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業新聞
企業重組上市IPO

雙重打擊 奶粉代購業漸入黃昏

三十年河東(dong) ,三十年河西,如果以此來形容奶粉代購業(ye) 的現狀或許會(hui) 有一些偏頗。但在乳業(ye) 恢複的大環境下,這個(ge) 曾經火爆的行業(ye) 怪相,如今前途卻顯得迷茫。

近日,乳業(ye) 巨頭伊利和蒙牛等紛紛加大奶粉產(chan) 品生產(chan) 、銷售力度,而國際奶粉企業(ye) 也以在華建新廠的方式蠶食著奶粉代購商們(men) 的市場空間。

如果說國內(nei) 乳業(ye) 的恢複和國際奶粉企業(ye) 加大在華投資是代購商壓力的主要來源,那麽(me) 日前質監部門發布公告要求禁止從(cong) 日本進口奶粉,同時網絡各平台中諸多代購商被視為(wei) 存在安全隱患則給了行業(ye) 又一打擊。

而代購業(ye) 的本質也決(jue) 定了其生存空間有限。由於(yu) 通過快遞等渠道進入我國未曾交納任何稅費,有激進的人士預計,這個(ge) 年交易額至少數億(yi) 元的行業(ye) ,每年偷漏稅額可能超過億(yi) 元。

“奶粉代購是一個(ge) 時代的產(chan) 物,但隨著國內(nei) 市場的完善,它的火熱將一去不複返。”一家跨國奶粉企業(ye) 的人士如此說道。

代購奶粉 單店月售可達百萬(wan)

“以前奶粉代購很好賺錢,一個(ge) 月下來平均至少可以賺1萬(wan) 元。”從(cong) 日本代購奶粉的小朱告訴記者。

所謂代購奶粉,就是交易雙方通過各種電子商務平台進行交易,由賣方直接將在海外購買(mai) 的奶粉通過國際快遞等方式發至買(mai) 方,由於(yu) 這一過程中不需要繳納有關(guan) 稅費,因此價(jia) 格較市場上的奶粉要相對便宜。

這本是一個(ge) 屬於(yu) 小眾(zhong) 消費的半灰色行業(ye) ,但在三聚氰胺事件之後,卻如同雨後春筍一般,開始爆炸式增長和發展。“三聚氰胺事件發生那會(hui) 兒(er) ,是我生意最好的時候,一個(ge) 月就賺了7萬(wan) ~8萬(wan) ,當時快遞單堆得像一座小山一樣。”代購商王楠(化名)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現在的生意沒有以前那麽(me) 好做了,一個(ge) 月賺個(ge) 幾千塊已經不容易。

時間回到三聚氰胺事件爆發伊始,當時在搜索引擎上以關(guan) 鍵字“奶粉、代購”進行搜索還隻有1000多條結果,但6月23日,當記者再次輸入上述關(guan) 鍵字時,搜索結果已經猛增至1萬(wan) 多條。在不到兩(liang) 年的時間裏,奶粉代購信息就增長了近10倍。

火爆的增長除了源於(yu) 市場的需求,還因為(wei) 這個(ge) 行業(ye) “來錢容易”。

“奶粉代購商通常是學生或者剛生孩子的媽媽。”小朱曾是一名在日本留學的學生,回國後她不再從(cong) 事奶粉代購,但談及此事時她還是很興(xing) 奮,“這種生意工作簡單利潤不低,很適合時間充裕的學生。在日本期間我光賣奶粉,就能賺夠平時的生活費。”

據了解,在某平台上,一聽代購的惠氏金裝奶粉幼兒(er) 樂(le) 三段奶粉(900g),加上郵費的價(jia) 格約為(wei) 180元左右,而代購商所有成本加在一起也僅(jin) 為(wei) 160元,一聽就有大約20元的利潤,利潤率超過了10%。而在整個(ge) 交易中,賣家要做的事情並不多,隻需在海外購買(mai) 奶粉並且寄出去即可。

“在火爆的時候,一些店一個(ge) 月就能賣1000多箱奶粉,保守估計銷售額可以達到百萬(wan) 。”小朱如此表示。

偷漏稅金額超過億(yi) 元?

