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業新聞
企業重組上市IPO

匯改再添紡織業壓力

“紡織企業(ye) 現在是叫苦連天。”青島市一家小型服裝外貿廠廠長接到記者電話後,開始大倒苦水。

原材料價(jia) 格與(yu) 工人工資飛速上漲,再加上近期啟動匯改帶來的人民幣升值壓力,對紡織行業(ye) 的一部分外貿型企業(ye) 來說,日子的確艱難。

升值加大紡織廠壓力

這位接受采訪的外貿服裝廠長,她的廠子在當地民營紡織廠裏處於(yu) 中等規模,約有100名工人。生產(chan) 產(chan) 品主要以來樣加工的方式銷往日本。

“人民幣升值對我們(men) 肯定有影響,現在就已經受不了了。”她說。

國泰君安[99.28 0.00%]紡織行業(ye) 分析師張威表示,紡織服裝商品出口由訂單簽訂到交貨往往有2~3個(ge) 月的時間,這期間出口國貨幣與(yu) 結算貨幣(絕大多數情況是美元)之間的匯率波動會(hui) 造成出口企業(ye) 以本幣計價(jia) 的收入增加或減少。這種風險由於(yu) 合同金額確定,很容易通過簽訂遠期外匯協議的方式進行對衝(chong) 。但目前國內(nei) 有能力開展遠期外匯業(ye) 務的紡織服裝企業(ye) 還不是很多。

另外,在合同簽訂時,對於(yu) 出口商而言,成本是以本幣來衡量的,假設出口國貨幣相對進口國貨幣升值,而以進口國貨幣計價(jia) 的產(chan) 品價(jia) 格保持不變,意味著出口商以本幣計價(jia) 的收入下降,利潤率下滑。

好在服裝紡織業(ye) 的出口目前仍保持強勁。2010年5月,國內(nei) 紡織品服裝出口164.22億(yi) 美元,同比增長33.45%。1~5月行業(ye) 累計出口1317.6億(yi) 美元,同比增長19.3%。

成本壓力難轉移

“原材料方麵,以前主要是以棉為(wei) 主,但現在平均一噸棉的價(jia) 格與(yu) 年初相比漲了1.5萬(wan) 元左右。”上述接受采訪的廠長表示,現在外貿廠的成本壓力來自原料和人工兩(liang) 方麵,“工人工資也不停地漲,很多廠甚至都招不到工人。有些廠子以前有50~60個(ge) 人,現在普遍隻有20~30個(ge) 人,因加班費高也不敢多加班。”

據中信證券[11.86 -1.25%]一份研究報告,截至2010年5月,內(nei) 外棉價(jia) 基本處於(yu) 17400元/噸的水平,較年初漲幅超過15%,同比漲幅超過30%。同時行業(ye) 人工成本提升幅度亦超過10%。

然而,成本飆升,小型的外貿服裝紡織企業(ye) 卻難以通過提高產(chan) 品價(jia) 格來轉移壓力。“現在工資和原材料都漲價(jia) 了,加工費卻上不去。如果跟客人抬高價(jia) 格,訂單量就可能減少了。如果把成本轉移到了衣服的價(jia) 格裏,也要考慮衣服能不能賣出去。”

匯改加速行業(ye) 整合

匯改雖然會(hui) 令許多小企業(ye) 承受壓力,但對整個(ge) 行業(ye) 來說,卻將刺激優(you) 勝劣汰,實現行業(ye) 整合。

宏遠證券認為(wei) ,出口企業(ye) 的成本主要是原材料成本和人力成本,大型出口企業(ye) 往往具有議價(jia) 能力,勞動力穩定性也高於(yu) 中小企業(ye) ,在行業(ye) 整合中優(you) 勢明顯。行業(ye) 整合期,資源將向大型優(you) 勢企業(ye) 集中。

因此,訂單飽滿、具有議價(jia) 能力的大型紡織服裝出口企業(ye) ,今年的業(ye) 績不會(hui) 因匯改而發生重大變化。但人民幣升值會(hui) 進一步削弱整個(ge) 紡織服裝出口行業(ye) 的競爭(zheng) 力,將加速國外訂單向印度、孟加拉、越南等低成本國家轉移的進程。盡管今年1~5月,紡織服裝出口回暖,但不少規模以上的紡織服裝出口企業(ye) 利潤單薄,人民幣升值將會(hui) 進一步壓縮出口企業(ye) 的利潤空間,加速行業(ye) 整合。

現成公司熱 | 信托基金 | 財務管理 | 政策法規 | 工商注冊 | 企業管理 | 外貿知識 | SiteMap | 說明會new | 香港指南 | 網站地圖 | 免責聲明
必威官方平台
客戶谘詢熱線:400-880-8098
24小時服務熱線:137 2896 5777
微信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