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業新聞
注冊香港公司好處

中國幹細胞醫藥產業發展路在何方

2007年以來股價(jia) 持續低迷的納斯達克幹細胞上市公司Osiris,近期終於(yu) 迎來了一波大漲,近一個(ge) 月其股價(jia) 大漲約80%。與(yu) 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注冊(ce) 新加坡公司]在A股市場醫藥板塊指數上漲的背景下,A股唯一的幹細胞上市公司中源協和[24.20 -0.53% 股吧 研報](600645)的股價(jia) 同期卻處於(yu) 下跌通道。

一漲一跌的背後,折射出美國資本市場對Osiris幹細胞藥物獲批上市後的巨大期望,以及中國資本[4.03 0.00%]市場對國內(nei) 幹細胞藥物能否獲批上市的不確定乃至懷疑。

中國的幹細胞藥物何時能獲批上市?中國式幹細胞監管將路歸何方?這是存於(yu) 眾(zhong) 多業(ye) 內(nei) 人士包括對幹細胞有興(xing) 趣的投資界人士心裏的一個(ge) 大大的問號。

新醫學革命的核心

“以幹細胞治療為(wei) 核心的再生醫學,將成為(wei) 繼藥物治療、手術治療後的另一種疾病治療途徑,從(cong) 而成為(wei) 新醫學革命的核心。”科技部2012年4月發布的《幹細胞研究國家重大科學研究計劃“十二五”專(zhuan) 項規劃(公示稿)》對幹細胞治療的地位作了上述評估,這代表了中國政府對幹細胞治療的基本認識。

幹細胞研究因此被提升到戰略高度,國家對幹細胞臨(lin) 床醫學抱以極大的期望,一位業(ye) 內(nei) 權威人士如是表示。

第一創業(ye) 醫藥行業(ye) 分析師於(yu) 洋告訴證券時報記者:“在國家七大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之一的生物產(chan) 業(ye) 中,幹細胞臨(lin) 床研究居生物醫藥板塊支持力度的首位。目前,863/973以及國家自然基金全部設有幹細胞科研基金並將支持方向明確指向幹細胞的臨(lin) 床應用。”

在美國,[注冊(ce) 新西蘭(lan) 公司]2009年3月,美國總統奧巴馬上任不久即解除了政府資助支持胚胎幹細胞研究的禁令。不過,2010年8月美國某州立法院又對此叫停,但隨後美國哥倫(lun) 比亞(ya) 特區巡回上訴法院在2010年9月28日作出裁決(jue) ,允許政府繼續支持胚胎幹細胞研究。而在2009年美國各界還在對幹細胞的倫(lun) 理問題進行爭(zheng) 論時,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FDA)卻抓緊批複各種幹細胞治療藥物上市。

在於(yu) 洋看來,這種看似矛盾的舉(ju) 措背後反映了美國政府對於(yu) 幹細胞的高度重視。

此後,加拿大相關(guan) 監管部門在2012年5月下旬批準美國Osiris研發的幹細胞藥物Prochymal上市,之後新西蘭(lan) 又於(yu) 6月15日授予該公司幹細胞藥物營銷許可。股價(jia) 長期低迷的Osiris也因此在近一個(ge) 月大漲80%。

據證券時報記者了解,盡管該藥品目前在美國還未正式獲批上市,但實際上該藥品4年前就已被美國軍(jun) 方列入戰略物資。在韓國,近幾年幹細胞臨(lin) 床應用發展很快,相關(guan) 權威人士認為(wei) 近期可能會(hui) 連續批準三個(ge) 幹細胞藥品。

不過,在具體(ti) 臨(lin) 床治療方麵,近年來中國屢遭國外同行批評,國際上著名的《Nature》雜誌近年來兩(liang) 度刊文批評中國的非法幹細胞治療。

