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售行業(ye) 曾經風光無限,但光環正在褪去。
家電銷售巨頭蘇寧電器預計淨利潤同比下降29.49%,卜蜂蓮花上半年虧(kui) 損淨額達7870萬(wan) 元,成商集團淨利潤下降28.6%,人人樂(le) 上半年歸屬於(yu) 上市公司股東(dong) 的淨利潤虧(kui) 損5500萬(wan) 元~6500萬(wan) 元……隨著半年報披露,零售行業(ye) 的危機浮出水麵。
A股市場先知先覺,目前零售板塊估值已經與(yu) 2008年低點持平。[注冊(ce) 香港公司程序]曾經是機構心頭好的零售股,遭遇了基金無情的拋棄。
在最低迷的時刻,產(chan) 業(ye) 資本卻頻頻出手,茂業(ye) 係買(mai) 入大商股份4.5%股權、永輝超市二級市場買(mai) 入人人樂(le) 216萬(wan) 股、湖北首富閻誌買(mai) 入漢商集團4.29%股份。產(chan) 業(ye) 資本積極行動,與(yu) 基金的冷漠撤退形成了鮮明對比,那麽(me) ,產(chan) 業(ye) 資本的增持是否意味著這些企業(ye) 已具備長期投資價(jia) 值?基金經理如何理解產(chan) 業(ye) 資本的行為(wei) ?
產(chan) 業(ye) 資本頻頻出手抄底
近期,產(chan) 業(ye) 資本頻頻出手抄底零售股。
7月27日,茂業(ye) 係買(mai) 入大商股份4.5%的股份;8月6日至8月13日,開元投資副董事長曹鶴玲耗資6000多萬(wan) 元買(mai) 入開元投資1172.83萬(wan) 股;8月10日,湖北首富閻誌買(mai) 入漢商集團4.29%的股份;8月16日,福建豐(feng) 琪投資舉(ju) 牌東(dong) 百集團。與(yu) 此同時,文峰股份、王府井、南京中商等零售公司紛紛被大股東(dong) 增持。
2011年12月,[注冊(ce) 香港公司費用]浙江民企新光控股舉(ju) 牌中百集團,新光控股總裁虞雲(yun) 新表示:“我們(men) 希望與(yu) 中百集團展開合作,實現產(chan) 業(ye) 資本與(yu) 商業(ye) 資本的對接。”
在更早的2011年3月,銀泰係在二級市場上增持鄂武商A,使得鄂武商大股東(dong) 武商聯與(yu) 銀泰係展開了控製權爭(zheng) 奪戰,在4個(ge) 月的時間裏,鄂武商大股東(dong) 尋找到7位一致行動人、重組停牌一次,最終以至少逾10億(yi) 元的現金代價(jia) 暫時穩住大股東(dong) 地位。
即使競爭(zheng) 對手之間也在買(mai) 入對方股票,2012年半年報顯示,永輝超市在二季度買(mai) 入人人樂(le) 216萬(wan) 股。
看中資產(chan) 重估價(jia) 值
茂業(ye) 係、銀泰係等產(chan) 業(ye) 資本頻頻出手抄底零售股,最重要的原因是看中這些公司的物業(ye) 處於(yu) 較好商業(ye) 地段或其具有的渠道價(jia) 值。
博時基金特定資產(chan) 管理部副總經理萬(wan) 定山表示,現在很多零售股估值便宜,具有資產(chan) 重估價(jia) 值,即這些零售公司的資產(chan) 已等於(yu) 甚至超過其市值,而且其資產(chan) 還能產(chan) 生現金流,賬麵上也還有現金。
大成基金行業(ye) 研究員張君孺表示,雖然零售業(ye) 短期麵臨(lin) 困境,零售股整體(ti) 被低估並處於(yu) 底部,在未來,經濟一旦好轉,零售公司業(ye) 績也會(hui) 好起來;而且,商業(ye) 零售公司現金流非常充沛,一些公司股價(jia) 與(yu) 經營性淨現金流的比值為(wei) 六七倍,也就是說,從(cong) 現金流的口徑看,產(chan) 業(ye) 資本把錢投下去,六七年就能收回成本。另外,被產(chan) 業(ye) 資本舉(ju) 牌的公司都擁有較好的物業(ye) ,並處於(yu) 核心商圈,因此,其資產(chan) 具有較高重估價(jia) 值。
另一家基金公司的基金經理也表示,產(chan) 業(ye) 資本可以拿5年、10年,放在這個(ge) 時間區間看,這些商業(ye) 公司完全具有重估價(jia) 值。
