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業新聞
注冊香港公司好處

市場化改革滯後 火電大機組“倒掛”小電廠

與(yu) 優(you) 勝劣汰的自然法則不同,大容量、低能耗大機組出力恰恰受阻。

日前,國家電監會(hui) 發布《2011年度發電機組並網運行情況監管報告》。這是我國首份專(zhuan) 門針對發電機組運行情況的專(zhuan) 項監管報告。[意大利商會(hui) 組織]

監管報告顯示,2011年全國共有10 個(ge) 省份60 萬(wan) 千瓦與(yu) 30萬(wan) 千瓦等級火電機組利用小時數“倒掛”,南方、東(dong) 北、西北區域倒掛明顯。

電監會(hui) 給出的倒掛省份名單中,甘肅省倒掛最為(wei) 嚴(yan) 重,由去年的521小時擴大為(wei) 795小時(-795)。其餘(yu) 9個(ge) 省份分別是:吉林(-625)、寧夏(-574)、黑龍江(-427)、山西(-399)、陝西(-340)、貴州(-316)、浙江(-151)、廣東(dong) (-101)、湖南(-87)。

一般而言,能耗容量等級較高的常規燃煤機組參數高、煤耗低,而容量等級較低的常規燃煤機組則參數低、煤耗高。

電力部門2011年底的統計, 國內(nei) 100萬(wan) 千瓦級機組標準煤耗為(wei) 290克/千瓦時左右,60萬(wan) 千瓦級機組為(wei) 310克/千瓦時左右,30萬(wan) 千瓦級機組則為(wei) 340克/千瓦時左右。從(cong) 節能減排層麵考慮,應安排大機組多發電,但實際運行情況並非如此。

根據業(ye) 內(nei) 專(zhuan) 家分析,大機組與(yu) 小機組“倒掛”由多個(ge) 因素疊加而成。其中包括,電網架構問題、電力調度安全問題、缺煤停機、火電機組技術因素等。

政府平均分配電量

根據電監會(hui) 報告,在電力監管部門作用下,倒掛狀況有所好轉。與(yu) 2010年相比,今年倒掛省份減少3個(ge) 。

在諸多影響倒掛的因素中,[意大利國家製鞋企業(ye) 協會(hui) 簡介]排在首位的是以政府主導的電量分配製度阻礙大機組出力。

目前,多數地區年度發電量計劃仍然按照行政辦法分配到機組,發電運行節能減排的潛力沒有得到很好發揮。

“各地經信委、能源管理部門在電量分配時,對大機組傾(qing) 斜不夠。導致大小機組發電量沒有拉開差距,大機組吃不飽,小機組吃小灶。這種行政調控方式與(yu) 優(you) 勝劣汰、能者多勞的規律相違背。”一位電力行業(ye) 專(zhuan) 家說。

在電力工業(ye) 發展過程中,電網建設相對滯後。電網網架結構不合理造成60萬(wan) 千瓦及以上機組出力受限。

60萬(wan) 千瓦機組多在資源中心,電力需要高壓等級網絡送出。部分省(區)內(nei) 由於(yu) 電網網架結構原因導致高電壓等級網絡下送容量不足,大機組出力受限而窩電,位於(yu) 負荷中心區的30萬(wan) 千瓦級機組隻能多發電。

從(cong) 電力係統結構來看,60萬(wan) 千瓦及以上機組發揮著承上啟下的作用,電力調度機構由於(yu) 係統穩定備用等需要,不是讓60萬(wan) 千瓦及以上大機組在高負荷水平運行,而是利用其調峰能力強的特點進行更多的深度調峰,造成60萬(wan) 千瓦及以上機組負荷率較低,進而影響利用小時數。此外,我國西部地區新投產(chan) 的60萬(wan) 千瓦級常規燃煤機組多是空冷機組。這類機組在超設計高溫天氣下,無法滿負荷運行,出力受阻,一定程度上影響全年小時數。

建立競爭(zheng) 市場,不吃大鍋飯

除完善電網架構外,加快電力市場機製建設、推進市場化改革是解決(jue) 倒掛的關(guan) 鍵所在。

從(cong) 發電企業(ye) 層麵來看,“解決(jue) 這一問題的出路是取消電量分配體(ti) 製。由發電主體(ti) 根據市場情況決(jue) 定自身生產(chan) 規模,建立競爭(zheng) 性電力市場”。上述電力專(zhuan) 家說。

作為(wei) 電力市場監管機構,電監會(hui) 早就注意到此問題的嚴(yan) 重性。2011年7月,電監會(hui) 下發《關(guan) 於(yu) 完善廠網合同電量形成機製有關(guan) 問題的通知》。通知要求,“在有條件的地區,探索不再每年分配發電量指標,水電機組試行按多年平均上網電量作為(wei) 年度預期電量,其他發電機組試行按同類機組三年或多年平均上網電量作為(wei) 年度預期電量,新建機組參照同類機組確定。”

電監會(hui) 一直推進電力市場化建設,[意大利商會(hui) 聯盟及其專(zhuan) 業(ye) 機構]但目前的狀況是:電力實行統購統銷,發電企業(ye) 售電端仍不能選擇,用戶無法與(yu) 電廠直接交易,多買(mai) 多賣的市場格局沒有形成。

在這種市場格局下,“大用戶直接交易”被發電企業(ye) 、用戶、監管機構再次提出來。

大用戶直接交易的思路是,在不改變電網體(ti) 製的前提下,規模以上用戶與(yu) 發電企業(ye) 建立市場機製。一定電壓等級或一定用電量等級以上的用戶直接向發電企業(ye) 洽購電能,向電網企業(ye) 交納過網費。

但目前,這一市場化模式進展並不順利。“一個(ge) 主要原因就是把這種市場化的探索納入了行政審批的框架,誰參加要批,與(yu) 誰結對要批,交易多少電量也要批,層層批,事事批。市場的活動性被審批限製,企業(ye) 自主交易權變成了政府的特許和恩賜。”一位電力體(ti) 製改革派專(zhuan) 家無奈地說。

現成公司熱 | 信托基金 | 財務管理 | 政策法規 | 工商注冊 | 企業管理 | 外貿知識 | SiteMap | 說明會new | 香港指南 | 網站地圖 | 免責聲明
必威官方平台
客戶谘詢熱線:400-880-8098
24小時服務熱線:137 2896 5777
微信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