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9日,海協會(hui) 與(yu) 海基會(hui) 正式在重慶簽署兩(liang) 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簡稱ECFA),兩(liang) 岸經貿掀開新的一頁。對於(yu) 產(chan) 業(ye) 鏈互動頻繁的兩(liang) 岸科技業(ye) 而言,ECFA自然彌足期待。
不過,在長長的ECFA降稅貨品名單中,占到兩(liang) 岸經貿重要一席的電子信息產(chan) 業(ye) ,卻鮮見產(chan) 品在列。
“電子產(chan) 業(ye) 是最不需要簽署ECFA的一個(ge) 產(chan) 業(ye) 。”當天,台灣大學管理學院教授江炯聰告訴記者,在過去10年間,台灣地區電子產(chan) 業(ye) 已經早早完成在中國大陸的布局。
事實上,兩(liang) 岸科技產(chan) 業(ye) 對於(yu) ECFA的最大期待,在於(yu) 半導體(ti) 代工、液晶麵板、芯片設計等仍未完成向大陸轉移的三大產(chan) 業(ye) ,會(hui) 否進入免降稅清單?不過,從(cong) 目前來看,答案仍然是否定的。
麵板缺席ECFA降稅清單
江炯聰表示,目前大多數電子產(chan) 品的關(guan) 稅稅率都較低,因此本次ECFA的清單很少涉及到電子類產(chan) 品,甚至在一開始的談判當中,就很少談及這一塊,而是將有限的貨品清單份額讓給了農(nong) 產(chan) 品[15.41 -1.53%]、機械製品等行業(ye) 。江炯聰曾經多次參與(yu) 兩(liang) 岸的ECFA相關(guan) 論壇,並作為(wei) 嘉賓參與(yu) 討論。
從(cong) 目前揭曉的ECFA降稅貨品清單來看,大陸同意台灣地區納入早期收獲清單的降稅貨品總數達到539項,主要涵蓋農(nong) 產(chan) 品、紡織品、機械製品等,確實這一清單中很少涉及在台灣地區經濟中占據較大比重的電子信息產(chan) 業(ye) 。
事實上,針對大部分管製較少的電子產(chan) 業(ye) ,例如筆記本電腦生產(chan) 、電子元器件生產(chan) 等,大部分台灣地區企業(ye) 已經將其主要產(chan) 能都放在大陸。同時,隨著鴻海、仁寶等大廠在大陸的不斷布局,大部分零部件配套廠商也將生產(chan) 基地搬到了大陸。
但這並不意味著兩(liang) 岸科技業(ye) 對ECFA沒有期待。事實上,目前諸如半導體(ti) 代工、液晶麵板等高附加值產(chan) 品,台灣地區企業(ye) 仍然把生產(chan) 基地放在當地。
以液晶麵板為(wei) 例,目前,麵板產(chan) 品占到台灣地區對大陸出口16%的份額,在兩(liang) 岸經貿交流中占到了舉(ju) 足輕重的作用,而當下由台灣地區出口到大陸的麵板產(chan) 品需要征收3%—5%的關(guan) 稅。
中國大陸的海信、海爾、創維、康佳、長虹、TCL、熊貓、上廣電等主要彩電廠商都曾赴台采購麵板,並向友達、奇美等拋出數十億(yi) 美元的采購大單。
據記者了解,在此之前,台灣地區的麵板企業(ye) 曾經展開了多次遊說,希望能夠將麵板列入ECFA降稅貨品清單中,享受降稅優(you) 惠,以增強台灣地區麵板產(chan) 業(ye) 的競爭(zheng) 力。
此次液晶麵板並未出現在ECFA貨品降稅清單,引起了台灣地區業(ye) 界的廣泛討論。對此,台灣地區有關(guan) 方麵的解釋是:本次協商的早期收獲降稅清單的重點考慮是與(yu) 東(dong) 盟競爭(zheng) 的因素,即相對東(dong) 盟國家有迫切需要的產(chan) 業(ye) 項目,而且貿易額大。由於(yu) 東(dong) 盟國家內(nei) 很少有麵板的產(chan) 能,由此認為(wei) 目前對台灣地區企業(ye) 的衝(chong) 擊暫時還不大,於(yu) 是暫時未將液晶麵板列入ECFA清單。
台灣麵板“抗韓”微妙棋局
不過,在一些台灣地區麵板業(ye) 界人士看來,在韓國麵板產(chan) 業(ye) 的步步緊逼下,目前台灣地區麵板產(chan) 業(ye) 的處境已經十分尷尬。
