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業新聞
企業重組上市IPO

招標儲能業:三種技術前景競辯

本應在6月22日開標的國家風光儲(chu) 輸一期示範工程中的電池儲(chu) 能係統招標,因不明原因延遲。

“開標時間確實被推遲了,可能是還有一些細節需要確認。”全國工商聯新能源商會(hui) 副會(hui) 長俞振華透露。

國家風光儲(chu) 輸項目是2009年4月由國家科技部、財政部、能源局和國家電網公司研究決(jue) 定啟動的大型新能源項目,項目估算總投資200億(yi) 元以上。

該項目一期工程位於(yu) 張北縣,由河北省發改委於(yu) 去年底核準通過,是國網力推的堅強智能電網建設的首批示範項目。計劃建設風電100兆瓦、光伏發電50兆瓦、儲(chu) 能20兆瓦,總投資約33億(yi) 元,由國網旗下的國網新源控股有限公司(下稱國網新源)具體(ti) 實施。

按照5月27日發布的《國家風光儲(chu) 輸一期示範工程大河光伏及儲(chu) 能電站電池儲(chu) 能係統采購招標公告》(下稱《公告》),該項目中電池儲(chu) 能係統的招標應於(yu) 6月22日開標,但當日項目招標人國網新源並未在中國采購招標商務網上發布開標結果。

“推遲原因,主要是儲(chu) 能項目要考慮的除了電池之外,還涉及應用解決(jue) 方案、經濟分析等問題,“而這些目前都還不太成熟。”俞振華表示。

事實上,俞所指出的這些“細節”,並不是隻存在於(yu) 上述工程中的個(ge) 案,它們(men) 幾乎可以被認為(wei) 是整個(ge) 儲(chu) 能行業(ye) 的“攔路虎”。

國網招標傾(qing) 向鋰離子電池

據了解,針對電網應用的儲(chu) 能電池要求大容量,市場上較多見的是鋰離子電池、鈉硫電池和液流電池技術。目前,這三種技術並沒有公認的優(you) 勢排序。

俞振華向記者表示,風光儲(chu) 輸一體(ti) 化項目實際上是將對電池技術的應用解決(jue) 方案進行研究,“定位是示範而非商用項目,因此電池廠商是賠錢去做。”

然而,因為(wei) 項目意義(yi) 遠超過其本身的經濟價(jia) 值,也讓這個(ge) 項目在啟動之初就受到國內(nei) 電池生產(chan) 商的強烈關(guan) 注。

廣東(dong) 一位從(cong) 事電池生產(chan) 企業(ye) 的人士告訴記者,這個(ge) 標半年前就說要開,而且有傳(chuan) 聞國網將在風光儲(chu) 項目中,把市場上現有的技術都試一遍,看看哪種最可靠、成本最低。

但現在看來,國網已經傾(qing) 向了鋰離子電池。

在《公告》中,招標範圍隻提及磷酸鐵鋰電池(鋰離子電池的一種),並表示采購將分為(wei) 兩(liang) 個(ge) 包,分別為(wei) 14兆瓦和4兆瓦。

“14兆瓦的中標者應該是比亞(ya) 迪。”北京的一位電池生產(chan) 商告訴記者,這是行業(ye) 內(nei) 普遍的猜測,理由除了比亞(ya) 迪是龍頭企業(ye) ,最重要的是“比亞(ya) 迪與(yu) 國網的關(guan) 係很到位”。

該人士表示,和磷酸鐵鋰那部分剩下的4兆瓦一樣,“缺失”的2兆瓦也尚不知最終花落誰家,“但肯定會(hui) 分給鈉硫電池廠商,有傳(chuan) 聞說是日本的NGK。”

這樣的說法,可以從(cong) 國網新源6月22日發布的另一份招標公告中得到幾分驗證。在這份《國網新源控股有限公司國家風光儲(chu) 輸示範工程一期工程儲(chu) 能電站土建施工招標公告》中,招標範圍提及鈉硫電池儲(chu) 能室和磷酸鐵鋰電池儲(chu) 能室土建施工。

國網更偏向鋰離子電池,風光儲(chu) 輸項目並不是唯一的推測依據。在6月23日開幕的第七屆亞(ya) 洲風能大會(hui) 上,國網在自家展區展示了一台可同時給20個(ge) 標準電池充電的移動充電倉(cang) ,其中存放的電池也是磷酸鐵鋰電池。

電池定位:儲(chu) 能產(chan) 業(ye) ?

還是電動車配件?

