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進入中國二十餘(yu) 年後,日本三得利啤酒抵擋不住本土的競爭(zheng) ,開始選擇與(yu) 中國啤酒廠商合作。
6月5日,青島啤酒[38.45 0.34% 股吧 研報](600600.SH)發布公告稱,已與(yu) 三得利(中國)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三得利中國”)簽訂協議,雙方將各自在上海以及江蘇的業(ye) 務組建成兩(liang) 家合資公司,各持股50%。
青島啤酒公告稱,將成立一家事業(ye) 合資公司,負責在上海以及江蘇全域整合後的所有啤酒業(ye) 務的事業(ye) 規劃、品牌、生產(chan) 和采購等事宜;另一家銷售合資公司,負責上述區域的營銷策略、銷售和物流等事項。
以青啤鬆江公司為(wei) 平台
根據協議,雙方將以青島啤酒上海鬆江有限公司為(wei) 平台,組建事業(ye) 合資公司。將各自的目標子公司股權重組整合到鬆江公司,鬆江公司將以13.36億(yi) 元現金受讓三得利中國的目標子公司股權,三得利中國也將同步向鬆江公司現金增資13.52億(yi) 元,以取得鬆江公司50%的股權,三得利中國有權控製鬆江公司過半數董事會(hui) 成員的任命。[注冊(ce) 馬紹爾公司]
雙方還將各斥資1000萬(wan) 元人民幣成立銷售合資公司,各持有50%的股權,青啤有權控製銷售合資公司過半數董事會(hui) 成員的任命。
公告稱,三得利啤酒(上海)有限公司96.5%股權、三得利啤酒(昆山)有限公司全部股權、三得利光明啤酒(上海)有限公司100%股權以及中國江蘇三得利食品有限公司66.6%股權都將注入到事業(ye) 合資公司中。
三得利中國官網的資料顯示,除上述幾家準備被並入合資公司的啤酒資產(chan) ,三得利在華還有一家江蘇三得利(淮安)啤酒有限公司。但這家公司的名稱並不在合資公司名單中。
青啤董事會(hui) 稱,此次與(yu) 三得利中國的合作,可以實現雙方在上海和江蘇全域的優(you) 勢資源互補。
三得利是由日本三得利株式會(hui) 社在華投資設立的外商獨資企業(ye) ,是進入中國市場的老牌啤酒品牌之一。三得利的啤酒業(ye) 務一直以上海和江蘇為(wei) 中心。1984年,三得利在江蘇連雲(yun) 港[4.13 0.24% 股吧 研報]建了第一個(ge) 中外合資啤酒廠,1995年,三得利啤酒(上海)有限公司成立,2006年,三得利收購上海富仕達釀酒有限公司,鞏固了三得利在上海啤酒市場的龍頭地位。相比三得利,青啤在上海僅(jin) 有一家產(chan) 能約20多萬(wan) 噸的工廠。
三得利中國昨日告訴早報記者,最早計劃在年末成立新公司,並表示沒有推出新啤酒品牌的打算,將繼續銷售三得利和青島啤酒。[注冊(ce) 新加坡公司]
三得利中國稱,上海江蘇區域,三得利與(yu) 青啤的產(chan) 量規模約為(wei) 98萬(wan) 噸,其中三得利約44萬(wan) 噸。
三得利盈利不樂(le) 觀
三得利啤酒在上海市場多年來處於(yu) 領頭羊位置,目前三得利與(yu) 青啤以及華潤雪花在上海市場形成“三分天下”之勢,而在青啤與(yu) 三得利聯手後,華潤雪花將麵臨(lin) 更為(wei) 激烈的競爭(zheng) 。
上海市釀酒行業(ye) 協會(hui) 秘書(shu) 長吳建華昨日向早報記者表示,上海啤酒市場需求每年約為(wei) 100萬(wan) 千升,青啤和三得利加起來約有60萬(wan) 千升,“競爭(zheng) 將更加明顯,而且青啤目前在上海也隻有一家工廠。”吳建華表示,在無法收購其他啤酒品牌的情況下,雪花隻能開建新廠。
吳建華透露,數年前,雪花曾經與(yu) 三得利談過收購事宜,但最終沒有下文。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三得利占據上海啤酒市場龍頭地位,但其盈利情況卻不為(wei) 樂(le) 觀。青啤公告顯示,2010年和2011年,擬進入與(yu) 青啤合資公司的三得利中國的子公司一直處於(yu) 虧(kui) 損狀態,虧(kui) 損額每年都超過1億(yi) 元。
根據青啤公告,擬注入合資公司的幾家分公司2011年也錄得上億(yi) 元虧(kui) 損。
吳建華指出,啤酒行業(ye) 的利潤一直不樂(le) 觀,因為(wei) 啤酒價(jia) 格常年處於(yu) 低位,且成本不斷攀升,但青啤選擇三得利關(guan) 鍵是看中其在上海的市場份額,“就啤酒行業(ye) 來說,市場份額才是第一位,盈利是其次的。”[注冊(ce) 新西蘭(lan) 公司]
吳建華說,這次合作是雙方互補,但未來如何難以預測,“最不樂(le) 觀的結果就是,青啤收購三得利的資產(ch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