目前,台灣地區是世界上僅(jin) 次於(yu) 韓國的麵板生產(chan) 基地。“到年底時,韓國三星的麵板產(chan) 能就將達到奇美的10倍,我想奇美是很難在規模上追上了。”台灣地區的元大證券麵板行業(ye) 分析師蓋欣山指出。
韓國的麵板產(chan) 業(ye) 具有相當的成本優(you) 勢,除了規模優(you) 勢以外,韓國的三星和LG等大廠由於(yu) 工廠投產(chan) 較早,已經早早完成設備折舊,這相當於(yu) 降低了一大塊財務成本。
在台灣地區與(yu) 韓國麵板產(chan) 業(ye) 競爭(zheng) 未來產(chan) 業(ye) 版圖的背景下,加速成長的中國大陸市場成為(wei) 雙方都不可忽視的因素。隨著家電下鄉(xiang) 、以舊換新等家電消費刺激措施的啟動,中國大陸市場已經迅速上升為(wei) 世界上最重要的麵板消費市場。僅(jin) 以液晶電視一項為(wei) 例,調研機構Display Search預計,到2011年,中國大陸將成為(wei) 全球最大的單一市場。
據記者了解,台灣地區幾大主要麵板廠商原本希望,通過ECFA的簽訂來降低麵板的稅率,以增加台灣地區麵板的競爭(zheng) 力,借以抵抗韓國廠商。
更為(wei) 重要的是,隨著中日韓FTA(自由貿易協定)談判的啟動,台灣地區麵板業(ye) 界感受到了更大的壓力,他們(men) 擔心韓國同行在這一過程中捷足先登,使其麵板產(chan) 品能夠率先以零關(guan) 稅進入中國大陸市場。
到大陸設廠懸疑
不少台灣地區麵板業(ye) 界人士表示,基於(yu) 以上考慮,台灣地區業(ye) 界希望ECFA的後續談判能夠將麵板加進去,並先於(yu) 中日韓FTA實施,以在這場對抗中占得先機。
另一方麵,基於(yu) 降低成本、爭(zheng) 奪中國市場的考慮,日韓主要麵板生產(chan) 廠商都於(yu) 最近啟動了在中國大陸的設廠計劃,而台灣地區廠商在這場爭(zheng) 奪中同樣慢了半拍。
過去10年,由於(yu) 擔心技術外流及島內(nei) 產(chan) 業(ye) 空心化等問題,台灣當局對台企赴大陸投資實行“管製”政策,尤其對半導體(ti) 、麵板等資金、技術密集型產(chan) 業(ye) 的投資審核最為(wei) 嚴(yan) 格。
“針對麵板企業(ye) 到大陸設廠,目前台灣地區實行N-1的政策,即隻能夠將比台灣地區已投產(chan) 的麵板生產(chan) 線低一代的生產(chan) 線拿到大陸,以防止技術外泄,例如台灣地區的8代線投產(chan) ,才能將7代線拿到大陸。”蓋欣山指出,由於(yu) 高世代麵板生產(chan) 線移到大陸,勢必將把一部分高端研發力量帶到大陸,這是台灣當局在這一塊進行限製的主要原因。他同時預計這一政策在短期內(nei) 很難鬆動。
目前,台灣地區麵板企業(ye) 赴大陸投資6代以下工廠將不受管製,6代以上的工廠則把總量限製在三座以內(nei) ,並須經“關(guan) 鍵技術小組”審查,而且還要在技術上低一個(ge) 世代以上。另外,台灣地區麵板企業(ye) 不得並購、參股投資大陸麵板廠。
從(cong) 去年8月起,夏普、三星和LG相繼宣布登陸中國大陸的計劃,均準備投資建設7.5代及以上的高世代麵板生產(chan) 線。這對於(yu) 受困於(yu) 政策束縛的台灣地區廠商來說,無疑是個(ge) 巨大的挑戰。
目前,台灣地區知名液晶麵板企業(ye) ——友達已在台灣地區量產(chan) 一座8.5代廠,正在積極在昆山申請建設7.5代麵板廠,總投資額30億(yi) 美元。但該項目能否成行還是未知數。
新奇美的狀況則更加糟糕,目前新奇美在台灣地區的8.5代線仍然沒有投產(chan) ,這意味著按照管製政策,其不能將7.5代線搬到大陸。蓋欣山表示,新奇美在台灣地區的8.5代線正式形成量產(chan) ,最早也要到今年年底。事實上,在6月29日的股東(dong) 會(hui) 上,新奇美再次表達了希望在成都建廠的意願。
ECFA的出現,讓台灣地區麵板企業(ye) 赴大陸設廠的步伐發生了微妙的變化。上述業(ye) 界人士表示,如果ECFA遲遲不將麵板列入,台灣地區廠商可能不得不加快赴大陸設廠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