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現在我們(men) 所看到的,在人民幣匯率政策的製定上,央行的獨立性、權威性還不夠高,所以才有了人民幣匯率持續近十年的人為(wei) 低估,並由此導致中國的外匯儲(chu) 備從(cong) 2001年末的2121億(yi) 美元,增加到2011年末的3.1萬(wan) 億(yi) 美元。而外匯儲(chu) 備的高速增加,是以人民幣購買(mai) 力貶值為(wei) 代價(jia) 的,對此,國人深有體(ti) 會(hui) 。 為(wei) 什麽(me) 央行不能保衛我們(men) 的財富?不是央行不想保衛我們(men) 的財富,而是央行沒有足夠的能力和權力來保衛我們(men) 的財富。簡言之,是央行獨立性和權威性不夠。
中國的貨幣政策製定,往往受到多個(ge) 部門的幹預,所以即使麵臨(lin) 通貨膨脹的巨大壓力,央行也未必能采取及時有力的措施來加以控製。[注冊(ce) 香港公司]因此要求加強央行獨立性在中國具有特別的重要性。央行獨立性的高低,直接影響中國控製通貨膨脹能力的發揮,從(cong) 而影響我們(men) 每個(ge) 百姓手中的貨幣幣值穩定問題。
3月21日,經濟學家、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長夏斌公開呼籲,政府在推行利率市場化,並提高人民幣在國際貨幣上的作用時,中國央行的權力應該加強。
夏斌說,“中國人民銀行在短期和特別的貨幣政策調整和操作上應該獲得更大的權力,另外它在提高決(jue) 策方式上還有很大的提高空間。”
中國人民銀行
此前,世界銀行、德意誌銀行和瑞銀集團經濟學家們(men) 都建議,中國應該增強中國人民銀行的獨立性和透明度。[注冊(ce) 香港公司]美國和歐洲的中央銀行操作和政府工作相互獨立,但是中國央行的主要操作,如利率都是由國務院決(jue) 定。
2007年12月,北大教授周其仁在《毫不含糊地反對通貨膨脹》一文中指出,毫不含糊地反通脹,就是要全力支持央行乾綱獨斷,履行貨幣管理職責。周其仁指出,“宏觀調控的事務多得不得了,唯有貨幣才是牛鼻子。”[注冊(ce) 香港公司]但中國的宏觀調控卻有多個(ge) 政府部門參與(yu) 其事,於(yu) 是帶來這樣的嚴(yan) 重問題:“多龍治水,十八般兵器一起上,到底是哪樣政策工具發生了哪樣效果,誰也搞不清楚。分工不明確,職責就不清楚。”
今年三月,北京大學盧鋒教授也在為(wei) 搜狐財經撰寫(xie) 的《匯改為(wei) 何這麽(me) 難》一文中指出,不同政府部門的利益問題,阻礙了中國人民幣匯率的調整步伐。盧鋒教授寫(xie) 道:“出口依存度較高的地區,官員擔心人民幣升值影響當地經濟增長或加大就業(ye) 困難。外貿管理部門以貿易增長為(wei) 工作目標,擔心升值會(hui) 妨礙達標。這種強有力的利益聯盟,對決(jue) 策產(chan) 生了顯著的影響。”
實際上,中國央行的獨立性也是在不斷得以加強的。[注冊(ce) 香港公司]比如周其仁教授在今年三月接受搜狐財經采訪時就指出,1994年由全國人大通過的《人民銀行法》非常值得肯定。該法案明文規定:“中國人民銀行不得對政府財政透支,不得直接認購、包銷國債(zhai) 和其他政府債(zhai) 券”。這也就是說,央行在貨幣發行上獲得了很高的獨立性,其他政府部門不再能要求央行增發貨幣。
然而,正如現在我們(men) 所看到的,在人民幣匯率政策的製定上,央行的獨立性、權威性還不夠高,所以才有了人民幣匯率持續近十年的人為(wei) 低估,並由此導致中國的外匯儲(chu) 備從(cong) 2001年末的2121億(yi) 美元,增加到2011年末的3.1萬(wan) 億(yi) 美元。而外匯儲(chu) 備的高速增加,是以人民幣購買(mai) 力貶值為(wei) 代價(jia) 的,對此,國人深有體(ti) 會(hui) 。
加強央行獨立性和權威性的意思,就是貨幣穩定的事情就應該完全交給央行來處理,讓它充當百姓財富保值守護人。當我們(men) 百姓手中的錢貶值的時候,我們(men) 就隻需要唯央行是問。[注冊(ce) 香港公司]而不必去怪農(nong) 業(ye) 部門沒搞好生產(chan) ,去怪豬肉或者大蒜價(jia) 格上漲。而當要求別人承擔這麽(me) 大的責任的是,就要賦予別人別人相應的權力。
但正是就這點來講,現在的我們(men) 是做得很差的。比如當央行製定任何貨幣政策時,商務部、農(nong) 業(ye) 部、發改委這樣的政府部門不能去作出任何幹預。一個(ge) 明擺的事實是,現在的15位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hui) 委員中,有7位來自發改委、財政部、統計局、銀監會(hui) 、證監會(hui) 、保監會(hui) 等政府部門的一把手或者副主任、副部長。這就是講,當央行貨幣委員向政策製定者提出建議的時候,這些部門具有相當的發言權。而這顯然是有損於(yu) 央行的獨立性的。
增強央行獨立性及權威性,對中國來講還有很長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