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業新聞
注冊香港公司好處

被舉報寬帶壟斷 電信聯通或受罰數十億

昨日(11月9日),據央視報道,相關(guan) 部委近日已就寬帶接入問題對中國電信、中國聯通展開反壟斷調查,並有可能對兩(liang) 家企業(ye) 進行反壟斷處罰,如果事注冊(ce) 特拉華公司實成立,中國電信、中國聯通或將遭到數億(yi) 到數十億(yi) 罰款。

就在中國《反壟斷法》出台第三年,發改委終於(yu) 要操刀了,向中國最大的寬帶接入及IDC提供商中國電信[4.62 -4.15%]、中國聯通[5.41 -1.10% 股吧 研報]展開反壟斷調查,並有可能開出首張罰單。

在此之前,交通、電信、石油、水電氣、互聯網等公用事業(ye) 一注冊(ce) 盧森堡公司直是外界反壟斷的關(guan) 注焦點,但至今未有受罰案例。

針對上述事件,昨日中國聯通(600050,SH)發布公告表示,正在應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hui) 要求提供2010年度向互聯網服務提供商出租帶寬業(ye) 務的價(jia) 格、數量及營業(ye) 額等相關(guan) 信息。

此外,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hui) 價(jia) 格監督檢查注冊(ce) 伯利茲(zi) 公司與(yu) 反壟斷局昨日也發布消息,發改委正在調查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涉嫌寬帶接入領域壟斷問題,預計很快將會(hui) 出台查處結果。

“斷網事件”演化為(wei) “舉(ju) 報門”

根據央視報道,今年上半年,國家發改委價(jia) 格監督檢查與(yu) 反壟斷局接到有關(guan) 中國電信、中國聯通涉嫌價(jia) 格壟斷的舉(ju) 報,隨後,發改委立即啟動了調查,調查的主要內(nei) 容是中國電信、中國聯通在寬帶接入及網間結算領域是否利用其自身具有的市場支配地位,阻礙影響其他經營者進入市場等行為(wei) 。

就在此前,有消息指出,這起電信壟斷案調查,是源於(yu) 部分企業(ye) 機構針對2010下半年“斷網事件”的舉(ju) 報,其證據材料也多來自這些企業(ye) 機構。

2010年8月上旬,中國電信下發內(nei) 部文注冊(ce) 法國公司件要求,各省公司對高帶寬和專(zhuan) 線接入進行清理,除骨幹核心正常互聯互通點外,清理所有其他運營商和互聯單位等的“穿透流量”接入。

據了解,所謂“穿透流量”,指一些公司在中國電信購買(mai) 帶寬後,並不自己使用,而是轉手賣給其他運營商賺取差價(jia) 。而這場電信發起的“接入”大清洗也導致了從(cong) 8月12日至9月9日,短短27天內(nei) ,僅(jin) 廣東(dong) 鐵通就爆發了37477件用戶投訴,38443用戶拒絕繳費,並已有28210用戶麵臨(lin) 退網,波及的互聯網用戶超過1000萬(wan) 。

一位不願意透露姓名的通信人士指出,中國電注冊(ce) 意大利公司信所提到的“其他運營商和互聯單位”,正是其競爭(zheng) 對手。通過此舉(ju) ,中國電信不僅(jin) 能夠提升競爭(zheng) 對手的運營成本,還能進一步加強其在互聯網接入領域的主導地位。

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在寬帶接入領域上,95%互聯網國際出口寬帶、90%寬帶互聯網接入用戶、99%互聯網內(nei) 容服務商,都集中在中國電信和聯通網絡中。這意味著,其他互聯網接入廠商的用戶訪問互聯網,都必然與(yu) 中國電信和聯通產(chan) 生流量。

按照工信部規定,為(wei) 補償(chang) 注冊(ce) 德國公司電信和聯通的骨幹網投資,運營商之間的網絡互聯互通,隻要用戶上網產(chan) 生網間流量,其他運營商都要向他們(men) 進行單向結算。而這也就意味著,鐵通、教育網、廣電機構、移動等企業(ye) ,接入互聯網,繞不過中國電信、中國聯通這道坎。