奶粉代購行業(ye) 到底有多大?截至現在一直沒有官方數據對此進行統計,種種預測都是來自行業(ye) 人士的一些判斷。不過,一個(ge) 比較可靠的數據是,行業(ye) 至少有數億(yi) 的年交易額。據海關(guan) 總署分析,2009年我國通過正規渠道進口的乳製品為(wei) 24萬(wan) 噸,而實際流入國內(nei) 的乳製品應在30萬(wan) 噸以上。

“在一些主流的網站上,至少有接近10家店的月銷量可達上百萬(wan) ;加上其他的店,每年的奶粉代購額可以達到數億(yi) 元。”王楠向記者表示。由於(yu) 並無官方統計,記者在采訪過程中隻能向多位代購商谘詢這一數字的可信度,而對方紛紛表示,每年過億(yi) 的銷售額應該隻是最保守的估計。

而根據麥肯錫的一項調查研究數據顯示,到2010年中國的乳製品市場將達到200億(yi) 美元的規模,其中我國嬰幼兒(er) 奶粉市場每年消費額將超過250億(yi) 。從(cong) 目前代購奶粉市場的火爆程度而言,超過1億(yi) 的年交易額並不誇張。甚至有位激進的分析人士認為(wei) ,“從(cong) 目前的行業(ye) 現狀來看,代購奶粉占有的市場份額並不少,有可能達到約10億(yi) 元的水平。”

但這個(ge) 交易額數億(yi) 的行業(ye) ,卻完全脫離在體(ti) 製之外,其中就包括頻繁的偷漏稅。據中國海關(guan) 網的文件,盡管在2008年下調過關(guan) 稅,但進口奶粉進入中國仍將繳納5%的關(guan) 稅和17%的增值稅,即一共要繳納逾20%的稅費。以此計算,每年數億(yi) 元的代購奶粉,僅(jin) 偷漏稅一項就可能超過億(yi) 元。

事實上,偷漏稅的因素也使得代購奶粉的價(jia) 格低於(yu) 市價(jia) ,這也間接造成了它的熱銷局麵。以前述惠氏金裝奶粉幼兒(er) 樂(le) 三段奶粉(900g)為(wei) 例,即便是包括快遞等費用,代售商的售價(jia) 也僅(jin) 為(wei) 180元,而同一商品在超市中的價(jia) 格約在200元左右。

“我們(men) 是從(cong) 香港清關(guan) 公司的渠道走,不用交稅。”6月23日,淘寶網代購奶粉商家sweet如此告訴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據了解,即便是從(cong) 清關(guan) 公司的渠道運進境內(nei) ,仍然需要繳納一定的費用給相關(guan) 公司,像sweet這樣的賣家隻是少數,其他賣家都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如一淘寶賣家就表示,自己是日本導遊,頻繁往返於(yu) 兩(liang) 地之間,因此可以自帶一些奶粉回國銷售。而絕大部分賣家都是在海外直接通過快遞運至境內(nei) 。“盡管快遞費用不菲,但通常檢查都不太嚴(yan) 格,而且可保證時間,因此行業(ye) 內(nei) 大部分的賣家都是快遞送貨。”小朱表示。

據了解,代購奶粉的稅收幾乎難以追查。“以快遞或者個(ge) 人攜帶的方式入境,每筆交易的數額並不大,同時也很分散。從(cong) 稅務征收的角度而言,很難覆蓋到這麽(me) 大的範圍。”一位稅務局的資深人士向記者解釋。

未經質量監管 安全存隱患

在三聚氰胺事件爆發之後,代購奶粉以其海外原產(chan) 、質量有保證等特點獲得了所有消費者的追捧,但兩(liang) 年過去了,代購奶粉的安全性也開始受到了廣泛的質疑。

“奶粉通過國際快遞進入國內(nei) 市場,通常不會(hui) 經曆正規渠道那麽(me) 多的檢查,出了問題也找不到人負責,這之中存在安全問題。”前述跨國奶粉企業(ye) 的人士表示。

近日,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農(nong) 業(ye) 部發布了《關(guan) 於(yu) 防止日本口蹄疫傳(chuan) 入我國的公告》,公告表示,鑒於(yu) 日本現在是口蹄疫疫區,將暫停從(cong) 日本進口牛奶、奶粉、牛肉等產(chan) 品。公告一出,代購商頓時嘩然,有關(guan) 代購網站也迅速做出反應,將所有日本進口奶粉進行緊急下架處理。

“日本進口奶粉的事件顯示出海外的奶粉也不一定是百分之百安全,而代購奶粉由於(yu) 缺少有關(guan) 監管,因此具有更大的食品安全隱患。”一位國產(chan) 奶粉企業(ye) 的管理人員曾在私下如此評論此事件。

據了解,代購奶粉的檢驗檢疫是整個(ge) 係統中的盲點。“對於(yu) 隨身攜帶奶粉入境的旅客,如果分量超過了規定,我們(men) 一般都會(hui) 進行檢查。”一位上海檢驗檢疫部門的工作人員坦言,“但這都是普通的檢測,並不能檢測出其成分是否有問題。”

