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業新聞
注冊香港公司好處

明膠作為藥用輔料存監管漏洞 五大標準被視若無睹

違規用工業(ye) 明膠冒充食品添加劑或藥用明膠早已不是新聞,但連耳熟能詳的知名藥企也卷入其中,著實令公眾(zhong) 出離憤怒。4月15日,9家藥廠生產(chan) 的13個(ge) 批次藥品所用膠囊鉻超標被曝光,最高超標90倍。隨後,修正藥業(ye) 、通化金馬[4.86 -2.41% 股吧 研報]官方網站被黑客攻擊宣泄不滿。4月16日,9家藥企中唯一的上市公司通化金馬跌幅一度超過5%,最終收於(yu) 4.98元/股,下跌1.58%。

藥用輔料存監管漏洞[注冊(ce) 新加坡公司]

公開資料顯示,中國日用化工協會(hui) 明膠分會(hui) 是全國性的動物膠產(chan) 品(骨膠、皮膠、明膠)三膠行業(ye) 管理協會(hui) 。其中藥用明膠是明膠行業(ye) 的主要產(chan) 品,屬藥用輔料,廣泛應用於(yu) 藥品和膠囊的生產(chan) 。據秘書(shu) 長姚龍坤介紹,食用明膠和藥用明膠有的指標很接近,兩(liang) 者加起來的年產(chan) 量大約為(wei) 5-6萬(wan) 噸。近年來,隨著食品及醫藥行業(ye) 的不斷發展,我國明膠產(chan) 量及產(chan) 品質量都有了長足進步,2011年全國明膠產(chan) 量比2010年增長8%左右。

“明膠分為(wei) 照相明膠、工業(ye) 明膠、食用明膠、藥用明膠四大類。藍礬皮用於(yu) 生產(chan) 工業(ye) 明膠生產(chan) 是很正常的,但工業(ye) 明膠有其特殊用處。部分食品廠和藥品廠利欲熏心,不做檢驗、不做分析就把工業(ye) 明膠當食用明膠、藥用明膠使用。”中國日用化工協會(hui) 明膠分會(hui) 秘書(shu) 長姚龍坤告訴《證券日報》記者。他表示,發生藥用膠囊鉻超標,一方麵是老板們(men) 不誠信,沒有按照藥品標準檢驗把關(guan) ,另一方麵需要有關(guan) 部門加強監督。

中國藥學會(hui) 醫藥政策研究中心執行主任、會(hui) 長宋瑞霖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拿工業(ye) 明膠當藥用明膠使用的現象主要源自盲目的“成本控製”,他說:“法規執行並不健全,而且截止目前一直對生產(chan) 醫用輔料沒有實施過程管理。應該加強對醫用輔料的監管,從(cong) 源頭上去管,對那些不重質量、沒有流程管理的廠家就不能讓它生產(chan) 明膠。”

出現如此重大的政策監管漏洞,是何原因?宋瑞霖表示:“涉及到一些部門,大家的觀點不一致。如果對明膠生產(chan) 廠家加強GMP認證管理,效果肯定不一樣。”他還表示,從(cong) 這次13個(ge) 批次藥品被曝光的事件,可以看到:“光檢驗藥品本身,不檢驗輔料,顯然是不夠的。”

此次被曝光的鉻超標藥品包括青海格拉丹東(dong) 藥業(ye) 有限公司的腦康泰膠囊、愈傷(shang) 靈膠囊,長春海外製藥集團有限公司的盆炎淨膠囊、蒼耳子鼻炎膠囊、通便靈膠囊,丹東(dong) 市通遠藥業(ye) 有限公司的人工牛黃甲硝唑膠囊,吉林省輝南天宇藥業(ye) 股份有限公司的抗病毒膠囊,四川蜀中製藥股份有限公司的阿莫西林膠囊、諾氟沙星膠囊,修正藥業(ye) 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的羚羊感冒膠囊,通化金馬藥業(ye) 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的清熱通淋膠囊,通化盛和藥業(ye) 股份有限公司的胃康靈膠囊,通化頤生藥業(ye) 股份有限公司的炎立消膠囊。

4月16日,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發出緊急通知,要求對13個(ge) 藥用空心膠囊產(chan) 品暫停銷售和使用,並稱已責成相關(guan) 省食品藥品監管局對媒體(ti) 報道的藥用空心膠囊鉻超標情況開展監督檢查和產(chan) 品檢驗,並派員赴現場進行督查。

成本存巨大差距[注冊(ce) 新西蘭(lan) 公司]

明膠行業(ye) 屬於(yu) 較冷僻的領域,之前很少受人關(guan) 注。中國日用化工協會(hui) 明膠分會(hui) 秘書(shu) 長姚龍坤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協會(hui) 一直加強引導明膠生產(chan) 企業(ye) ,國內(nei) 並不缺少優(you) 質的明膠,一些著名大公司看好我國廣闊的市場,法國羅賽洛公司、德國嘉利達公司均在中國設廠,在前文提及的5-6噸明膠中,高品質的明膠大約5萬(wan) 噸。需要注意的是,該統計主要“涉及會(hui) 員單位以及大的食用明膠生產(chan) 企業(ye) ”。

中國日用化工協會(hui) 明膠分會(hui) 曾指出,少數企業(ye) 為(wei) 利益驅動,采用製革廠經鞣製過的含鉻革皮廢料(即藍礬皮)生產(chan) 的工業(ye) 明膠,作為(wei) 食品添加劑或藥用明膠銷售給食品或膠囊生產(chan) 企業(ye) 。嚴(yan) 重危害消費者的身體(ti) 健康。嚴(yan) 重擾亂(luan) 明膠市場秩序,同時也給正規合法生產(chan) 經營明膠的企業(ye) 造成很大的負麵影響和損失,使整個(ge) 明膠行業(ye) 的信譽遭到極大的傷(shang) 害。