“鋰離子電池的發展,很大程度上得益於(yu) 電動汽車的發展,但因為(wei) 被有意無意定位成電動車的零部件,其發展路徑又受到製約。”全國鋰離子蓄電池係統標準起草工作組副主任錢良國對記者表示。

“在移動場合,鋰離子電池具有絕對的優(you) 勢。”北京金能燃料電池有限公司副總王書(shu) 軍(jun) 介紹,鋰電池的能量密度最高,每千克約在170瓦時,磷酸鐵鋰電池約在110-120瓦時,釩電池(釩電池是液流電池的一種)隻有約28瓦時。

但是,業(ye) 內(nei) 的人士一致認為(wei) ,儲(chu) 能電池的未來應該在風電和光電產(chan) 業(ye) ,其中尤以已經大量布局的風電產(chan) 業(ye) 為(wei) 主。

錢良國介紹,風力資源具有不穩定性,此外,風力資源較大的後半夜又是用電低穀,因此,雖然近年來風、光電產(chan) 業(ye) 發展勢頭迅猛,但一直飽受“並網”二字困擾,“儲(chu) 能技術的應用,可以幫助風電場輸出平滑和‘以峰填穀’。”

據悉,國電電力[3.28 0.61%]此前已經組成了專(zhuan) 門的機構研究如何實現風電平滑,其結果認為(wei) :儲(chu) 能容量要配到風電裝機容量的20%-30%。

據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hui) 風能專(zhuan) 業(ye) 委員會(hui) 數據,2009年中國(不含台灣省)累計風電裝機容量25805.3兆瓦。那麽(me) ,按國電的研究計算,我國儲(chu) 能行業(ye) 就蘊藏著約5161-7742兆瓦的市場。

與(yu) 這樣的市場預期相比,電動汽車的發展還倚賴政府補貼,而且技術上也不成熟,對於(yu) 儲(chu) 能電池的帶動作用實在有限。

“目前缺乏產(chan) 業(ye) 發展的整體(ti) 規劃。”錢良國認為(wei) ,電動汽車應該是儲(chu) 能產(chan) 業(ye) 中的具體(ti) 產(chan) 品,其動力電池的發展要依托於(yu) 儲(chu) 能產(chan) 業(ye) 的發展。

這樣的說法並非天方夜譚。據了解,日本、美國等發達國家都已經開始了把電動汽車作為(wei) 一種分布式儲(chu) 能方式的前沿研究。“日本大阪正在規劃中的‘EV模範城市’之中,就有這樣的設計。”世界電動車協會(hui) 主席陳清泉對記者表示。

而這樣的研究也有可能即將在我國付諸實踐。6月初,一位接近中科院電工所的專(zhuan) 家曾向本報記者透露,“北京市延慶區規劃的一個(ge) 太陽能發電項目中,也將把電動汽車作為(wei) 動態分布的儲(chu) 能單位來建設。”

大容量電池技術難題

盡管鋰離子電池在電動汽車領域的發展前途普遍被看好,但在大容量儲(chu) 能市場上,它還不具備競爭(zheng) 的絕對優(you) 勢。

“鋰離子電池在兆瓦級做儲(chu) 能,實際上是很前沿的研究。”俞振華告訴記者。

錢良國證實了這樣的說法,“我掌握的情況,全國近百家做電池的廠商中,能做容量較大電池的最多不超過10家,剩下的多采用小電池並聯。”

據了解,大容量儲(chu) 能電池一般都是指兆瓦級,目前有兩(liang) 種技術路線,上述把電池並聯做成較大容量,以鋰離子電池技術為(wei) 主;另一種是專(zhuan) 門開發大容量電池,國際上主流的技術是鈉硫電池和液流電池。

在我國,從(cong) 事儲(chu) 能電池生產(chan) 的廠家,多數使用的都是鋰離子電池技術。因為(wei) 鋰電池具有其他兩(liang) 種技術望塵莫及的產(chan) 業(ye) 鏈,從(cong) 資源供應商、電池材料,到下遊的連封裝工藝都有無數公司在做。

“鋰電池產(chan) 品已經相對成熟,但是它的應用解決(jue) 係統是難點。”錢良國告訴記者。

專(zhuan) 業(ye) 從(cong) 事電池管理係統研發的北京京華高科機電科技有限公司翟東(dong) 波總經理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多節電池並聯成的電池組裏麵,隻要有一塊電池壞掉,一般就可以認為(wei) 這組電池壽命的終結,必須進行維修、更換。

目前,我國的電池管理係統的作用還隻是信息的采集,避免電池充爆或者過度放電。但實際的情況確是,即使能做到每塊電池都是優(you) 中選優(you) ,這些電池之間還是會(hui) 有性能差別。

