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業新聞
注冊香港公司好處

生豬散養戶因成本高逐漸退出

商務部監測係統顯示,9月19日至25日,食用農(nong) 產(chan) 品[13.56 -2.02% 股吧 研報]價(jia) 格小幅上漲,其中豬肉價(jia) 格在連續6周上漲後出現回落,環比下降0.6%,但仍在高位運行;肉類價(jia) 格小幅波動,其中羊肉、牛肉和白條雞分別上漲1.3%、0.8%和0.3%。

“一撥好行情就會(hui) 吸引一撥新手進場,美國公司注冊(ce) 外麵的看著豬肉價(jia) 高想進來,但裏麵的人就想出來。”閻軍(jun) 勇告訴記者,養(yang) 豬行業(ye) 每年都有新麵孔。

而養(yang) 殖戶頻繁地進出,由於(yu) 不諳市場行情、不熟悉疾病防控,在自身難於(yu) 承受市場風險的同時,也使生豬供應市場隨之波動。

菏澤市畜牧局一份公開統計數據顯示,注冊(ce) 日本公司鄆城縣從(cong) 事生豬規模養(yang) 殖的飼養(yang) 戶約為(wei) 230戶左右,當地多位行業(ye) 人員估計,規模養(yang) 殖最多占鄆城縣生豬存欄量的1/3,其餘(yu) 均為(wei) 小戶散養(yang) ;這基本上與(yu) 全國市場情況一致。

按照農(nong) 業(ye) 部標準,存欄量在50頭以上的為(wei) 規模養(yang) 殖,50頭以下的為(wei) 散養(yang) 。

比起規模養(yang) 殖戶,更不可控的是飼養(yang) 量極大的散養(yang) 戶。據閻軍(jun) 勇介紹,2009年上半年時,他所在的村子周邊散養(yang) 量還在2000頭左右,經過一場疫情打擊過後,不少散戶退出,目前僅(jin) 有1200頭。

養(yang) 豬比較收益下降,也是農(nong) 民散養(yang) 戶退出的主要原因。

鄆城縣玉皇廟鄉(xiang) 將近60歲的老李去年就停了養(yang) 豬,經本村熟人介紹到一家建築隊幹瓦工。“碼一塊磚5毛錢,春節過後麥收之前就掙了2萬(wan) 多,跟養(yang) 10頭豬掙得差不多。”老李說,今年行情還不錯,他在麥收後買(mai) 了8頭豬崽,估計可以趕上春節的行情,但由於(yu) 擔心春節過後肉價(jia) 下降,今年中秋節便沒有補欄。

據了解,鄆城縣富裕勞動力本地轉化就業(ye) 平均月收入在1200-1800元之間,這使原有的養(yang) 豬戶在養(yang) 豬和打工兩(liang) 者間比較著尋找更好的收益方式。越來越多的農(nong) 民選擇轉離又髒又臭的養(yang) 豬業(ye) ,甚至過去家家養(yang) 豬的農(nong) 村如今有的已變為(wei) “無豬村”。

在今年上半年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經濟形勢新聞發布會(hui) 上,農(nong) 業(ye) 部新聞發言人陳萌山將生豬存欄量下降歸因於(yu) 散養(yang) 戶。

以目前全國4.3億(yi) 頭的生豬存欄量計,散戶存欄量約2.7億(yi) 頭,因此,散養(yang) 戶的收益選擇就成為(wei) 一個(ge) 巨大的市場變量。

陳萌山認為(wei) ,目前應當抓住豬肉行情高、生豬生產(chan) 恢複發展的有利時機,大力推進規模化養(yang) 殖,促進生豬生產(chan) 結構調整。

記者了解到,臨(lin) 沂市是規模化養(yang) 殖的一個(ge) 樣本。該市生豬年出欄量900多萬(wan) 頭,數量居山東(dong) 省前三。其中,本地零售市場年消耗300萬(wan) 頭左右,以金鑼集團為(wei) 首的食品深加工企業(ye) 加工300萬(wan) 頭左右,另外300多萬(wan) 頭輸入江蘇、浙江、上海等南方市場。

值得注意的是,臨(lin) 沂年900多萬(wan) 頭的出欄生豬中,超過85%的為(wei) 規模化養(yang) 殖,散養(yang) 比例已經不足15%。

山東(dong) 省臨(lin) 沂市生豬產(chan) 銷協會(hui) 副秘書(shu) 長譚善傑告訴記者,受養(yang) 豬與(yu) 打工收入的比較收益優(you) 勢漸失影響,臨(lin) 沂市早前幾年也開始了生豬散養(yang) 戶的逐步退出,而經過這一過程之後,目前育肥生豬在200頭以上的規模養(yang) 殖戶已占絕大多數比例。

“豬肉價(jia) 格的大幅波動,是散戶退出過程中市場必須忍受的陣痛。”譚善傑說。根據他多年觀察發現,正常年份,豬肉價(jia) 格每3年一個(ge) 行情周期,而2009年低穀行情之後不足2年豬肉價(jia) 格就上漲60%以上,他認為(wei) ,是散養(yang) 戶加速了本輪豬肉行情周期的出現。

在散養(yang) 戶逐漸離去的臨(lin) 沂,規模養(yang) 殖的規模收益也在逐步顯現。

根據華夏養(yang) 豬網等多家機構的長期跟蹤監測,臨(lin) 沂市場的生豬收購價(jia) 格要比周邊地區的價(jia) 格每公斤高出0.8-1.0元左右。

