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業新聞
企業重組上市IPO

船企10億大單的暗示

造船業(ye) 一片寡淡聲裏,6月25日金融危機以來國內(nei) 最大的新船訂單,“花落”民營企業(ye) 春和集團旗下的太平洋[12.12 0.50%]造船集團,著實帶起了一圈漣漪。

根據協議,未來幾年內(nei) ,太平洋造船將為(wei) 全球領先的海事服務商法國波邦(Bourbon),建造包括平台供應船、錨作拖引供應船等共62條船,總金額約70億(yi) 人民幣(10億(yi) 美元)。

人們(men) 追問,海運與(yu) 造船業(ye) 不是還沒有徹底恢複嗎?這訂單從(cong) 何而來?

下單者波邦公司,其控股者為(wei) 法國家族企業(ye) JACCAR Holdings,後者在2003年11月,就與(yu) 春和集團共同創建了太平洋造船集團,並占有23%的股份。看上去,是“近親(qin) 選擇”的結果,但事實上,這更是一個(ge) 層層遞進的合理選擇。

觀察者發現,7年來,太平洋集團已為(wei) 波邦造了100條船。波邦最近所指定的2015發展戰略,也將主要圍繞與(yu) 太平洋造船集團簽署的新訂單展開。

這樣一個(ge) 大訂單,在太平洋造船董事長兼CEO、春和集團董事長梁小雷看來,很重要,但並不是全部。

行事低調卻有極富個(ge) 性的梁小雷對“船殼經濟”的理解,或許能印證太平洋造船的戰略。

他認為(wei) ,企業(ye) 的集成能力與(yu) 核心技術能力勝於(yu) 一切——對照的是,中國造船業(ye) 競爭(zheng) 者眾(zhong) ,但缺乏核心的設計技術,船用主機等主要配套產(chan) 品又依賴進口,因為(wei) 附加值較低,隻能賺到“船殼”的錢。

由此,太平洋造船參與(yu) 國際化競爭(zheng) 的方式,也比較特別。梁小雷把一個(ge) 細分市場分析透徹,製定目標,然後進入。他說,全球的LPG船製造行業(ye) ,雖然門檻很高、蛋糕很小,但太平洋造船製定的占領全球50%市場份額的目標很快就會(hui) 實現了。

一般而言,船企憑訂單再製造、同一船型生產(chan) ,重複性並不高。與(yu) 之不同的是,太平洋造船同一船型重複生產(chan) 的次數卻非常多。專(zhuan) 注在建造商用船、液化氣船、瀝青船等細分船型,使春和集團能夠按照自己的節奏和計劃生產(chan) ,國際市場上的買(mai) 家,願意買(mai) 就買(mai) 。

基於(yu) 一個(ge) 業(ye) 內(nei) 流傳(chuan) 的小故事——因為(wei) 不虞訂單,有能力選擇,太平洋造船敢放棄國內(nei) 一些不甚重視自己的大型鋼企所發出的訂單,我不認為(wei) 上述50%的市場目標是梁小雷在說大話。

按照梁小雷的設想,首先打造船舶製造業(ye) 的核心競爭(zheng) 力,然後創新發展海洋工程產(chan) 業(ye) 進軍(jun) 新項目,繼而以自身散貨船設計製造的優(you) 勢,延伸發展以遠洋運輸為(wei) 主體(ti) 的物流產(chan) 業(ye) ,實現其產(chan) 業(ye) 投資控股集團的目標。

這正是其層層遞進的戰略思路。

幾乎所有的製造企業(ye) 現今都意識到,中國的製造業(ye) ,不能再以勞動密集型模式長久保持優(you) 勢。但大多數製造企業(ye) 都沒有給自己設下合適的轉型目標。缺乏戰略驅動是製造業(ye) 裏“沉默的大多數”的表現。

新大單“壯膽”,既鞏固了其在世界造船界最大海工船製造企業(ye) 的領先地位。又有一定的助推力——2007年,太平洋造船已進行了私募資金,目前正在等待A股上市的通行證。這當然是一個(ge) 利好。

在整個(ge) 春和集團中,造船也隻是其內(nei) 部小“產(chan) 業(ye) 鏈”的一個(ge) 環節而已。更有價(jia) 值的,是這筆大單的暗示:“船殼經濟”已不能持久。

現成公司熱 | 信托基金 | 財務管理 | 政策法規 | 工商注冊 | 企業管理 | 外貿知識 | SiteMap | 說明會new | 香港指南 | 網站地圖 | 免責聲明
必威官方平台
客戶谘詢熱線:400-880-8098
24小時服務熱線:137 2896 5777
微信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