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聯邦汽車安全監管機構6月25日表示,豐(feng) 田汽車正在召回1.7萬(wan) 輛雷克薩斯轎車,召回原因為(wei) 這批汽車在燃油方麵存在安全隱患。同日,美國全國高速公路交通管理局表示,因方向盤底座缺陷,沃爾沃將在北美召回近6.4萬(wan) 輛卡車。至此,全球知名車企在今年6月份已經宣布了近10起召回事件,6月也儼(yan) 然成為(wei) 車企的“召回月”,使得消費者汽車安全的擔憂再度升溫。
豐(feng) 田再爆召回事件
美國聯邦汽車安全監管機構在6月25日發布的一份文件中顯示,在對汽車展開的爆炸測試中,豐(feng) 田汽車生產(chan) 的2010款雷克薩斯HS 250h汽車燃油出現泄漏。文件還顯示,豐(feng) 田在向美國國家公路交通安全局解釋稱,召回的這批汽車在測試中,但燃油泄漏的數量已經超過了美國監管當局規定的標準。目前,這批汽車的具體(ti) 情況仍在調查之中。
豐(feng) 田汽車美國銷售公司同日表示,目前還沒有想出解決(jue) 雷克薩斯燃油泄漏問題的好辦法,但公司仍然第一時間做出了及時的回應,並且正在竭盡所能尋求對策。在問題沒有解決(jue) 之前,這批汽車的經銷商將暫停該款車的銷售。豐(feng) 田汽車發言人還表示,豐(feng) 田將暫停在本土為(wei) 美國市場生產(chan) 混合動力車型。
這已不是豐(feng) 田汽車今年在美國發生的第一召回事件。今年年初,豐(feng) 田汽車曾因油門踏板故障在全球召回數百萬(wan) 輛汽車,創史上最大規模召回,並因此遭遇重大信任危機。
6月成“召回月”
6月可謂是不折不扣的汽車“召回月”。在豐(feng) 田汽車此次召回之前,通用、克萊斯勒、斯巴魯、三菱、本田汽車和沃爾沃等多家企業(ye) 都紛紛爆出汽車安全隱患並宣布召回部分型號的汽車。
6月2日,本田汽車宣布在中國召回32650輛存在油管安全隱患的奧德賽,打響了本月召回的第一炮;3日,雷諾公司宣布,由於(yu) 安全座椅問題,公司將召回部分拉古那3轎車;5日,克萊斯勒因油門踏板問題宣布召回約3.5萬(wan) 輛道奇酷博和吉普指南者;兩(liang) 天後,克萊斯勒又宣布在全球召回70萬(wan) 輛問題車;6日,斯巴魯汽車也宣布,在中國市場召回存在變速器缺陷的部分斯巴魯力獅和傲虎汽車;8日,更大規模的召回發生了,通用公司當天宣布將在全球召回存在刮水器故障的150萬(wan) 輛汽車。
隨後,韓係轎車也加入了“召回大軍(jun) ”。11日,韓國第二大汽車製造商起亞(ya) 汽車在韓國召回2萬(wan) 多輛Morning微型車。同日,美國高速公路安全交通管理局也在官方網站上宣布,將在美國市場召回部分寶馬1係豪華轎車,以及1.59萬(wan) 輛大眾(zhong) 小型麵包車。25日,瑞典卡車製造商沃爾沃卡車北美分公司宣布將在北美召回63788輛卡車。
安全隱憂待解
在美國、歐洲、日本、韓國等汽車工業(ye) 發達的國家和地區,汽車召回早已不是一件新鮮事,自召回製度實施以來,僅(jin) 美國市場就已召回2億(yi) 台汽車。這一製度本身是為(wei) 修複車輛,是對產(chan) 品質量的一種亡羊補牢,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廠商對消費者的負責任。但是頻頻爆發的“召回門”無疑讓消費者對汽車的安全隱憂產(chan) 生擔憂,同時也質疑車企的運營模式和質量監控。
汽車業(ye) 內(nei) 人士普遍認為(wei)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浩浩蕩蕩的汽車“召回大軍(jun) ”有其深刻的原因。首先,現在的汽車生產(chan) 方式已經從(cong) 平台戰略轉向了模塊戰略,很多汽車它不僅(jin) 是一個(ge) 車係,而且還應用完全一樣的零部件,這樣就可能造成一個(ge) 供應商出問題而殃及整個(ge) 的全線產(chan) 品,如通用的刮水器故障便引發上百萬(wan) 輛車的召回。
其次,車企的成本控製壓力比較大,重壓之下可能由過去的追求最優(you) 秀的質量和可靠性,轉變成追求最低成本下的最高限度質量和可靠性,同時降價(jia) 的壓力也會(hui) 轉嫁給上遊的零部件供應商,造成一些個(ge) 零部件的品質和可靠性的下降,如果突破了某個(ge) 極限點就會(hui) 引起大批量的成批次的召回事件。
再次,全球化生產(chan) 難如本土化遂願。車企全球化擴張不單單麵臨(lin) 市場準入、當地法律法規和本地化經營等問題,還要接受地區勞動力差異和零部件供應附帶條件等挑戰。如豐(feng) 田汽車在進軍(jun) 美國市場過程中,不得不聘用當地工人和采用當地提供的零部件,這給生產(chan) 和管理環節增加了許多不確定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