對於(yu) 這種幹細胞治療亂(luan) 象,衛生部和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於(yu) 2012年1月初聯合發布《關(guan) 於(yu) 開展幹細胞臨(lin) 床研究和應用自查自糾工作的通知》,決(jue) 定聯合開展為(wei) 期一年的幹細胞臨(lin) 床研究和應用規範整頓工作。明確提出,要停止沒有經過衛生部和國家藥監局批準的幹細胞臨(lin) 床研究和應用等活動;在2012年7月1日之前,停止所有的新項目申報。據悉,衛生部因此專(zhuan) 門成立了幹細胞整頓工作領導小組和整頓工作辦公室,由衛生部部長、副部長擔任領導小組的組長、副組長。

證券時報記者從(cong) 業(ye) 內(nei) 相關(guan) 權威人士處獲悉,幹細胞整頓工作辦公室調研後歸納的調查結果是:幹細胞治療已經成為(wei) 心血管疾病、血液係統疾病、神經係統疾病等重大疾病的一種新的治療選擇;從(cong) 調查來看,成體(ti) 幹細胞治療已經在我國300家左右的醫院、機構開展,範圍涉及血液病、淋巴瘤、心肌梗塞、肝硬化、糖尿病、抗衰老美容等100多種,但采用的幹細胞來源不盡相同,對這些不同來源的幹細胞臨(lin) 床使用的安全性也還缺乏係統的評價(jia) 。

7年未受理審批幹細胞項目

在近期召開的“2012細胞治療技術研討會(hui) ”上,中科院院士吳祖澤認為(wei) ,中國與(yu) 美韓等國在幹細胞治療領域的差距主要有三點:一是我國尚未建立統一的質檢標準與(yu) 質檢受理單位,因此也就不能大規模使用;二是幹細胞臨(lin) 床研究與(yu) 應用的審批規程和監管規則還沒有形成,有待理順;三是一些單位作了過度的、不科學的商業(ye) 炒作,造成負麵影響。

正是第三點導致了國外同行對中國的尖銳批評,其根源則在第二點,即中國至今沒有落實到位的明確的幹細胞監督管理的責任主體(ti) ,也沒有形成幹細胞臨(lin) 床研究與(yu) 應用的審批規程和監控規則。

諸多業(ye) 內(nei) 權威人士認為(wei) ,誰來監管幹細胞研究和臨(lin) 床應用,這是一個(ge) 核心問題,事關(guan) 中國幹細胞產(chan) 業(ye) 發展的進度和前景。但恰恰在這個(ge) 關(guan) 鍵問題上,業(ye) 內(nei) 人士普遍認為(wei) 搞不懂,不知道究竟是衛生部還是藥監局在負責相關(guan) 監管。

“目前幹細胞治療無章可循、無法可依,造成這種亂(luan) 象最根本原因是國家幹細胞產(chan) 品審批和應用管理的法規不完善及滯後。”國家幹細胞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韓忠朝教授在接受證券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據韓忠朝介紹,2009年5月相關(guan) 部門就發文表示要把幹細胞作為(wei) 第三類醫療技術的標準定下來,“相關(guan) 標準都已經基本製定好了,但最後又不執行了,也不知道是什麽(me) 原因,一直拖到現在都沒有落實”。

證券時報記者了解到,[注冊(ce) 塞舌爾公司]大概在1999年的時候,是國家藥監局在負責幹細胞的監管,當時衛生部和藥監局剛剛分開,但幾年之後,藥監局慢慢地也撒手不管。2005年,衛生部辦公廳給黑龍江省衛生廳發了一個(ge) 關(guan) 於(yu) 認定腫瘤免疫複蘇療法的相關(guan) 通知,稱腫瘤免疫複蘇療法的體(ti) 外細胞培養(yang) 這類移植免疫技術屬於(yu) 臨(lin) 床技術。這意味著原來作為(wei) 藥物監管的幹細胞又被定義(yi) 成了醫療技術,由衛生部行使監督管理權。

此後,國家藥監局注冊(ce) 司2007年在批複上海藥監局的一個(ge) 文件函中表示,2006年,國家法製辦公室召集國家編製委員會(hui) 、衛生部和藥監局共同商議決(jue) 定,體(ti) 細胞治療針對個(ge) 體(ti) 、無法規模化地按照醫療機構的醫療行為(wei) 進行管理,不屬於(yu) 藥監局的管理範疇。這正式表明藥監局從(cong) 幹細胞的監管退出了。