視頻網站:寬帶成本超美4倍

業(ye) 內(nei) 普遍有一種說法,就是電信、聯通在所謂執行中采取“黑白名單”,即:對於(yu) 兩(liang) 類不同的客戶製訂了不同的網間結算標準。對於(yu) 鐵通、移動以及教育網、長城寬帶、廣電機構等第一類用戶,其網間結算價(jia) 格一般都高達100萬(wan) 元/G/月以上,第二類用戶,即其他客戶則隻有25萬(wan) ~42萬(wan) 元/G/月。高昂的接入費用是鐵通等弱勢運營商所無法承受的。

而這也意味著,移動、廣電等運營商按照電信、聯通的結算標準,即使不考慮發展和維護用戶的成本,除了所有的寬帶業(ye) 務收入,需要支付高額的結算費用,相當於(yu) 為(wei) 電信“賠本打工”,因此其他運營商往往會(hui) 通過向第三方代理購買(mai) 帶寬的方式接入電信或者網通的核心網絡,從(cong) 而為(wei) 發展自己的客戶降低成本。

據業(ye) 內(nei) 人士透露,電信目前給各省批複的價(jia) 格,即1G帶寬年收入在300萬(wan) ~500萬(wan) 元,取上限確定1G帶寬的月度業(ye) 務收入參考值為(wei) 50萬(wan) 元,而通過IDC購買(mai) 質量較好的1G獨享帶寬一個(ge) 月的價(jia) 格在10萬(wan) 元左右。

但是電信的“清理”計劃無疑讓上述移動、廣電等運營商受到重創。知情人士表示,此前工信部也曾出麵調整此事。

電信這種壟斷行為(wei) 也讓企業(ye) 承受高成本壓力。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某視頻網站高管對 《每日經濟新聞》表示,為(wei) 了保證用戶上網穩定,需向聯通、電信同時購買(mai) ,每年需支付的寬帶成本在5億(yi) 以上,較美國類似網站高出4倍。

據上述高管透露,由於(yu) 電信、聯通各省公司價(jia) 格體(ti) 係並不一樣,大型的互聯網企業(ye) 如果希望購買(mai) 邊遠地區的便宜價(jia) 格,也會(hui) 被通信商們(men) “盯”上而需要購買(mai) 毫無議價(jia) 的空間的價(jia) 格。

專(zhuan) 家:被罰可能性不大?

發改委價(jia) 格監督檢查與(yu) 反壟斷局副局長李青表示,如果事實成立,定性準確,中國電信、中國聯通將被處以上一年度營業(ye) 額的1%~10%的罰款,對中國電信來講,一年營業(ye) 額大概有500個(ge) 億(yi) ,對於(yu) 中國聯通來講,一年營業(ye) 額大概有不到300個(ge) 億(yi) 。

對於(yu) 發改委掀起反壟斷調查的原因,北京3G產(chan) 業(ye) 聯盟副理事長項立剛認為(wei) ,除了限製後來者進入外,價(jia) 格高企恐怕也是發改委進行反壟斷調查的重要原因。5000美元 (按照昨日匯率折合人民幣3.17萬(wan) 元)對100萬(wan) 元,這是電信專(zhuan) 家侯自強給出的中美之間網間結算匯率價(jia) 格對比。

他表示,網間結算價(jia) 格高企的直接後果直接導致目前的網站負擔非常重,尤其是視頻網站流量消耗大,成本壓力在全世界是最大的,因為(wei) 要托管服務器也按這個(ge) 交錢繳費。由於(yu) 北京、上海這些大城市貴,很多把服務器托管到邊遠的小地方去。

而對於(yu) “中國電信和聯通將會(hui) 被處罰款幾十億(yi) 元以上,成為(wei) 《反壟斷法》實施以來的開出的第一張罰單”的說法,項立剛並不認為(wei) 是樂(le) 觀的。

項立剛認為(wei) 結算價(jia) 格的處理將成為(wei) 障礙之一。他表示,不同的結算價(jia) 格怎麽(me) 去處理,對於(yu) 不同的用戶怎麽(me) 定性,都是一個(ge) 比較複雜的問題。此外,網間結算屬於(yu) 政府管製,對於(yu) 此類事件的處理,一般都是先警告整改然後罰款,開始就罰款的可能性很小。

現成公司熱 | 信托基金 | 財務管理 | 政策法規 | 工商注冊 | 企業管理 | 外貿知識 | SiteMap | 說明會new | 香港指南 | 網站地圖 | 免責聲明
必威官方平台
客戶谘詢熱線:400-880-8098
24小時服務熱線:137 2896 5777
微信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