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1日,“中國稀土[1.60 -8.05%]市場投資發展論壇”在江西贛州召開,此次論壇深入探討解讀了當前稀土市場及行業(ye) 未來發展趨勢,以及企業(ye) 如何應對整合、停產(chan) 等一係列措施帶來的處境等當下熱點話題。
但昨日,稀土永磁板塊顯然沒有受到此次論壇帶來的利好影響,板塊中除了西藏發展[31.10 -9.99% 股吧 研報]與(yu) 科力遠[0.00 0.00% 股吧 研報]停牌,有研股份、中科三環[25.80 0.78% 股吧 研報]股價(jia) 分別有小幅度上漲外,其餘(yu) 個(ge) 股均出現不同程度的跌幅。其中,正海磁材[29.87 -1.90% 股吧 研報]“領跌”,當日跌幅為(wei) 8.01%,銀河磁體(ti) [22.41 -1.71% 股吧 研報]、江粉磁材[17.89 -3.04% 股吧 研報]兩(liang) 隻個(ge) 股跌幅均超6%,江西銅業(ye) [27.80 -4.37% 股吧 研報]、橫店東(dong) 磁[22.99 -2.67% 股吧 研報]、中色股份[25.17 1.04% 股吧 研報]、北礦磁材[18.60 -2.41% 股吧 研報]、包鋼稀土[56.30 -2.27% 股吧 研報]、五礦發展[25.10 -1.22% 股吧 研報]、廣晟有色[58.15 -2.29% 股吧 研報]等個(ge) 股跌幅均超4%。
停產(chan) 與(yu) 否 稀土行業(ye) 丞待解答
在昨日召開的稀土市場投資發展論壇上,與(yu) 會(hui) 專(zhuan) 家就我國稀土行業(ye) 出現的各種現象各執己見,產(chan) 生了激烈的碰撞。來自國家發改委國際合作中心的專(zhuan) 家吳瓊認為(wei) ,停產(chan) 有利於(yu) 行業(ye) 健康發展。江西稀土學會(hui) 副秘書(shu) 長孟慶江則提出:“稀土不稀,稀土供應應該滿足市場需求。”的觀點。
在此次論壇上,吳瓊認為(wei) ,“停下來未必是不是一件好事”,作為(wei) 一種稀缺戰略資源,停下來有利於(yu) 行業(ye) 的健康發展,掌握定價(jia) 權。
孟慶江則認為(wei) ,稀土並不稀少,其豐(feng) 富程度比常見的有色金屬銅、鉛、鋅、錫等都大。我國稀土市場發展趨勢是國內(nei) 的市場發展速度遠大於(yu) 國際市場,即出口數量雖逐年增加,但比重呈快速下降趨勢,出口創匯額曾發幅度增長趨勢。近年來國內(nei) 市場量占2/3,出口量占1/3的比例是正常合理的。
1985年底地礦部《全國礦產(chan) 儲(chu) 量通報》數據顯示,全國保有稀土氧化物總儲(chu) 量10362萬(wan) 噸,其中工業(ye) 儲(chu) 量為(wei) 1357萬(wan) 噸;國土資源部2008年公布的資料是儲(chu) 量規模8360萬(wan) 噸,占世界探明儲(chu) 量的55%,截止目前,並沒有明確的數字指出,我國現存稀土的儲(chu) 量到底有多少。
我國近年來在稀土資源開發方麵的主要問題是稀土各元素之間開采量與(yu) 需求量嚴(yan) 重不平衡,資源開發利用率很低,資源浪費十分嚴(yan) 重。從(cong) 1985年底到2008年,23年資源消耗2002萬(wan) 噸,但即使按2010年的資源供應量15萬(wan) 噸計,23年的資源實際用量也不過345萬(wan) 噸,資源利用率20%都不到。
雖然,我國目前稀土儲(chu) 量還沒有到“揭不開鍋”的地步,但稀土開采對環境的破壞有目共睹。據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專(zhuan) 家介紹,用池浸工藝每開采一噸稀土,要破壞200平方米的地表植被,剝離300平方米表土,造成2000立方米尾砂,個(ge) 別地區對環境造成的破壞甚至是不可逆轉的。
控製稀土價(jia) 格劇烈波動
此外,對於(yu) 稀土價(jia) 格的波動,江西稀土協會(hui) 副秘書(shu) 長饒勇表示,1-8月,江西稀土工業(ye) 產(chan) 值為(wei) 147億(yi) 元,銷售收入172億(yi) 元,僅(jin) 包括分離冶煉,不包括下遊加工環節。上半年,江西省生產(chan) 的稀土氧化物1.18萬(wan) 噸,稀土金屬7122噸;上半年出口2447噸,創匯2.21億(yi) 美元,包括未列入配額的稀土產(chan) 品;上半年的產(chan) 值就超過了去年全年的產(chan) 值。
但孟慶江則擔心價(jia) 格高企對產(chan) 業(ye) 鏈的健康帶來影響。他認為(wei) ,這給後續產(chan) 業(ye) 鏈的形成和發展造成了嚴(yan) 重影響,對稀土產(chan) 業(ye) 本身的發展極為(wei) 不利。
更有分析人士表示,依靠資源來帶動工業(ye) 產(chan) 值的提高,並不完全合理,麵對我國目前稀土行業(ye) 的混亂(luan) 發展,應建立起監管機製,來管理好行業(ye) 內(nei) 部相關(guan) 事宜,盡快整合我國稀土市場,嚴(yan) 格控製稀土價(jia) 格,以保護上下遊產(chan) 業(ye) 的環節。“而包鋼稀土近期提出的收儲(chu) 稀土戰略,在一定程度上將有效控製稀土上遊產(chan) 品的價(jia) 格,保證下遊應用。”上述人士如是表示。
孟慶江還表示,“如果下遊用不起稀土,改用替代產(chan) 品,是稀土運用的倒退,傷(shang) 害稀土行業(ye) 本身。”
紅金稀土總工程師張善琦則認為(wei) ,價(jia) 格高不是問題,價(jia) 格劇烈波動才是問題,隻要價(jia) 格穩定,下遊就沒有問題。如果價(jia) 格一日三變,下遊企業(ye) 就沒法接訂單生產(chan) ,因為(wei) 接單價(jia) 格存在極大的虧(kui) 損風險。
據記者了解,2010年初當稀土價(jia) 格大跌時,內(nei) 蒙古包鋼稀土國際貿易公司也曾在市場上收儲(chu) ,根據當時的估算,收儲(chu) 了約3萬(wan) 噸稀土氧化物,而自那時起稀土價(jia) 格開始了一波淩厲的上漲行情。
據了解目前,氧化鐠和氧化釹的市場價(jia) 格在100萬(wan) 元/噸左右,包鋼稀土國際貿易公司以90萬(wan) 元/噸的價(jia) 格收儲(chu) ,“也就是說稀土未來最多隻有10%的下跌空間,盡管目前,不帶票銷售的情況依然存在,下遊企業(ye) 采購也不甚積極,但以包鋼稀土的產(chan) 量和對市場的影響力,鐠、釹價(jia) 格有望在100萬(wan) 元/噸左右止跌企穩,而鐠、釹是稀土的龍頭品種,一旦止跌,稀土整體(ti) 價(jia) 格也將企穩。”有不具名的金元證券行業(ye) 分析師如此認為(wei) 。
吳瓊還強調,應該吸取鐵礦石談判的經驗和教訓,建立稀土價(jia) 格聯盟。作為(wei) 世界稀土主要供應國,卻沒有定價(jia) 權,這需要通過國家政策和行業(ye) 整合來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