到了2009年,衛生部發布了衛醫政發〔2009〕18號文,即《醫療技術臨(lin) 床應用管理辦法》,表明衛生部醫政司正式接手幹細胞的監督管理。

但是,相關(guan) 業(ye) 內(nei) 人士表示,對於(yu) 幹細胞項目,盡管上報的不少,但至今衛生部醫政司沒有審批過哪家機構,也沒有組織過相關(guan) 評審。也就是說,從(cong) 2005年衛生部辦公廳給黑龍江省衛生廳下發關(guan) 於(yu) 認定腫瘤免疫複蘇療法的相關(guan) 通知至今的7年時間裏,以及從(cong) 2009年3月發布《醫療技術臨(lin) 床應用管理辦法》至今的三年多時間,衛生部沒有對與(yu) 之相關(guan) 的任何幹細胞項目進行過批複或組織評審。

與(yu) 之不大協調的是,在衛生部至今尚未受理審批過任何造血幹細胞技術之外的幹細胞臨(lin) 床治療的情況下,目前社會(hui) 上各類幹細胞治療大行其道,甚至引發了“幹細胞旅遊”,即外國患者通過旅遊來中國接受未經批準的幹細胞治療,並引發了國際知名科學雜誌《Nature》兩(liang) 度發文質疑中國對幹細胞管理失控。

海外同行虎視中國市場

對於(yu) 美國和韓國同行在幹細胞藥物上市審批方麵取得的成功,中國的幹細胞公司頗有些無奈。

“到目前為(wei) 止國家藥監局隻受理了5個(ge) 幹細胞新藥的臨(lin) 床試驗申請,其中隻有2個(ge) 批準進行了臨(lin) 床試驗,但二期臨(lin) 床還沒結束就被暫停;我們(men) 是2006年第三個(ge) 申報臨(lin) 床試驗,於(yu) 2007年2月被國家藥監局受理,但至今沒被批準進行臨(lin) 床試驗,處於(yu) 待定狀態。”韓忠朝對證券時報記者說,“大家都說幹細胞再生醫學產(chan) 品研究開發代表新方向,但目前隻有幹細胞庫技術服務產(chan) 生了經濟效益,其他幹細胞產(chan) 品因為(wei) 不能走入市場,都沒掙什麽(me) 錢,如有掙錢的也都是打擦邊球。而規則沒定下來,產(chan) 品上不了市,VC/PE(風險投資/私募股權投資)也不敢進來。”

據悉,目前做一個(ge) 幹細胞藥品研發在美國大概需要5億(yi) 美元,在中國也大概需要5000萬(wan) ~1億(yi) 人民幣。在韓忠朝看來,投資界主要還是擔心政策風險,這已經成了阻礙行業(ye) 發展的主要因素之一;而去年以來國際上已有幾個(ge) 幹細胞製品作為(wei) 藥品被批準可以上市,這給幹細胞領域專(zhuan) 家和投資者打了一針強心劑,希望這些進展能給政府監管部門吃個(ge) 定心丸。

“我們(men) 目前有7~8個(ge) 藥品,如果批下來年市場份額會(hui) 有幾十億(yi) 元,可能會(hui) 比目前市場追捧的抗體(ti) 藥物應用還更廣。但目前一個(ge) 都沒有批,都擱在那觀望。占用了很多資金,騎虎難下。不發展前功盡棄,發展的話又不知道什麽(me) 時候可以突破目前這種政策困境。”韓忠朝說。

韓忠朝認為(wei) ,國家對幹細胞產(chan) 業(ye) 首先要有規劃,幹細胞能否成為(wei) 一個(ge) 產(chan) 業(ye) 在於(yu) 其是否具有實用性、能否走向市場,而要實現這個(ge) 目標就要製定好相關(guan) 法規標準,隻有這樣企業(ye) 才知道往哪方麵努力、按照什麽(me) 法規標準來發展,同時政府要通過法規建立起公平競爭(zheng) 的產(chan) 業(ye) 環境,隻有這樣才能真正促進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的發展。

