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業新聞
企業重組上市IPO

十二五內地煤企擬銳減7000家 將形成6-8個億噸級集團

“十二五”能源規劃正在加緊研究製定。本報記者掌握的規劃初稿顯示,“十二五”期間國家將加大可再生能源的開發利用。2015年水電、風電、核電、太陽能、生物質能等可再生能源將貢獻3.46億(yi) 噸標煤,盡管如此仍難改煤炭主體(ti) 地位。2015年預計煤炭需求量將達38億(yi) 噸,創曆史新高。

“十二五”規劃將煤炭兼並重組作為(wei) 重要內(nei) 容。煤炭企業(ye) 由當前的11000家減少到4000家,銳減7000家。“十二五”末,將形成6~8個(ge) 大型煤炭企業(ye) 集團,煤炭資源將進一步集中。

對於(yu) 煤炭產(chan) 業(ye) 而言,“十二五”規劃提出按照區域經濟特點開發煤炭資源,並首次提出煤炭“調入區”和“調出區”概念。

以煤為(wei) 主的能源結構短期難變

國家能源局官員算了一筆賬:“以‘十二五’GDP年均增長8%,單位 GDP能耗年均下降3.7%,能源彈性係數(能源增長與(yu) GDP增長速度的比例關(guan) 係)為(wei) 0.51計算,預測到2015年,中國一次能源消費總量將達到42億(yi) 噸標準煤。”

在這42億(yi) 噸標煤能源需求中,煤炭將貢獻26.86億(yi) 噸標煤,折合原煤38億(yi) 噸;水電、風電、核電、石油天然氣等非煤炭能源將貢獻15.14億(yi) 噸標準煤。

“在沒有重大能源技術變革和新的主體(ti) 能源出現的情況下,以煤為(wei) 主的消費結構長期難以改變。根據測算,煤炭在一次能源消費總量中每下降一個(ge) 百分點,相當於(yu) 每年增加4000~6000萬(wan) 噸的其他能源替代煤炭。”國家能源局煤炭司司長方君實說。

發展非煤能源產(chan) 業(ye) 是“十二五”的重要任務。“十二五”期間國家將水電、風電、核電、太陽能、生物質能等可再生能源推向能源應用的前沿。

按照規劃,水電將重點開發黃河上遊、長江中上遊、紅水河、烏(wu) 江、瀾滄江等8個(ge) 流域13個(ge) 水電基地,2015年我國水電裝機可以達到2.8億(yi) 千瓦,電量達8482億(yi) 千瓦時,折合2.67億(yi) 噸標準煤。

2015年,國家規劃風電9000萬(wan) 千瓦,風電電量1800億(yi) 千瓦時,折合標煤0.57億(yi) 噸;生物質能裝機容量將達1300萬(wan) 千瓦,電量650億(yi) 千瓦時,折合2000萬(wan) 噸標準煤;核電將實現3000萬(wan) 千瓦,折合標煤6800萬(wan) 噸;太陽能發電裝機500萬(wan) 千瓦,發電量75億(yi) 千瓦時,折合240萬(wan) 噸標準煤,集中在寧夏、新疆、西藏、青海、內(nei) 蒙、雲(yun) 南等地。

如果上述可再生能源能夠按照規劃如期推進,2015年將有3.46億(yi) 噸標準煤的貢獻量。

按照能源局預計,2015年國內(nei) 原油產(chan) 量2億(yi) 噸,原油需求量將超過5億(yi) 噸,折合7億(yi) 噸標煤;2015年天然氣國內(nei) 產(chan) 量達1600億(yi) 立方米,需求預計達到2600億(yi) 立方米,折合標煤3.2億(yi) 噸。

“即便新能源盡最大努力發展,也不能滿足國家一次能源的需求。另外,大型水電、核電建設周期均在五年以上,其對能源消費的貢獻率有可能低於(yu) 規劃量。非化石能源大規模替代化石能源的過程很難,煤炭供應壓力很大。”方君實說。

然而煤炭生產(chan) 的形勢不盡樂(le) 觀。我國煤炭資源分布和市場需求呈逆向分布,西部煤炭資源豐(feng) 富,但遠離消費中心。東(dong) 部和中部適宜建設大型礦區的資源越來越少,可開采的資源埋深在1000米以上。據了解,目前全國煤礦平均采深400米,東(dong) 部地區煤炭采深超600米,全國已有34個(ge) 礦井采深超過1000米。

總體(ti) 來看,煤礦開采越來越深,地質構造日趨複雜,瓦斯等災害嚴(yan) 重。京津冀、東(dong) 北、華中、東(dong) 南等地區資源缺口很大;晉陝蒙寧等煤炭集中地水資源短缺,限製煤炭就地轉化,北煤南運、西煤東(dong) 運壓力加大。

現成公司熱 | 信托基金 | 財務管理 | 政策法規 | 工商注冊 | 企業管理 | 外貿知識 | SiteMap | 說明會new | 香港指南 | 網站地圖 | 免責聲明
必威官方平台
客戶谘詢熱線:400-880-8098
24小時服務熱線:137 2896 5777
微信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