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27日,包括支付寶、快錢等在內(nei) 的27家單位獲得首批支付牌照。8月31日,央行又公布了獲得支付牌照的第二批13家企業(ye) 名單。注冊(ce) 塞舌爾公司不過,剛拿到牌照的第三方支付企業(ye) ,仍呼籲建立完善的行業(ye) 規則。
“支付行業(ye) 市場規則或將在三年內(nei) 確立”,匯付天下董事長兼CEO周曄昨日在中歐國際工商學院和新華社上海分社等聯合舉(ju) 辦的“2011首屆中國金融家論壇”上表示,除了傳(chuan) 統的B2C支付外,個(ge) 人金融理財支付、產(chan) 業(ye) 鏈支付以及移動支付都存在很大的發展空間,支付行業(ye) 將迎來黃金十年。
周曄表示,未來第三方支付行業(ye) 還有一些規則需要完全建立起來,包括和上遊商業(ye) 銀行間的關(guan) 係,與(yu) 下遊商場及消費者間的關(guan) 係。“中國是唯一一個(ge) 給支付公司發牌照的國家,最後這個(ge) 市場規則是怎麽(me) 建立起來的,需要行業(ye) 共同努力。”他表示。
近期,注冊(ce) 薩摩亞(ya) 公司央行對於(yu) 第三方支付監管政策完善過程明顯加快。11月4日,央行發布《支付機構客戶備付金存管暫行辦法(征求意見稿)》,並向社會(hui) 公開征求意見。《辦法》對備付金存管銀行、備付金存放和使用劃轉、沉澱資金利息等業(ye) 界關(guan) 注的問題做出了詳細規定。
近日,有媒體(ti) 稱,央行日前已向第三方支付企業(ye) 和商業(ye) 銀行下發了《銀行卡收單業(ye) 務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這被業(ye) 內(nei) 人士視為(wei) 第三方支付領域監管政策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業(ye) 內(nei) 人士稱,此次下發的征求意見稿與(yu) 以往相比更嚴(yan) 格更完善,已經接近定稿,預計將很快發布。
監管政策密集出台的背景是,第三方支付今年以來迅猛發展。數據顯示,2011年第3季度中國第三方互聯網在線支付市場交易規模達到5643億(yi) ,環比增長22.4%,同比增長95%。近日,快錢CEO關(guan) 國光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今年全年快錢的交易金額將達1.2萬(wan) 億(yi) 元。關(guan) 國光表示,從(cong) 全國資金交易額來看,第三方支付行業(ye) 支付份額還非常小。第一批、第二批獲得綜合性牌照的公司發展空間將會(hui) 越來越大。
周曄指出,在政府監管方麵,基礎管理辦法和配套管理辦法將出台;在行業(ye) 層麵,政企、企企之間的協商體(ti) 係將逐步建立,行業(ye) 守則將不斷完善;在消費者層麵,用戶服務、權益保障體(ti) 係等都將逐步成熟。
對於(yu) 監管的問題,關(guan) 國光表示,任何監管都有個(ge) 逐步發展的過程。注冊(ce) 特拉華公司尤其在第三方支付行業(ye) ,由於(yu) 金融創新非常快,相應的監管體(ti) 係也必須有一個(ge) 逐步完善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