更重要的是,據業(ye) 內(nei) 人士透露,目前國外細胞治療正試圖進入中國市場,去年美國相關(guan) 商業(ye) 組織就要求中國把人體(ti) 幹細胞和基因診斷技術的開發和應用從(cong) 過去的禁止項目中刪除,即允許它們(men) 進入中國的幹細胞治療市場;而在現在其幹細胞藥品已經在一些國家獲批上市的背景下,以後這種呼聲會(hui) 更強烈,如果中國不做好準備,將會(hui) 處於(yu) 更加被動的狀態。

目前,美國的相關(guan) 幹細胞上市公司有20多家,在不同的交易所板塊上市。在國外幹細胞公司中,有的是單獨的專(zhuan) 業(ye) 的幹細胞公司,也有的是跨國醫藥巨頭下屬子公司。不少世界醫藥巨頭要麽(me) 通過並購進入幹細胞領域,要麽(me) 在公司內(nei) 部設有細胞治療部門或研發中心。

值得注意的是,在上半年自查自糾階段,衛生部幹細胞整頓辦公室正在製定《幹細胞臨(lin) 床研究的指導原則(暫行)》和《幹細胞臨(lin) 床研究基地管理辦法(初稿)》。4月17日衛生部專(zhuan) 門成立了幹細胞整頓工作專(zhuan) 家委員會(hui) ,次日即討論上述兩(liang) 個(ge) 文件。據了解,目前這兩(liang) 個(ge) 文件還是討論稿,沒有定稿,還有很多問題需要澄清研究和進一步討論,6月底前可能會(hui) 舉(ju) 行第二次專(zhuan) 題討論,屆時一些懸而未決(jue) 的問題也許能得到正麵回答。

另據了解,中國醫師協會(hui) 在3月份開完籌備會(hui) 後,已經於(yu) 5月正式批準成立了中國醫師協會(hui) 再生醫學與(yu) 細胞治療臨(lin) 床應用工作委員會(hui) ,目前已經開始運作。中國醫師協會(hui) 常務副會(hui) 長兼秘書(shu) 長楊鏡為(wei) 該委員會(hui) 主任委員,中國醫師協會(hui) 副會(hui) 長蔡忠軍(jun) 為(wei) 副主任委員。這種兩(liang) 個(ge) 副會(hui) 長同時在協會(hui) 下屬的同一個(ge) 二級機構或委員會(hui) 主持工作的情況在中國醫師協會(hui) 相當少見,顯示了該機構對再生醫學和細胞臨(lin) 床應用工作的充分重視。

而且,中國醫師協會(hui) 相關(guan) 人士稱,衛生部2012年版的《醫療技術臨(lin) 床管理辦法(修訂意見稿)》中對第三類醫療技術的定義(yi) 有所改變,由2009年版中的“安全性、有效性尚需經規範的臨(lin) 床實驗研究進一步驗證”改成了“安全性、有效性確切”,這說明國家正試圖對幹細胞治療的安全性有效性提出更高的要求。

而真正的決(jue) 定性時刻將在7月1日之後。按照衛生部此前的時間表,將在7月1日重新接受幹細胞臨(lin) 床研究項目的申報受理。

“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至於(yu) 怎麽(me) 走,都需要有點耐心。盡管現在幹細胞掙不了錢,但政策一旦通了,這個(ge) 產(chan) 業(ye) 就會(hui) 走向快速發展的道路,因為(wei) 隻要有用的東(dong) 西就會(hui) 有市場。”韓忠朝稱。

國際體(ti) 細胞臨(lin) 床研究申報管理

國家 管理部門 分類

美國 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FDA) 藥

歐盟國家 歐盟藥品管理局(EMA) 藥

日本 厚生勞動省藥

韓國 韓國食品藥品管理局(KFDA)藥

中國 1993年~2005年前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 藥/技術?

2009年歸類醫療技術之後?

現成公司熱 | 信托基金 | 財務管理 | 政策法規 | 工商注冊 | 企業管理 | 外貿知識 | SiteMap | 說明會new | 香港指南 | 網站地圖 | 免責聲明
必威官方平台
客戶谘詢熱線:400-880-8098
24小時服務熱線:137 2896 5777
微信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