“單體(ti) 電池的壽命是很長的,一般廠家做實驗可以做到2000多次,但是100節並聯起來之後,使用次數最少衰減10倍。”

液流電池和鈉硫電池的處境,並不比鋰離子電池樂(le) 觀多少。

“液流電池是液製的,電池的容量取決(jue) 於(yu) 電解液的存量,理論上來說,它的儲(chu) 液裝置可以做得很大,而且隻要不受汙染,它的壽命會(hui) 很長。”錢良國表示,但是兆瓦級的液流電池還隻是在試驗室階段。

相比之下,鈉硫技術因為(wei) 鈉、硫資源易得,又具備做成大容量的條件,國際上電化學儲(chu) 能的成功案例都是使用這項技術。

“主要是日本NGK的技術,它去年的訂單達到600兆瓦,但因為(wei) 產(chan) 能的限製,NGK的產(chan) 品在市場上供不應求。”王書(shu) 軍(jun) 說。

而這項技術在我國十分不成熟。因為(wei) 鈉、硫兩(liang) 種元素大量聚集,可能會(hui) 造成危險,所以沒有特別成熟的技術,一般不會(hui) 嚐試使用。“提的稍多的是上海矽酸鹽研究所,他們(men) 的鈉硫電池還在實驗室階段。”錢良國表示。

押寶釩電池?

在三種技術都存在優(you) 劣的背景下,除了同意鈉硫技術短期難以發展,業(ye) 內(nei) 對於(yu) 另外兩(liang) 種技術路徑的在我國前途的看法差異巨大。

“把小電池並聯成大電池使用,是技術路線上的錯誤。”錢良國表示,“很多人認為(wei) 比亞(ya) 迪是龍頭企業(ye) ,不是那回事,它做手機電池為(wei) 主,在大電池領域上並不一定是老大。”

而就在上個(ge) 月,比亞(ya) 迪董事長王傳(chuan) 福在與(yu) 股東(dong) 交流時公開聲稱,液流電池路線對儲(chu) 能電站來說是絕對錯誤的,是絕對不可能的。

“液流電池隻能作為(wei) 備用電池,不能作為(wei) 儲(chu) 能電池,這是一個(ge) 常識性錯誤。這個(ge) 錯誤國網已經明白了,會(hui) 把液流電池從(cong) 儲(chu) 能電池中劃掉,隻是現在可能有些關(guan) 係在扯。”王傳(chuan) 福並不隱晦。

據記者了解,王傳(chuan) 福所說的“關(guan) 係”,可能是國網在張北的另一個(ge) 項目。這個(ge) 項目先於(yu) 風光儲(chu) 輸一體(ti) 化項目,由中國電科院負責實施,儲(chu) 能容量2.5兆瓦(即2500千瓦)。在這個(ge) 項目中,做釩電池技術的普能拿到了500千瓦。

從(cong) 目前國網新源的兩(liang) 份招標公告來看,國網可能真如王傳(chuan) 福所言,直接判液流電池出局。但一些熟悉電化學技術的人士則表示,這樣的臆斷還是過早,“風光儲(chu) 輸項目總體(ti) 規劃儲(chu) 能容量75兆瓦,一期工程即使沒有液流電池,之後有沒有也很難說。”

實際上,盡管流言不斷,市場對於(yu) 液流電池的預期並不低。其中,最被資本市場看好的,正是釩電池技術全球領先的普能。

俞振華告訴本報記者,循環壽命長的絕對優(you) 勢讓釩電池受到青睞,“其他電池最多做到幾千個(ge) 充放電循環,而日本北海道的釩電池示範係統已經充放電27萬(wan) 次。”

實際上,俞振華還有另外一個(ge) 身份,北京普能世紀科技有限公司總裁。俞沒有多提的,是2009年1月,成立不到3年的本土企業(ye) 普能花215萬(wan) 美元,低價(jia) 收購了世界釩電池老大——加拿大VRB Power公司,成為(wei) 電力儲(chu) 能明星企業(ye) 。

雖然資本看好,也有觀點認為(wei) 這種技術在國內(nei) 的發展還是堪憂。“要是在智能電網上掌握絕對話語權的國網真的不看好釩電池,就算普能也沒有辦法。”一位關(guan) 注智能電網發展的人士表示。

現成公司熱 | 信托基金 | 財務管理 | 政策法規 | 工商注冊 | 企業管理 | 外貿知識 | SiteMap | 說明會new | 香港指南 | 網站地圖 | 免責聲明
必威官方平台
客戶谘詢熱線:400-880-8098
24小時服務熱線:137 2896 5777
微信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