山東(dong) 省政府農(nong) 業(ye) 專(zhuan) 家顧問團農(nong) 經分團團長高煥喜認為(wei) ,應盡快出台配套的產(chan) 業(ye) 扶持與(yu) 金融扶持政策力度,吸引更多社會(hui) 資本從(cong) 事現代養(yang) 殖業(ye) ,以形成抗市場風險能力強的大型規模養(yang) 殖經營體(ti) 。

屠宰企業(ye) “等米下鍋”

在鄆城縣做了10多年豬經紀的老賈,今年明顯感覺到收豬難。

“不少同行都跑到與(yu) 河南、安徽、江蘇、河北搭界的縣市區收購生豬。”老賈說,收豬量也比去年減少約1半,因存欄量少,豬經紀之間競爭(zheng) ,訂購100頭豬能收上來七八十就很正常。

生豬供應量下降,使屠宰企業(ye) 生意更難做,甚至麵臨(lin) 著無豬可宰的窘境。

即墨市七級肉製品廠是青島市郊區較大的集中屠宰點之一,該公司總經理王京剛介紹,公司平均每天要屠宰600頭生豬,循環庫存是150頭至200頭白條豬,另外圈裏還要有三四百頭待宰的生豬做後備庫存。而目前不僅(jin) 白條豬庫存將為(wei) 零,還不得不等豬上門。

不止在青島,定點屠宰企業(ye) 總量在山東(dong) 省居首位的臨(lin) 沂市的屠宰企業(ye) 均表示生意難做。日屠宰加工生豬5000頭的臨(lin) 沂凱佳食品有限公司高層經理薑兆平告訴記者,目前生豬屠宰量比去年同期下降了一半。

“工人工資、電費照支,現在基本處於(yu) 不盈利狀態。”薑兆平告訴記者。

大型屠宰企業(ye) 沒有利潤,小企業(ye) 同樣是在艱難經營。

鄆城縣一食品公司銷售員告訴記者,往年屠宰場裏上午就有七八十頭豬等待宰殺,如今,下午兩(liang) 三點才等來30多頭豬。

食品公司每天根據毛豬價(jia) 格來定終端銷售價(jia) 格,屠宰完成後,較好的豬肉出場價(jia) 是32元/公斤,而除去收購成本,算下來分割一頭豬賠本30多元。

據了解,鄆城縣已有食品公司停業(ye) 瀕臨(lin) 倒閉。

商務部數據顯示,今年2月份以來,規模以上定點屠企屠宰量同比已連續6個(ge) 月縮減,環比連續4個(ge) 月縮減。7月屠宰量同比、環比繼續減小,供應恢複仍緩慢。

生豬供應量下降,將加劇生豬屠宰行業(ye) 的調整合並。而根據《“十二五”期間中國肉類工業(ye) 發展戰略研究的報告(提綱)》,到2015年,爭(zheng) 取將全國生豬定點屠宰廠(場)數量從(cong) 目前的2.1萬(wan) 家減少至3000家左右。

豬肉或繼續推高CPI

業(ye) 內(nei) 人士認為(wei) ,若生豬補欄量下降之勢不能阻止,那麽(me) 生豬存欄量的下降無疑還會(hui) 繼續推高未來生豬價(jia) 格。

“豬源緊缺仍是近期生豬價(jia) 格迅速反彈的直接原因。”中國生豬預警網首席顧問馮(feng) 永輝介紹,據中國生豬預警網匯總數據,今年生豬供應量實際比2010年減少20%左右。

受供應緊缺影響,近期豬肉價(jia) 格繼續出現上漲。據新華社全國農(nong) 副產(chan) 品和農(nong) 資價(jia) 格行情係統監測顯示,今年以來國內(nei) 豬肉價(jia) 格漲幅較大並帶動物價(jia) 上漲,7月CPI按年漲6.5%,創37個(ge) 月新高,其中豬肉價(jia) 格上漲56.7%,影響價(jia) 格總水平上漲約1.46個(ge) 百分點。

“在供應量有限的情況下,豬肉價(jia) 格對CPI的拉動將會(hui) 持續。”馮(feng) 永輝認為(wei) ,與(yu) 以往周期不同,此次豬肉漲價(jia) 在很大程度上是在通脹背景下受飼料成本飆升所推動,受糧食漲價(jia) 影響,即使明年肉價(jia) 能夠回落,其降幅也將有限。

對於(yu) 後市豬肉價(jia) 格走勢,國家發改委價(jia) 格司副司長周望軍(jun) 近日表示,開曼公司注冊(ce) 從(cong) 這一輪生豬生產(chan) 周期來看,在2012年春節前,豬肉價(jia) 格基本穩定或穩中略漲。

豬肉已經成為(wei) 其他商品漲勢的一個(ge) 標杆,在漲價(jia) 的市場預期心理暗示作用下,豬肉漲價(jia) 會(hui) 帶動其他商品漲價(jia) ,這對CPI的推動仍不可小覷。

記者了解到,盡管近月來商務部組織各地儲(chu) 備庫批量拋售豬肉,以調控豬肉價(jia) 格,但迫於(yu) 儲(chu) 備有限,拋儲(chu) 雖起到了短期效果,但並未壓製住肉價(jia) 的長期漲勢。

現成公司熱 | 信托基金 | 財務管理 | 政策法規 | 工商注冊 | 企業管理 | 外貿知識 | SiteMap | 說明會new | 香港指南 | 網站地圖 | 免責聲明
必威官方平台
客戶谘詢熱線:400-880-8098
24小時服務熱線:137 2896 5777
微信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