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業新聞
企業重組上市IPO

化學藥企業將承受較大利空

在經曆了接連兩(liang) 天的大幅下挫之後,醫藥板塊6月21日呈現企穩跡象。導致醫藥板塊大幅下挫的直接導火索就是國家發改委在行業(ye) 內(nei) 下發“藥品價(jia) 格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發改委多次表態將打壓虛高藥價(jia) 也形成了較強的藥品降價(jia) 預期。

分析人士認為(wei) ,藥品價(jia) 格管理辦法可能將直接導致藥品最高零售價(jia) 的下調,而藥品的出廠價(jia) 是否降、降多少還需要觀望,該政策對化學製劑藥企業(ye) 的利空影響比中藥企業(ye) 要大,原因是相比較中藥企業(ye) ,化學製劑企業(ye) 的成本比較透明,很難再有大幅壓縮空間。

藥價(jia) 或不會(hui) 大麵積下調

中國證券報記者獲得的“藥品價(jia) 格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顯示,政府價(jia) 格主管部門應當以藥品定價(jia) 成本為(wei) 基礎,製定和調整政府定價(jia) 或者政府指導價(jia) 。這一規定使市場預期藥品的最高零售價(jia) 可能被普遍下調,下調的主要依據是醫藥生產(chan) 企業(ye) 的定價(jia) 成本。

為(wei) 降低該政策對企業(ye) 原有利潤的影響,不少企業(ye) 選擇將製造成本向上調整。因此,醫藥企業(ye) 在藥品定價(jia) 過程中存在的可調節空間直接決(jue) 定了該政策對醫藥企業(ye) 利潤的影響程度。

在分析人士看來,中藥企業(ye) 的原材料以中藥材為(wei) 主,多向藥農(nong) 直接采購,因此其中交易環節存在較大的成本調整空間,而中藥企業(ye) 的毛利率普遍高於(yu) 行業(ye) 平均水平,這也使得中藥企業(ye) 在應對該政策時,承受力相對大一些,而化學製劑企業(ye) 的成本比較透明,其各項成本前期壓縮較多,因此對成本的內(nei) 部調整空間較小。

國元證券[13.22 0.15%]研究員劉斌表示,實際上,“醫藥價(jia) 格管理辦法”除了對藥品價(jia) 格形成下壓預期之外,還將間接擠壓醫藥流通企業(ye) 的利潤。

對於(yu) 此次政策是否會(hui) 帶來藥品價(jia) 格大麵積下調,劉斌表示可能性不會(hui) 太大,原因是前期基本藥物目錄出台時候已經核準了價(jia) 格,這次主要針對新進入目錄出現漲價(jia) 的藥品,同時會(hui) 對藥品流通環節形成倒擠,影響主要是底價(jia) 代理的公司。

政策操作性存難度

“征求意見稿”初步對化學藥品、生物藥品、中成藥等品種的銷售利潤率和期間費用率進行了一定的比例限定。但對於(yu) 這樣的限定,有分析人士表示,政策製定者應該提供確定該比例的相應依據,否則會(hui) 麵臨(lin) 較大的操作難度。

例如,“征求意見稿”提到,化學藥品中有效成分創新類藥品的銷售利潤率為(wei) 不超過18%。這一點在部分醫藥企業(ye) 看來,可能會(hui) 對化學類藥品的自主創新帶來一定的影響,原因是醫藥創新的投入較大,而且持續時間長,不超過18%的銷售利潤率可能很難激發企業(ye) 創新的積極性。

西南證券[13.28 0.15%]研究員胡海浪表示,對醫藥企業(ye) 進行利潤限定和成本核算,本身就是難度較高、工作量很大的事情。

業(ye) 內(nei) 人士預計,該政策在吸收包括醫藥企業(ye) 、行業(ye) 協會(hui) 等多方意見之後將進行進一步修改,未來將對醫藥行業(ye) 及企業(ye) 產(chan) 生怎樣的具體(ti) 影響,還要看政策的落實程度。

業(ye) 內(nei) 人士認為(wei) ,醫藥板塊今年前五個(ge) 月都出現強於(yu) 大盤的走勢,相對其他板塊存在一定的高估值風險,受發改委製定藥品價(jia) 格管理辦法這一消息刺激,醫藥板塊兩(liang) 天內(nei) 的平均下跌幅度接近10%,風險得到一定的釋放,預計醫藥板塊後續的下探空間不會(hui) 太大。

現成公司熱 | 信托基金 | 財務管理 | 政策法規 | 工商注冊 | 企業管理 | 外貿知識 | SiteMap | 說明會new | 香港指南 | 網站地圖 | 免責聲明
必威官方平台
客戶谘詢熱線:400-880-8098
24小時服務熱線:137 2896 5777
微信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