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業新聞
企業重組上市IPO

本土輪胎企業產能過剩

作為(wei) 全球最大的輪胎生產(chan) 國,中國的國產(chan) 品牌輪胎企業(ye) 正麵臨(lin) 著生產(chan) 過剩的危機。自美國輪胎“特保案”對中國輸美輪胎征收懲罰性關(guan) 稅以來,此前嚴(yan) 重依賴出口的國產(chan) 輪胎品牌都遭到沉重打擊,但與(yu) 此同時,國產(chan) 輪胎的產(chan) 能卻在不斷增加。

來自廣州海關(guan) 的統計數據顯示,今年1至4月份,廣東(dong) 對美國輪胎出口下降13.7%,所占比重也由去年的39.1%下降至今年的29.7%。而根據橡膠工業(ye) 協會(hui) “十一五”規劃和預測,2010年,中國輪胎總產(chan) 量將達到約7億(yi) 條,增幅達7%左右。

國產(chan) 輪胎品牌約有超過40%的市場在國外,尤其美國市場占了相當大的比重,可目前來看,出口的嚴(yan) 重受阻並未影響國內(nei) 輪胎企業(ye) 的擴產(chan) 熱情。

業(ye) 內(nei) 人士認為(wei) ,大部分國內(nei) 輪胎企業(ye) 大規模擴產(chan) ,且急於(yu) 上馬新的輪胎項目,主要是看好繁榮的國內(nei) 汽車市場,希望能借此挖掘國內(nei) 的需求,實現“由外向內(nei) ”的轉型。但顯然,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出口受阻

2009年9月,美國政府宣布對從(cong) 中國進口的小轎車和輕型卡車輪胎實施為(wei) 期3年的懲罰性關(guan) 稅,即在4%的原有關(guan) 稅基礎上,3年中分別加征35%、30%和25%的附加關(guan) 稅。

緊隨其後,歐盟也對中國製造的輪胎豎起了“環保壁壘”,阿根廷也展開了輪胎的反傾(qing) 銷。到目前為(wei) 止,向中國輪胎出口企業(ye) 提出反傾(qing) 銷、反補貼調查的國家已達10餘(yu) 個(ge) 。

更令國內(nei) 品牌輪胎廠商心急的是,今年以來,包括天然橡膠在內(nei) 的原材料價(jia) 格高漲,其中,天然橡膠、天然鐵礦石價(jia) 格都是翻倍增長。

目前中國天然橡膠70%依賴進口,進口關(guan) 稅高達20%。自去年8月份開始,廣東(dong) 天然橡膠進口均價(jia) 持續上漲,從(cong) 每噸1459.3美元漲至今年5月份每噸24800美元。盡管許多企業(ye) 上調輪胎出廠價(jia) 格,但遠跟不上橡膠等原材料價(jia) 格的上漲。

“在國外冷、國內(nei) 熱的汽車市場現狀中,國產(chan) 輪胎並沒有出現由出口向內(nei) 需的轉變。”中投顧問化工行業(ye) 研究員常軼智表示。

據中國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我國輪胎產(chan) 量為(wei) 16744萬(wan) 條,而據海關(guan) 統計,一季度我國出口輪胎8022萬(wan) 條,我國輪胎出口量占總產(chan) 量的48%,出口依賴依然很大。

加速生產(chan)

雖然麵臨(lin) 出口受阻和成本上漲的雙重壓力,但國內(nei) 輪胎品牌企業(ye) 的生產(chan) 線仍“熱火朝天”。

2009年,金宇輪胎有限公司年產(chan) 1050萬(wan) 套半鋼子午胎項目已部分投產(chan) ;雙星集團上馬了年產(chan) 100萬(wan) 套全鋼子午線輪胎項目;山東(dong) 玲瓏年產(chan) 1200萬(wan) 套高性能轎車子午線輪胎等五個(ge) 建設項目也已開工;今年年初,中策在下沙再開建22萬(wan) 平方米的廠區。

中國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5月份,國內(nei) 輪胎產(chan) 量為(wei) 7416萬(wan) 條,同比增加25%,環比增加1.6%,1至5月份輪胎總產(chan) 量為(wei) 31230萬(wan) 條,同比增加31%。

杭州中策橡膠有限公司董事長沈金榮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今年年初,市場普遍預計2010年世界經濟將繼續呈複蘇態勢,因此各輪胎市場均處於(yu) 補庫存的狀態。在這一過程中,廠家會(hui) 得到一個(ge) 錯誤的信號,認為(wei) 市場非常好,所以大部分廠家都想當然地加快生產(chan) 。