“不能把工業(ye) 明膠冒充食用明膠,”姚龍坤強調,“2005年明膠協會(hui) 就與(yu) 衛生部一起製定了食用明膠衛生規範。”在四種明膠中,照相明膠質量最佳,工業(ye) 明膠和食用明膠不止重金屬鉻指標不同,在微生物標準上也有明顯差別。據姚龍坤介紹,明膠行業(ye) 有五大標準,包括食用添加劑明膠標準(添加為(wei) 主)、食用明膠標準(加多加少均可)、藥用明膠標準(用於(yu) 膠囊、糖衣等)、藥典標準規定的兩(liang) 個(ge) 品種——明膠和膠囊用明膠。

舉(ju) 個(ge) 例子,QB/T4087-2010食用明膠標準就規定了食用明膠的分類、要求、試驗方法、檢驗規則和標誌、包裝、運輸、貯存、保質期。該標準明確顯示“適用於(yu) 以動物的皮、骨等為(wei) 原料所生產(chan) 的作為(wei) 食品的明膠。”

那麽(me) 不同原料製成的明膠利潤差有多大,使得不少廠商敢冒天下之大不韙、視如此多的明膠標準為(wei) 無物?

中國日用化工協會(hui) 明膠分會(hui) 理事長王敬忠曾算過這樣一筆賬:1噸正規食用明膠的原材料,價(jia) 格高達2000-3000元,而一般的皮革下腳料,1噸僅(jin) 需要100-200元。但是,進入市場後,1噸食用明膠的收購價(jia) 都在2萬(wan) -3萬(wan) 元左右。

另有行業(ye) 數據顯示,目前正規企業(ye) 生產(chan) 的藥用明膠售價(jia) 大約為(wei) 5-7萬(wan) 元/噸,跨國公司價(jia) 格甚至高達12萬(wan) 元/噸,而藍礬皮膠僅(jin) 僅(jin) 1-2萬(wan) 元/噸,對於(yu) 下遊使用企業(ye) 來說,巨大的價(jia) 格差異是顯而易見的。在這樣的情況下,為(wei) 牟取暴利,利欲熏心者便鋌而走險,用工業(ye) 膠或藍礬皮所製的含鉻皮膠冒充藥用明膠銷售,或將其摻入到藥用明膠一起出售。

僅(jin) 靠行業(ye) 自律能走多遠?

藥用膠囊鉻超標被曝光,關(guan) 於(yu) 了解內(nei) 幕的人士“吃藥棄殼”的傳(chuan) 言也甚囂塵上。有行業(ye) 內(nei) 人士表示,以前空心膠囊按藥包材管理,近年才劃歸輔料管理,《藥品管理法》及《藥品管理法實施條例》對藥包材的監管要求比較明確,但對輔料的要求相對較弱,由此造成空心膠囊管理比較特殊,藥用明膠也隨之陷入監管漏洞。

此外,普通公眾(zhong) 基本不能區分含鉻的藍礬皮膠和符合標準的藥用明膠。專(zhuan) 家表示,鉻會(hui) 破壞人體(ti) 骨骼以及造血幹細胞,長期食用會(hui) 導致骨質疏鬆,嚴(yan) 重的會(hui) 患上癌症,但其對人體(ti) 健康的危害是一個(ge) 緩慢的過程,一般在2年以上才會(hui) 顯現出來。

目前,杜絕藍礬皮膠更多是靠生產(chan) 單位自律。為(wei) 淨化明膠市場,行業(ye) 協會(hui) 也多次呼籲會(hui) 員單位決(jue) 不使用舍鉻廢皮料生產(chan) 食品添加劑明膠和藥用明膠。[注冊(ce) 塞舌爾公司]

中國日用化工協會(hui) 明膠分會(hui) 秘書(shu) 長姚龍坤表示,目前,國內(nei) 不少企業(ye) 的產(chan) 品主要指標已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國內(nei) 明膠生產(chan) 企業(ye) 工藝技術、產(chan) 品質量不斷提升,一些企業(ye) 建起了現代化的GMP車間,通過了國際ISO9001質量體(ti) 係認證,以比較完善的衛生措施來控製微生物指標,用先進的明膠萃取和膠液提純設施大大改進了明膠的純度,采用封閉式長網烘幹,消除了機械雜質,提高了明膠的清潔度。

據了解,2010年版《中國藥典》在2005年版的基礎上,做了大幅度的增修訂和新增品種的工作,特別在新版藥典中完善了對膠囊用明膠的詳細規定,製訂了一些新的標準。業(ye) 內(nei) 人士認為(wei) ,這對今後的明膠和膠囊產(chan) 業(ye) 將引起巨大的連鎖反應,行業(ye) 甚至麵臨(lin) 深遠的影響。然而,沒有強有力的後續監管,實施效果究竟如何則需要打一個(ge) 問號。

昨天,記者采訪的藥企基本都否認使用鉻超標藥用膠囊,此次被曝光的修正藥業(ye) 高級副總裁王之光對媒體(ti) 表示,央視送檢的批號生產(chan) 日期在新國標實施前,此前鉻元素含量並未納入檢測範圍。

現成公司熱 | 信托基金 | 財務管理 | 政策法規 | 工商注冊 | 企業管理 | 外貿知識 | SiteMap | 說明會new | 香港指南 | 網站地圖 | 免責聲明
必威官方平台
客戶谘詢熱線:400-880-8098
24小時服務熱線:137 2896 5777
微信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