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業新聞
企業重組上市IPO

廣西錳礦遭500家非法團夥嚴重盜采 官員大量參股當保護傘

占全國錳資源近四成的“錳都”廣西,正在麵臨(lin) 嚴(yan) 重的盜采危機。

6月上旬,《財經國家周刊》記者在廣西崇左、賀州、百色3市調查時發現,因錳礦開發而瀕臨(lin) 消失的山峰不下20座,而這一切的禍首,基本是無開采資質的黑礦主。

新一輪礦業(ye) 整治行動因此重啟。6月10日,自治區政府召開“全區治理整頓稀土等礦產(chan) 開發秩序暨打擊非法采礦專(zhuan) 項行動會(hui) ”,會(hui) 議確定六大重點整頓礦區,其中田東(dong) 江城、來賓市興(xing) 賓區兩(liang) 處錳礦區在列。

自治區國土資源廳剛剛在3月至5月底進行了一係列針對盜采礦產(chan) 的整治行動,廣西國土資源廳曾說“全區礦產(chan) 資源開發秩序總體(ti) 上趨於(yu) 好轉”。

實際情況則不然。

“開了N次會(hui) ,盜采一年比一年猖獗。”一位與(yu) 會(hui) 專(zhuan) 家並不認同“好轉”之說。

“類似的整治會(hui) 議和行動從(cong) 2005年開始從(cong) 未間斷。”但在地方利益集團的保護下,整治行動每次都是“逮小蝦不抓大魚”,該專(zhuan) 家說。

廣西壯族自治區副主席林念修接受《財經國家周刊》采訪時亦說:“縱觀這幾年整頓和規範礦產(chan) 資源開發秩序工作,可以說是年年布置年年抓,可非法開采行為(wei) 在一些地方始終還是打而不盡,陷入‘亂(luan) 了治,治了又亂(luan) ’的怪圈。”

“吃山”

6月5日下午,廣西賀州市平桂區,天氣悶熱難當,“錳老板”梁財章的洗礦場一片繁忙。

忙得熱火朝天的梁財章,隻有一個(ge) 洗礦場的營業(ye) 執照和排汙報告。

按規定,開采錳礦,需同時具備《采礦證》、《探礦證》、《安全許可證》、《生產(chan) 經營許可證》、《礦長資格證》等“五證”;此外還需通過環評。

“賀州具備合法資質的企業(ye) 不超過3家,誰也沒有我的生意好。”麵對暗訪的記者,梁財章說。

梁每天可采礦土2萬(wan) 噸,“怎麽(me) 也進賬7、8萬(wan) 塊錢”;除此,梁財章還和賀州市公河村簽訂了另外3座礦山的租賃協議,“租賃8年,3個(ge) 礦山至少2000畝(mu) 。”

“你到現場,能看出我的實力。”梁財章指著正在洗礦的一些陳舊設備說。其“實力”,並非生產(chan) 設備,而是指同區域的盜礦者大都借著夜色盜采,而他可以在白天堂而皇之地作業(ye) ,“他們(men) 不能(生產(chan) ),我能。”

有手續的,無手續的,有部分手續的……廣西有多少家形形色色的錳礦?

“具備合法資質的32家。”6月10日,廣西國土資源部礦管處一負責人對《財經國家周刊》說,“黑礦嘛,就很難說了”。

2005年8月,國務院下發《關(guan) 於(yu) 全麵整頓和規範礦產(chan) 資源開發秩序的通知》後,廣西國土資源廳對於(yu) 盜采的整治從(cong) 未停頓;但尷尬的是,往往整頓專(zhuan) 項行動一結束,盜采立刻死灰複燃。

廣西錳礦多屬淺層資源,便於(yu) 露天開采,“從(cong) 事錳礦開采的企業(ye) 或非法團夥(huo) 至少不少於(yu) 500家。”

和梁財章等少數“厲害人”不同,賀州的大多數盜采商都采用晚間盜采、白天洗礦的操作模式。

6月5日晚,在夜色掩映下,本刊記者由當地一位人士的帶領,來到賀州縣沙田鎮稻石村。

因為(wei) 錳礦較為(wei) 集中,稻石村已被確定為(wei) “國家戰略儲(chu) 備用地”,不再辦理采礦證。這意味著,在稻石村的錳礦都是“黑口子”。

這個(ge) 偏僻的村落,夜晚卻熱鬧非凡。從(cong) 5日22時至6日淩晨2時,200至300車的錳礦土被拉出礦山;按每車裝4至5噸礦土計算,4個(ge) 小時被盜走的礦土達千噸。

“出山的路起碼有4條,礦價(jia) 高的時候,每晚至少能拉出2000~3000車礦土。”上述知情人士表示,當地沒有開采證而大肆盜采錳礦的企業(ye) 不下30家,這些盜采者大都注冊(ce) 一個(ge) 洗礦場,然後非法盜礦、合法洗礦。

另一個(ge) 錳礦石產(chan) 地大新縣下雷鎮,情景和稻石村一樣,拉礦的車隊,擠滿了狹窄的公路。

個(ge) 人、以探代采、合法企業(ye) 盜采的行為(wei) 在下雷鎮大量存在。

下雷鎮另一錳礦重地土湖村,離鎮政府20多公裏,在鄉(xiang) 鎮公路的兩(liang) 側(ce) ,幾乎每隔一兩(liang) 公裏就會(hui) 冒出一家錳礦;而這並不包括那些隱藏在山溝深處、數量龐大的“黑戶”。

“最不缺的就是‘老鼠洞’。”前述知情人士指著一處盜采點告訴《財經國家周刊》,這些“老鼠洞”都是盜礦者留下的,他們(men) 通過這種方式從(cong) 四麵八方鑽洞打井由地表深處包抄進入核心礦脈,然後盜采礦石。

在土湖一處礦區,盜礦者將整個(ge) 山體(ti) 從(cong) 中間挖開,其中的富礦被運走,其餘(yu) 的則棄在原地。這使得原本渾然一體(ti) 的山脈形成了約4米寬、10米高的峽穀,如同“劈山救母”的遺跡。

即便在一些合法礦山,盜采的痕跡也無處不在。

“這裏的盜采已形成了完整的產(chan) 業(ye) 鏈,采礦、貿易、冶煉等企業(ye) 眾(zhong) 多,隻要有礦石,不愁賣。”當地的一位錳礦貿易商說。

“保守估計,廣西錳礦(年)產(chan) 量的30%~40%是非法開采者提供的。”前述業(ye) 內(nei) 專(zhuan) 家告訴《財經國家周刊》,如果再計算上一些合法企業(ye) 的非法開采行為(wei) ,“這一數字可能接近50%。”

“一些地區非法采礦活動還比較嚴(yan) 重,既破壞了礦產(chan) 資源和環境,又滋生安全事故和隱患。”在接受《財經國家周刊》采訪時,廣西壯族自治區副主席林念修說。

現成公司熱 | 信托基金 | 財務管理 | 政策法規 | 工商注冊 | 企業管理 | 外貿知識 | SiteMap | 說明會new | 香港指南 | 網站地圖 | 免責聲明
必威官方平台
客戶谘詢熱線:400-880-8098
24小時服務熱線:137 2896 5777
微信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