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全國各省市“十一五”統計數據製作的“中國文化產(chan) 業(ye) 發展指數”報告(以下簡稱報告),今天在上海交通大學發布。報告顯示,我國東(dong) 、中、西部文化產(chan) 業(ye) 發展存在嚴(yan) 重的梯度級差,“第一梯隊”上海、北京遙遙領先;[如何注冊(ce) 香港協會(hui) 社團]廣東(dong) 、山東(dong) 、江蘇和浙江四省為(wei) 第二梯隊;大多數省市仍未探索出適合當地文化產(chan) 業(ye) 發展的道路。
報告以2006年為(wei) 基期,對2006年至2010年我國文化產(chan) 業(ye) 發展綜合指數[1847.70 -0.07%]進行環比分析。研究顯示,我國文化產(chan) 業(ye) 發展尚需政策哺育,處於(yu) 成長發展的初級階段,主要依靠文化金融投資拉動,市場經濟並未在文化產(chan) 業(ye) 發展中發揮資源配置的積極作用。
“十一五”時期我國文化產(chan) 業(ye) 增長出現峰值的時間,分別是《國家“十一五”時期文化發展規劃綱要》發布的2006年和國務院《文化產(chan) 業(ye) 振興(xing) 規劃》出台的2009年。在全球金融危機背景下,我國文化產(chan) 業(ye) 並沒有出現“逆勢上揚”,目前文化產(chan) 業(ye) 占各地GDP比重很小,遠未成為(wei) 拉動經濟增長的主要力量。
在“中國文化產(chan) 業(ye) 發展指數”榜單上,上海與(yu) 北京處於(yu) 第一梯隊,且兩(liang) 地區間指數值差距較小(85—90),上海雖位列綜合榜首、文化產(chan) 業(ye) 表征值顯著,但在文化產(chan) 業(ye) 內(nei) 涵指數上,卻低於(yu) 北京15個(ge) 百分點。第二梯隊為(wei) 廣東(dong) 、山東(dong) 、江蘇和浙江4省,它們(men) 的指數值介於(yu) 26—52之間。其餘(yu) 25個(ge) 省區市均被歸於(yu) 指數值較低的第三梯隊。其中,遼寧、山西、湖南等7個(ge) 地區指數值在20—26之間,安徽、[注冊(ce) 香港公司條件]四川、河北等12個(ge) 地區指數值在10—20之間,寧夏、甘肅、西藏等西部6個(ge) 省區的指數值在10以內(nei) 。
調整型地區集中了重慶、山西、浙江、山東(dong) 、遼寧、吉林、江西、廣西、陝西9個(ge) 省區市:它們(men) 尚未探索出適合當地文化產(chan) 業(ye) 發展的道路,文化產(chan) 業(ye) 發展在發展速度和規模上的表現反複不定,在多個(ge) 區域間徘徊。四川、新疆、黑龍江、海南、內(nei) 蒙古、甘肅、寧夏等7個(ge) 省區的文化產(chan) 業(ye) 尚處於(yu) 培育和孵化階段。
專(zhuan) 家建議,我國應更多關(guan) 注文化產(chan) 業(ye) 發展與(yu) 社會(hui) 民眾(zhong) 文化生活的相關(guan) 度,提高文化產(chan) 業(ye) 就業(ye) 率和文化產(chan) 品購買(mai) 力。文化產(chan) 業(ye) 要以豐(feng) 富和增強文化資源積累為(wei) 導向,加強質量管理和品牌意識。盡快實行科學的文化產(chan) 業(ye) 統計標準,[注冊(ce) 香港公司好處]建立文化產(chan) 業(ye) 發展統計管理的完整性。
本報告由上海交通大學胡惠林教授和王婧博士等完成,為(wei) 教育部哲學社會(hui) 科學研究重大課題攻關(guan) 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