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業新聞
注冊香港公司好處

全國商業損失額超2000億

以應聘收銀員的名義(yi) 到超市工作後,專(zhuan) 偷消費者信用卡信息製作假卡後盜取賣場商品;孕婦團夥(huo) 借助大肚子之便,將超市的奶粉偷出銷贓……

昨天,[注冊(ce) 新西蘭(lan) 公司]中國商業(ye) 聯合會(hui) 發布第三次零售安全調查報告顯示,2011年全國商業(ye) 損失額增長16.7%達到2196億(yi) 元,而由於(yu) 內(nei) 外盜勾結造成的商業(ye) 損失金額就達到1386億(yi) 元,最終消費者成為(wei) 大部分商業(ye) 損失的主要承擔者。

全國商業(ye) 損失連年擴大

據中國商業(ye) 聯合會(hui) 商業(ye) 防損專(zhuan) 業(ye) 委員會(hui) (以下簡稱防損委)介紹,本次調查的對象分別為(wei) 商業(ye) 零售企業(ye) 的防損工作負責人和零售供應商相關(guan) 負責人。調查覆蓋了26個(ge) 省市自治區直轄市,調查共涉及13種零售業(ye) 態和12類供貨品種。

根據國家統計局2011年統計公報,2011年全國城鎮消費品零售總額為(wei) 159552億(yi) ,扣除城鎮餐飲收入額17901億(yi) ,測算出城鎮商品零售額為(wei) 141651億(yi) ,按照本次調查得出的1.55%商業(ye) 損失率計算,2011年商業(ye) 損失額為(wei) 2196億(yi) 。

2011年我國商業(ye) 損失率為(wei) 1.55%,[注冊(ce) 塞舌爾公司]較2010年的1.56%無明顯改善。但是由於(yu) 2011年我國城鎮商品零售額的快速增長,造成商業(ye) 損失額進一步擴大。商業(ye) 損失額連續3年以16.7%的複合增長率不斷擴大,加大了消費者負擔,擴大了批發商與(yu) 零售商的矛盾,對規範流通領域的市場秩序非常不利。

內(nei) 盜平均損失額增5倍

調查顯示,2011年內(nei) ,外盜造成的損失占商業(ye) 損失63.1%,損失金額約為(wei) 1386億(yi) 元人民幣;其中內(nei) 盜造成的損失最大。而從(cong) 盜竊事件所造成的平均損失額看,內(nei) 盜平均損失金額為(wei) 263元/件,外盜平均損失金額為(wei) 164元/件。而在2010年,內(nei) 盜平均損失額為(wei) 43.8元/件,僅(jin) 一年時間損失額增5倍多。

現金丟(diu) 失與(yu) 賣場商品丟(diu) 失是內(nei) 盜損失的主要原因;而盜竊與(yu) 惡意退貨是外盜損失的主要原因。

調查還發現:在造成內(nei) 外盜損失中,內(nei) 外勾結與(yu) 團夥(huo) 犯罪的案件正在增加,一些犯罪團夥(huo) 呈現黑社會(hui) 特質。盜竊手段日益智能化,如:使用假信用卡、購物卡詐騙;犯罪團夥(huo) 使用假身份證應聘收銀員,不偷商品和現金,隻偷消費者銀行卡信息,然後進行銀行資金盜竊;在一些大城市的24小時超市,夜間搶劫案不斷增加,有些直接傷(shang) 害售貨員的人身安全。

供應商零售商連環轉嫁損失

“在零售業(ye) 競爭(zheng) 日趨激烈、商業(ye) 利潤率非常低的情況下,零售企業(ye) 根本無法自擔2196億(yi) 的商業(ye) 損失,勢必將損失轉嫁給供應商。”防損委主任曹小寧表示,供應商同樣也不可能完全承接被轉嫁的損失。

而部分供應商的損失又轉嫁給了生產(chan) 商。曹小寧表示,生產(chan) 商為(wei) 了競爭(zheng) 生存,在不能提高產(chan) 品價(jia) 格的情況下,就不得不通過降低產(chan) 品質量,降低生產(chan) 成本的辦法消化。這就導致了使用不達標、不合規的原材料進行生產(chan) ,進而使得商品的質量大打折扣。“部分商業(ye) 損失通過提高商品價(jia) 格的辦法加以消化。最終,消費者成為(wei) 商業(ye) 損失的主要承擔者。”

調查顯示,62.7%的零售商表示超出商業(ye) 損失指標的部分,由員工或供應商補償(chang) ;還有近三成的零售商表示全部損失由員工或供應商分擔,而企業(ye) 全部自身承擔商業(ye) 損失的不到8%。

現成公司熱 | 信托基金 | 財務管理 | 政策法規 | 工商注冊 | 企業管理 | 外貿知識 | SiteMap | 說明會new | 香港指南 | 網站地圖 | 免責聲明
必威官方平台
客戶谘詢熱線:400-880-8098
24小時服務熱線:137 2896 5777
微信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