以茂業(ye) 大舉(ju) 增持的大商股份為(wei) 例,截至2011年底,大商股份擁有百貨門店88家,自有物業(ye) 麵積達到150萬(wan) 平方米,在東(dong) 北和河南市場規模排名第一,年銷售304億(yi) 元,市值隻有120億(yi) 元左右。有研究員測算認為(wei) ,假設商業(ye) 物業(ye) 每平方米1萬(wan) 元,從(cong) 淨資產(chan) 價(jia) 值法的角度,大商股份每股合理估值為(wei) 60元。
鄂武商也有地處優(you) 質商圈的物業(ye) 。資料顯示,鄂武商在解放大道武漢廣場商圈擁有3家百貨店,合計建築麵積約20萬(wan) 平方米。前門為(wei) 過江地鐵出站口,後門為(wei) 已經開通的高架城鐵,地段極為(wei) 優(you) 越。再加上2011年開業(ye) 的位於(yu) 同一商圈的武漢摩爾,鄂武商已經占據了武漢市最優(you) 質的商圈,並形成局部的商圈壟斷。
祝義(yi) 才獲得控製權的南京中商也占據了南京核心商圈。有研究員表示,南京中商自有物業(ye) 麵積30萬(wan) 平方米,其中南京中央商場自有門店麵積6.3萬(wan) 平方米,按照每平方米4萬(wan) 元計算,該物業(ye) 價(jia) 值24億(yi) 元,再考慮南京中商持有的南京太平洋百貨、淮安店、徐州店等自有物業(ye) 價(jia) 值,南京中商自有門店價(jia) 值就在60億(yi) 元左右,目前南京中商市值僅(jin) 39.36億(yi) 元。
對於(yu) 增持人人樂(le) ,[香港公司做賬報稅]永輝超市高管在接受媒體(ti) 采訪時也表示,買(mai) 入是為(wei) 了長期投資,看好人人樂(le) 的網點資源並希望可以“做朋友”,未來永輝超市還可能繼續增持人人樂(le) 。
事實上,除了產(chan) 業(ye) 資本,基金等金融資本也認可部分商業(ye) 零售公司具有資產(chan) 重估價(jia) 值,這其中尤其是自有物業(ye) 較多,並占據某些城市核心商圈的百貨公司更有機會(hui) 。
有些公司已經占據了非常好的商業(ye) 地段,並且擁有自有物業(ye) ,而這一地段已不能再建商業(ye) 百貨大樓,這些公司具有無可複製的要素,而其市值要遠遠低於(yu) 物業(ye) 價(jia) 值,比如重慶百貨。
意在爭(zheng) 奪控股權
產(chan) 業(ye) 資本頻頻舉(ju) 牌、增持的另一個(ge) 原因是,這些商業(ye) 零售公司股權結構分散,產(chan) 業(ye) 資本有意爭(zheng) 奪控股權。
萬(wan) 定山表示,一般情況下,被舉(ju) 牌的公司股權結構會(hui) 比較分散,產(chan) 業(ye) 資本舉(ju) 牌,對這些公司的治理結構和業(ye) 務改善可能會(hui) 有相應動作。張君孺也認為(wei) ,產(chan) 業(ye) 資本除了財務投資之外,也有爭(zheng) 奪公司控股權的目的。
縱觀近年舉(ju) 牌商業(ye) 零售公司,以茂業(ye) 百貨最為(wei) 成功。2005年,原成商第一大股東(dong) 迪康集團自願轉讓股權,茂業(ye) 係成功收購成商集團;2008年四季度,茂業(ye) 舉(ju) 牌渤海物流、深國商、商業(ye) 城3家上市公司。其中,茂業(ye) 為(wei) 了獲得對渤海物流的控製,與(yu) 其原大股東(dong) 新長江投資溝通協商後,新長江投資又主動轉讓了7%股權,茂業(ye) 成功控製了渤海物流。不過,茂業(ye) 舉(ju) 牌深國商和商業(ye) 城遭到了兩(liang) 家公司大股東(dong) 的抵製,在無法獲得控製權的情況下,茂業(ye) 逐漸減持了深國商,茂業(ye) 獲得了超過300%的回報。
茂業(ye) 實際控製人黃茂如曾表示,茂業(ye) 頻頻舉(ju) 牌主要是趁市場處於(yu) 低點、A股跌至1600點左右做出的決(jue) 策,同時也是看好同行業(ye) 公司的發展。
此外,在2011年,銀泰百貨在二級市場舉(ju) 牌鄂武商A,其控股股東(dong) 武商聯也和銀泰百貨展開了鄂武商A的控股權爭(zheng) 奪戰。
