野村旨在實現海外業(ye) 務扭虧(kui) 為(wei) 盈的整頓計劃的一部分。
在海外投行裁員的趨勢下,不少國內(nei) 金融獵頭也開始了行動,某獵頭公司的工作人員表示:“國際投行裁員了,想回大陸發展的朋友可以考慮,一些機會(hui) 虛位以待。”
國內(nei) 外資投行小幅裁員
相比目前國外投行的大量裁員降薪,國內(nei) 外資投行的情況相對來說比較穩定。一位業(ye) 內(nei) 人士告訴記者:“由於(yu) 國內(nei) 的外資投行業(ye) 務很單一,所以對投行人才得需求也比較大,相對來說,在裁員方麵情況好於(yu) 國外。不過市場確實不景氣,投行部門養(yang) 不活那麽(me) 多人了,裁員降薪是不可避免的。”另外,記者也了解到,有的國內(nei) 外資投行不僅(jin) 沒有裁員,反而在招兵買(mai) 馬。
一位曾經在中金公司工作的投行人士告訴記者,“其實證券公司,尤其是中金這樣的公司,裁員的方式也比較‘委婉’,一般就是找去談話,或者是在年終的時候發個(ge) 隻有幾千元錢的年終獎,側(ce) 麵意思就是對你的工作不滿意,那麽(me) 員工自己也就知道該怎麽(me) 辦了(提交辭呈)。不過今年實在是不景氣,項目也不好發,我之前所在項目的不少同事也都離職了。”據同花順[0.00 0.00% 股吧 研報]iFinD統計,今年以來隻有3家外資投行持有IPO項目。其中,中金有2家,中德有2家、瑞銀方正有1家,分別獲得承銷保薦費用10363萬(wan) 元、8556.42萬(wan) 元(暫無瑞銀方正的數據)。而去年同期有4家公司持有IPO項目。
這位投行人士告訴記者:“外資投行尤其是中金公司這樣隻接大項目的公司,相對國內(nei) 本土券商來說,競爭(zheng) 力要小一些。現在的大項目不多,而且大項目會(hui) 耗費更多的人力,一個(ge) 項目可能需要好幾個(ge) 人。而國內(nei) 一些本土券商的投行們(men) 甚至一個(ge) 人手上握著多個(ge) 項目。中金的一個(ge) 大項目,最多的一次,有10多個(ge) 人在跟。”該人士所說的一位保代可以負責多個(ge) 項目得益與(yu) 今年3月16日,證監會(hui) 發布的《關(guan) 於(yu) 進一步加強保薦業(ye) 務監管有關(guan) 問題的意見》,其中明確提出允許保薦人同時在主板(含中小企業(ye) 板)和創業(ye) 板各有兩(liang) 家在審企業(ye) ,即雙人雙簽製度。截至目前,已有近百名保代在創業(ye) 板、主板實現了單板雙簽、雙板三簽和雙板雙簽。而在外資投行中,小規模的裁員正在進行。一位投行人士感慨到:“今天我北京大摩IBD一朋友告訴我,他旁邊一個(ge) 分析員突然就被裁了,沒有任何征兆。中金最近也一直在裁員,不景氣啊!”從(cong) 上市券商中期業(ye) 績中也可以看出今年投行業(ye) 務的不景氣,投行業(ye) 業(ye) 務的下滑是券商們(men) 中期業(ye) 績下降的一個(ge) 重要原因。據統計,上半年IPO平均發行費率6.4%,同比增加1.3個(ge) 百分點。上市券商合計實現承銷收入37.63 億(yi) 元,同比下降26.47%,僅(jin) 東(dong) 北、廣發、方正、中信、國金、宏源6 家券商投行業(ye) 務實現了正增長。
在合資券商中,作為(wei) 國內(nei) 合資券商中資曆最老的中金公司,在今年年初,宣布投行部門裁員30人。據悉,這是成立16年來的首次裁員。在大項目製優(you) 勢漸失的背景下,再加上快速擴張帶來成本大幅增加,管理困難等等問題,如今的中金公司也開始慢慢落寞。
中金公司近幾年的承銷費用也呈現逐年下滑的趨勢。中金去年全年有2單項目,分別是鳳凰傳(chuan) 媒[8.69 -0.34% 股吧 研報]和新華保險[26.20 -0.53% 股吧 研報]。其中,新華保險是與(yu) 瑞銀證券聯席保薦的。中金公司獲得承銷與(yu) 保薦費用16803.8萬(wan) 元。2010年有4個(ge) 項目,獲得承銷與(yu) 保薦費用53133.5萬(wan) 元。2009年3個(ge) 項目,獲得承銷與(yu) 保薦費用109718萬(wan) 元。承銷費用逐年下滑,在每年年末的承銷收入排行榜上,[注冊(ce) 新西蘭(lan) 公司]中金逐漸下滑的名次,也提示著這家大型券商到了轉型的時候。
接受記者采訪的一位投行人士無奈地說:“其實做投行就是吃青春飯的,說實話這個(ge) 職業(ye) 很累,而且收入也不如傳(chuan) 說的那麽(me) 可觀。聽說在銀行普通員工貸款做的好的話年薪也有40-50萬(wan) 元,就算沒有裁員,大家後來也會(hui) 有其他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