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業新聞
企業重組上市IPO

國有糧庫與企業商販爭購小麥 漲價引發麵粉提價

在大蒜、綠豆、玉米漲價(jia) 形勢趨緩後,作為(wei) 主糧的小麥表現出一波快速上漲勢頭,由於(yu) 國有糧庫、加工企業(ye) 和個(ge) 體(ti) 商販爭(zheng) 購小麥,安徽部分地區小麥的收購價(jia) 格與(yu) 去年同期相比上漲約10%,麵粉加工企業(ye) 不得不因此上調麵粉價(jia) 格,應對成本上升。

安徽北部是小麥主產(chan) 區之一,一家麵粉加工企業(ye) 的銷售經理對《第一財經日報》表示,6月20日至6月25日,安徽亳州的小麥收購價(jia) 格5天時間每斤上漲了3分錢,達到每斤0.95~0.96元。安徽阜陽的小麥收購價(jia) 從(cong) 6月初的每斤0.95元升至目前的每斤0.98元,一位糧食經紀人說,與(yu) 去年小麥每斤0.83~0.86元相比,小麥收購價(jia) 格同比上漲10%左右。

小麥價(jia) 格快速上漲已經引起有關(guan) 部門重視。6月21日至25日,國家糧食局局長聶振邦在安徽、江蘇檢查糧食收購,聶振邦表示,糧食企業(ye) 要理智分析研判市場走勢,不跟風、不盲從(cong) ,注意控製經營風險,糧食行政管理部門則要規範多元市場主體(ti) 收購行為(wei) ,確保市場穩定有序。

可小麥價(jia) 格上漲已讓麵粉加工企業(ye) 叫苦不迭。安徽一家大型麵粉加工企業(ye) 每年要加工約50萬(wan) 噸的小麥,按照目前的小麥價(jia) 格,每銷售一車皮60噸的麵粉,要虧(kui) 損3000~4000元。為(wei) 了應對虧(kui) 損的局麵,安徽一些麵粉企業(ye) 已著手提價(jia) ,一袋25公斤裝的麵粉從(cong) 原來的56~58元上調至每袋58~60元。

對於(yu) 小麥價(jia) 格的快速上漲,業(ye) 內(nei) 人士認為(wei) 與(yu) 國有糧庫加大采購力度有一定關(guan) 係。在安徽亳州、阜陽等地,今年有大量來自河南商丘、周口等地的國有糧庫在當地搶購小麥,這些糧庫出價(jia) 要比當地麵粉加工企業(ye) 的出價(jia) 每斤高2分錢左右,有些糧庫收購的小麥數量達到10萬(wan) 噸左右,當地加工企業(ye) 被迫提價(jia) ,否則收不到小麥。

國有糧庫搶購小麥的積極性原因之一是豐(feng) 厚的財政補貼。根據國家發改委等部門聯合發布的《2010年小麥最低收購價(jia) 執行預案》,獲得最低價(jia) 收購小麥資格的中央和地方國有糧食企業(ye) 每收購一斤小麥,可獲得2.5分錢的收購費用,另外可獲得每市斤每年3.5分錢的保管費用補貼,意味著國有糧食企業(ye) 每收購一噸小麥最多可獲得120元的財政補貼,即便除掉從(cong) 河南到安徽的跨省運輸和人工費用,餘(yu) 數仍然十分吸引人。一位業(ye) 內(nei) 人士還對本報記者表示:“除了財政補貼,還可獲得豐(feng) 厚價(jia) 差,在安徽亳州,如果以0.98元的價(jia) 格收進小麥,運到河北可以賣到每斤1.1元。” 這讓更多的私人糧販加入到小麥搶購大軍(jun) 中。

往年,小麥托市收購以中國儲(chu) 備糧管理總公司為(wei) 主體(ti) ,加上河北、江蘇、安徽、山東(dong) 、河南、湖北6個(ge) 小麥主產(chan) 區的地方儲(chu) 備糧管理公司(或單位),以及北京、天津、上海、浙江、福建、廣東(dong) 、海南7個(ge) 主銷區省級地方儲(chu) 備糧管理公司(或單位),今年則在中央和地方儲(chu) 備糧係統之外,兩(liang) 家央企中糧集團和中國華糧物流集團所屬企業(ye) 正式加入,小麥收購主體(ti) 的增加,使小麥搶購戰更為(wei) 激烈。

市場預期小麥價(jia) 格還有一定上漲空間。2009年,小麥的最低收購價(jia) 為(wei) 白麥每市斤0.87元,紅麥、混合麥每市斤0.83元,根據今年的小麥最低價(jia) 收購執行預案,白麥每市斤漲至0.90元,紅麥、混合麥漲至每市斤0.86元。據中華糧網全國原糧價(jia) 格指數監測,6月17日,玉米收購價(jia) 格指數126.09,較年初上漲11.9%;粳稻收購價(jia) 格指數139.32,較年初上漲14.4%;小麥收購價(jia) 格指數107.74,較年初下降2.4%,與(yu) 粳稻、玉米漲勢相比,小麥價(jia) 格變化並不算大,市場因此預期,小麥還有一定上漲空間。

現成公司熱 | 信托基金 | 財務管理 | 政策法規 | 工商注冊 | 企業管理 | 外貿知識 | SiteMap | 說明會new | 香港指南 | 網站地圖 | 免責聲明
必威官方平台
客戶谘詢熱線:400-880-8098
24小時服務熱線:137 2896 5777
微信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