招商證券零售研究員楊夏也表示,產(chan) 業(ye) 資本舉(ju) 牌和增持,一般是“一顆紅心,兩(liang) 手準備”:對於(yu) 股權分散的公司,產(chan) 業(ye) 資本最希望拿到控股權;否則,就充當財務投資的角色。
“大商股份營業(ye) 收入很高,利潤卻很低,未來有提升空間。”茂業(ye) 係相關(guan) 負責人張鳳偉(wei) 在接受證券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至於(yu) 投資目的,張鳳偉(wei) 表示,茂業(ye) 是基於(yu) 股票研究進行的財務投資。
數據顯示,2011年大商股份收入位居A股零售類上市公司第二名,營業(ye) 收入約有300億(yi) 元,其淨利潤率僅(jin) 有0.9%,市銷率在同行中最低。
此外,還有基金公司研究員表示,產(chan) 業(ye) 資本的目標公司除了股權分散,還存在管理問題,一旦產(chan) 業(ye) 資本成功獲得控股權,通過改善公司治理,提高經營效率,目標公司的價(jia) 值也會(hui) 獲得重估。
以成商集團為(wei) 例,茂業(ye) 在獲得成商集團控製權後,成商集團效益曾明顯提升。數據顯示,在被茂業(ye) 整合前一年,成商集團淨利潤率僅(jin) 0.84%,在被茂業(ye) 整合後,成商集團2011年的淨利潤率接近10%,茂業(ye) 國際2011年淨利潤率為(wei) 6%。
遠水難解近渴 基金冷落零售股
雖然認可部分零售公司的資產(chan) 重置價(jia) 值與(yu) 長期投資價(jia) 值,多數基金經理仍表示短期內(nei) 不會(hui) 介入零售股,原因何在?
多位基金經理表示,零售股現在正麵臨(lin) 較大壓力,除了今年宏觀經濟下滑帶來的負麵影響,零售業(ye) 還麵臨(lin) 商業(ye) 模式更新和競爭(zheng) 加劇等負麵因素;另一方麵,由於(yu) 基金有業(ye) 績壓力,與(yu) 產(chan) 業(ye) 資本投資的出發點和時間期限不同,因此,在看不到中短期利好和業(ye) 績大幅上漲時,基金難以出手投資零售股。
深圳一家資產(chan) 管理規模前10的基金公司的基金經理表示,產(chan) 業(ye) 資本抄底,一是看中商業(ye) 公司的物業(ye) 重估價(jia) 值,二是爭(zheng) 奪控股權,作為(wei) 金融資本的基金看中的卻是這些公司二級市場的表現,當然,產(chan) 業(ye) 資本在二級市場頻頻舉(ju) 牌也是一件好事情,說明產(chan) 業(ye) 資本的價(jia) 值觀和基金不一樣,但是最終會(hui) 使這個(ge) 市場達到均衡。
上述資深基金經理還表示,基金投資受時間限製,一般基金選擇投資標的會(hui) 看1年業(ye) 績,再看長遠一點的,基金經理也就看到第2年,在兩(liang) 年時間內(nei) ,如果看不到零售業(ye) 績有增長,“如果耗在這上麵,基金業(ye) 績不好,老板也會(hui) 開掉我”。另一方麵,在二級市場,無論是普通投資者,還是基金經理,都希望看到趨勢性的東(dong) 西,但目前卻看不到零售板塊上漲的趨勢。
另一家基金公司的機構投資部負責人說:“我們(men) 的考核和產(chan) 業(ye) 資本不一樣,產(chan) 業(ye) 資本的投資期限最短也在5年左右,但是基金經理考核短期是1年,中長期也就是3年,久期約束不同,因此,基金的投資模型和產(chan) 業(ye) 資本不一樣。”
楊夏認為(wei) ,基金和產(chan) 業(ye) 資本的訴求不同,基金投資偏重於(yu) 短期,更希望看到利潤增長,但產(chan) 業(ye) 資本看重置成本,一般會(hui) 買(mai) 入自有物業(ye) 較多的公司,或取得控股權後改變公司經營,提高效率。
不過,也有業(ye) 內(nei) 人士表示,如果把時間拉長看,未來產(chan) 業(ye) 資本增持或舉(ju) 牌的公司有戲,因為(wei) 重置成本基本上就是二級市場的底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