而快遞渠道也存在類似的問題。“如果每次寄的量不大,通常都不會(hui) 有很嚴(yan) 格的檢查。”6月23日,記者谘詢DHL快遞的有關(guan) 人士,對方表示在跨國快遞中,奶粉的檢查不是很嚴(yan) 格,更不會(hui) 有專(zhuan) 業(ye) 的檢測。

“目前市麵上有一些代購奶粉雖然出自海外,但事實上隻能算是國外的‘山寨產(chan) 品’,其質量遠沒有國內(nei) 的產(chan) 品好,而且海外產(chan) 品的成分和國內(nei) 產(chan) 品有區別,也不一定適合中國的孩子。”乳業(ye) 專(zhuan) 家、資深人士王丁棉表示。

事實上,對於(yu) 進口食品進入我國,有關(guan) 的安全檢查是必不可少的。近日,國家質檢總局發布的2010年1月進境不合格食品、化妝品,進口乳製品依然是“重災區”。其中,深圳市逸翠貿易有限公司從(cong) 澳大利亞(ya) 進口的11.71噸寶利氏牛奶,蛋白質和脂肪不符合國家標準;深圳市富力圖實業(ye) 發展有限公司從(cong) 美國進口的200噸帝皇牌非脫鹽甜乳清粉(食用),檢出金黃色葡萄球菌。

“如果從(cong) 正規渠道進口,會(hui) 有嚴(yan) 格的檢驗檢疫措施。”上述上海市檢驗檢疫部門的人士表示,應該盡量購買(mai) 正規渠道的產(chan) 品。

奶粉代購業(ye) 或進入“黃昏”

“存在即合理”。代購奶粉行業(ye) 從(cong) 當初的小眾(zhong) 消費到後來的全民風靡,這樣一個(ge) 存在著質量監督短板和明顯偷漏稅的灰色行業(ye) ,見證了一個(ge) 特殊的時期。而隨著國內(nei) 乳業(ye) 的恢複和海外企業(ye) 的打壓,這個(ge) 曾經異常火爆的行業(ye) 或許正在迎來黃昏。

“產(chan) 品不好賣了,最近幾個(ge) 月都是下降趨勢。”王楠灰心地告訴記者。

搶奪代購奶粉市場份額的,是從(cong) 三聚氰胺事件打擊中恢複過來的巨人們(men) 。進入2010年,國內(nei) 國際的奶粉巨頭都加大了投入。伊利於(yu) 5月份發布公告稱,將投資5.5億(yi) 新建奶粉項目,並表示未來幾年奶粉業(ye) 務都將是公司發展的重點;而蒙牛也緊隨其後,宣布2010年將會(hui) 繼續加大奶粉的市場銷售。

“奶粉業(ye) 務的利潤高,現在已被各大乳企視為(wei) 業(ye) 務新增長點。隨著整個(ge) 行業(ye) 的恢複,未來這一塊的投入會(hui) 更多。”一位業(ye) 內(nei) 分析師如此表示。與(yu) 此同時,國際奶粉巨頭也紛紛以開新廠、設研發中心等增加投入的方式,表現出了繼續深耕中國市場的決(jue) 心。

“乳業(ye) 市場已經基本恢複到三聚氰胺事件之前的情況。”王丁棉表示,“現在國內(nei) 國際的企業(ye) 都在跑馬圈地,一場新的大戰在所難免。”

而在海外,代購奶粉業(ye) 務還受到了當地政府的打壓。據了解,在新西蘭(lan) 和日本等國,由於(yu) 代購商們(men) 大肆在超市購買(mai) 奶粉,受到了有關(guan) 部門的注意,目前已經出台相關(guan) 的規定,限製每人每次購買(mai) 奶粉的數量。

“沒有辦法,這個(ge) 半灰色的行業(ye) 在製度之內(nei) 沒有容身之處。”王楠灰心地說,“因此它總有一天又會(hui) 回到當年的小眾(zhong) 消費中去。”

從(cong) 三聚氰胺事件爆發至今還不到兩(liang) 年,盡管存在即合理的原則給奶粉代購行業(ye) 帶來了發展的契機,但作為(wei) 特殊時期的一個(ge) 特殊產(chan) 物,最終它也隻能是整個(ge) 中國乳業(ye) 發展曆程中的小插曲而已。

現成公司熱 | 信托基金 | 財務管理 | 政策法規 | 工商注冊 | 企業管理 | 外貿知識 | SiteMap | 說明會new | 香港指南 | 網站地圖 | 免責聲明
必威官方平台
客戶谘詢熱線:400-880-8098
24小時服務熱線:137 2896 5777
微信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