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拉斯維加斯CES(消費電子展)展館,你可能以為(wei) 走錯了地方。因為(wei) ,美歐消費電子巨頭們(men) 身影稀落,而來自亞(ya) 洲的企業(ye) 已經喧賓奪主。
偌大的三個(ge) 展館[注冊(ce) 馬紹爾公司],至少三分之一的企業(ye) 來自亞(ya) 洲,尤其是中國。筆者在零部件為(wei) 主的區域,儼(yan) 然看到了深圳企業(ye) 一條街。
你當然能看到展台龐大的摩托羅拉、柯達,但沒落的它們(men) 似乎在刻意尋求一種存在感;你也能看到微軟、英特爾,它們(men) 霸占著消費電子品牌展區的門口,似乎給人一種Wintel聯盟仍具有話語權的印象。
但你看不到蘋果、惠普及戴爾光鮮的展位。蘋果也就罷了,它特立獨行,從(cong) 沒正式參加過CES。但一年前還在大張旗鼓進軍(jun) 消費電子領域的惠普與(yu) 戴爾,卻不見身影,讓人覺得美國人在CES主場優(you) 勢不再。
它們(men) 給出許多理由。大致是CES展會(hui) 與(yu) 自家產(chan) 品發布周期相矛盾[注冊(ce) 新加坡公司],展會(hui) 已失去效應等。微軟公關(guan) 部副總在微博上問:“我們(men) 參加CES,是因為(wei) 這是必須參加的一個(ge) 展覽,還是我們(men) 一直習(xi) 慣了這樣做?”
事實上,微軟前不久已宣布,它將不再參加下屆CES展。此次現身已是絕唱。大概意識到是最後瘋狂,微軟展台幾乎傾(qing) 盡所有。微軟CEO巴爾默的演講更是成為(wei) CES人氣最爆的一場。
但在筆者眼中,這些理由都很牽強。過去一年,除蘋果外,微軟、摩托羅拉、惠普、戴爾們(men) 並沒推出讓人耳目一新的產(chan) 品。
筆者一個(ge) 強烈的觀感是,與(yu) 其說產(chan) 品周期與(yu) 節奏不一,不如說它們(men) 已失去曾經在消費電子業(ye) 的地位。盡管蘋果依然,但一個(ge) 由亞(ya) 洲企業(ye) 主導的消費電子品牌時代已經來臨(lin) 。
三大展館,人氣最旺的展位是三星。這個(ge) 在麵板、存儲(chu) 芯片、電視、手機領域均為(wei) 全球第一的韓企,2年前已超越惠普,成為(wei) 全球最大的IT公司。在它周圍,索尼、鬆下、LG、夏普、長虹、海爾、TCL等亞(ya) 洲品牌可謂群星閃耀。聯想未在主館大“擺攤”,但它在全球媒體(ti) 出入的威尼斯人酒店設立了龐大展位。聯想集團[5.92 -1.50%]CEO楊元慶說,錢要花在刀刃上。看來他已深諳傳(chuan) 播之道。
讓人驚喜的是,TD-LTE聯盟、華為(wei) 、中興(xing) 也“擺攤”了。就連誕生不久的“阿裏雲(yun) ”,也開設了獨立展台。如果算上深圳企業(ye) “一條街”,以及移動處理器小巨頭瑞芯微等公司,中國參展企業(ye) 已呈現全產(chan) 業(ye) 鏈局麵。
要知道拉斯維加斯是美國消費最高的城市之一,每個(ge) 展位的代價(jia) 不菲。筆者認為(wei) ,亞(ya) 洲企業(ye) 尤其中國力量的上門挑戰,有望重塑全球IT產(chan) 業(ye) 鏈。至少在PC領域,快速成長的聯想對惠普、戴爾已呈壓迫之勢。而三星、索尼、HTC則正在圍剿蘋果。
當筆者將這一問題拋給楊元慶時,他坦承,未來,三星才是最大對手,蘋果封閉的模式不可持續,聯想無所畏懼。他甚至已不提惠普與(yu) 戴爾。
但是,個(ge) 別大佬不參展並不意味著美國消費電子產(chan) 業(ye) 鏈傾(qing) 頹在即。CES“去魅化”、美國味淡化的背後,不過是產(chan) 業(ye) 鏈利益再分配。當這一幕發生前,美國巨頭早已開始藏身幕後。比如惠普、戴爾,過去4年接連整合IT服務業(ye) ,主動淡出PC與(yu) 消費電子領域。
[注冊(ce) 新西蘭(lan) 公司]事實上,美國企業(ye) 依然占據著產(chan) 業(ye) 鏈的最高利潤部分:英特爾與(yu) 高通,目前占據著全球PC與(yu) 智能手機、智能電視的芯片市場;微軟、穀歌以及蘋果則壟斷了絕大部分操作係統蛋糕。
因此,亞(ya) 洲力量的崛起,更多體(ti) 現在一般元器件、整機製造及品牌營銷層麵。而這些環節對於(yu) 成本更為(wei) 敏感。美國CES去魅之旅,某種程度上,也意味著正在崛起的聯想等中國消費電子企業(ye) 力量,將遭遇更為(wei) 激烈的競爭(zheng) 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