中國橡膠工業(ye) 協會(hui) 輪胎分會(hui) 秘書(shu) 長蔡為(wei) 民已經意識到了這一點,“一季度會(hui) 員企業(ye) 出口量僅(jin) 占產(chan) 量39%,與(yu) 以往正常情況相比增長仍然較弱,國內(nei) 輪胎市場需求增量有限,加之新增產(chan) 能大量釋放,有可能產(chan) 生供大於(yu) 求的局麵。”

目前,原本就靠打“價(jia) 格戰”安身立命的國內(nei) 品牌輪胎,價(jia) 格已出現較大程度的下降。有數據顯示,今年5月份,載重、輕卡、轎車等各類品種價(jia) 格比上月下降都在15%以上,其中,轎車子午胎價(jia) 格比上月下降近30%,載重子午胎下降超過15%。

沈金榮坦言,“如果按現在原材料的價(jia) 格,並且以現在的售價(jia) 來銷售輪胎,那麽(me) 中國輪胎行業(ye) 將全麵虧(kui) 損。”

艱難轉身

當出口受阻的時候,大部分國內(nei) 輪胎企業(ye) 都開始將戰略重心由國外轉向國內(nei) 。但事實證明,這種轉身困難重重。

“在轎車領域,國產(chan) 品牌輪胎以前還曾在夏利等低端車型上應用,但現在幾乎已經很少在轎車上看到國產(chan) 品牌的輪胎了,國產(chan) 品牌輪胎大部分隻能應用在卡車和貨車領域。”曾由國產(chan) 品牌輪胎經銷商轉為(wei) 國外品牌直營店老板的梁全勝(音)如此表示。

目前,國內(nei) 輪胎市場已經被國外輪胎企業(ye) 群雄盤踞。在與(yu) 國外品牌的競爭(zheng) 中,本土輪胎品牌的競爭(zheng) 力明顯較弱。

在中國橡膠工業(ye) 協會(hui) 輪胎分會(hui) 理事長、三角集團公司董事長丁玉華看來,這首先歸咎於(yu) 產(chan) 品本身。從(cong) 總體(ti) 上看,國內(nei) 品牌的輪胎產(chan) 品檔次不高,技術含量和附加值較低,競爭(zheng) 力明顯不足。

“我們(men) 的產(chan) 品主要集中在中低端市場銷售,高端市場則被國外品牌所主導。以轎車和輕卡子午胎為(wei) 例,2009年,國內(nei) 轎車和輕卡子午胎產(chan) 量約為(wei) 2.4億(yi) 條,其中外資約占75%。”丁玉華說。

此外,中國輪胎在國際市場上的“拚價(jia) 格”現象十分嚴(yan) 重。在美國市場上,同樣規格的一條轎車胎,國內(nei) 品牌僅(jin) 賣48至50美金,而國際知名品牌則可賣到170美金以上。

即使是在國內(nei) 做貼牌生產(chan) 的國際品牌,雖然與(yu) 本土品牌出自同一條生產(chan) 線上,但其價(jia) 格仍比本土品牌高出50%。

目前,國外品牌的輪胎已占國內(nei) 子午胎市場80%以上的份額,原國有重點輪胎企業(ye) 也已有一半被外資並購,且依然逃避不了“走低端”的厄運。

常軼智認為(wei) ,由於(yu) 國內(nei) 輪胎行業(ye) 缺乏對市場的深入研究,整個(ge) 銷售過程基本是交由各代理商負責跟蹤,所以造成了渠道混亂(luan) 、一線市場跟進不及時、代理商經營實力參差不齊、銷售推廣單一的現狀,而對其銷售起關(guan) 鍵支撐作用的二級商及直接車隊用戶,開發控管力度也不夠。

更重要的是,近幾年中,國外輪胎大量進入國內(nei) 市場,對國產(chan) 輪胎行業(ye) 造成了巨大衝(chong) 擊,近五年,外資在中國輪胎產(chan) 業(ye) 投資增加了近30億(yi) 美元,投資額度和發展速度超過以往任何時期。目前,外資品牌企業(ye) 工廠總數達30家,生產(chan) 能力1.5億(yi) 條。

對於(yu) 內(nei) 外交困的本土輪胎企業(ye) 來說,要實現成功轉身仍舊任重而道遠,盲目擴產(chan) 更像是自己給自己挖的陷阱,此時此刻,產(chan) 能過剩的警鍾已經在其頭頂轟然敲響。

現成公司熱 | 信托基金 | 財務管理 | 政策法規 | 工商注冊 | 企業管理 | 外貿知識 | SiteMap | 說明會new | 香港指南 | 網站地圖 | 免責聲明
必威官方平台
客戶谘詢熱線:400-880-8098
24小時服務熱線:137 2896 5777
微信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