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首次實施的“雙反”政策僅(jin) 實施了一年就遭到美國挑戰。9月20日,美國將中國對原產(chan) 於(yu) 美國的白羽肉雞產(chan) 品反傾(qing) 銷和反補貼措施訴諸世貿組織(WTO)爭(zheng) 端解決(jue) 機製。
昨日(9月21日),商務部對此作出快速反應,條約法律司負責人表示,中方收到了美方的磋商請求。中方認為(wei) ,中國對原產(chan) 於(yu) 美國的白羽肉雞產(chan) 品反傾(qing) 銷和反補貼措施是依法采取的,符合世貿規則。
業(ye) 內(nei) 專(zhuan) 家認為(wei) ,中國肉雞市場正處在飛速增長期,發展潛力巨大,美國對此不會(hui) 放棄,而肉雞的大量進口肯定會(hui) 對國內(nei) 相關(guan) 行業(ye) 造成影響。
受不斷增長的市場吸引,美國相關(guan) 公司已開始在國內(nei) 布局。山東(dong) 亞(ya) 太中慧集團前副總、山東(dong) 雞寶寶肉雞合作社趙德峰向《每日經濟新聞》介紹,美最大肉雞企業(ye) 泰森集團已在國內(nei) 建立合資公司,開始肉雞養(yang) 殖。
美方稱肉雞出口暴跌九成
去年8月和9月,商務部相繼裁定美國產(chan) 白羽肉雞存在補貼和傾(qing) 銷行為(wei) ,並開征50.3%至105.4%的反傾(qing) 銷稅,以及4%至30.3%的反補貼稅,時間均為(wei) 5年。
據東(dong) 方艾格畜牧業(ye) 分析師王曉悅介紹,中國從(cong) 美國大量進口了雞爪之類的雞雜碎,這類產(chan) 品外國消費量很少,但在國內(nei) 有較大的市場需求,而且其到岸價(jia) 比國內(nei) 產(chan) 品低很多,因此銷量非常好。反觀國內(nei) 市場,中國肉雞存在一定程度的產(chan) 能過剩,競爭(zheng) 非常激烈,便宜的美國肉雞進口使國內(nei) 企業(ye) 生存更為(wei) 艱難。
據統計,2008年和2009年上半年,中國從(cong) 美進口白羽肉雞數量分別為(wei) 58.43萬(wan) 噸和30.56萬(wan) 噸,占中國該類產(chan) 品進口總量的73%和89%。
“雙反”措施的實施效果立竿見影。美國表示,自去年9月中國對美國肉雞產(chan) 品征收反傾(qing) 銷和反補貼關(guan) 稅以來,美國此類產(chan) 品的出口已暴跌90%,供應鏈上的30萬(wan) 業(ye) 者和工人受到影響。
在發布申訴消息同時,美國官員稱,中國似乎未能遵守透明性和正當程序方麵的眾(zhong) 多要求,未能恰當解釋其調查結果和結論的依據,對中國國內(nei) 產(chan) 業(ye) 所受的傷(shang) 害也作出了沒有根據的調查結論。
對於(yu) 美國提出的磋商要求,中國商務部回應表示,中方認為(wei) ,中國對原產(chan) 於(yu) 美國的白羽肉雞產(chan) 品反傾(qing) 銷和反補貼措施是依法采取的,符合世貿規則。商務部將仔細研究美方提起的磋商請求,並根據世貿組織爭(zheng) 端解決(jue) 程序進行妥善處理。
中國市場增長潛力巨大
分析人士表示,長期以來,美國白羽肉雞產(chan) 品依靠政府對飼料作物玉米、大豆的大量補貼,在中國市場坐擁不正當的競爭(zheng) 優(you) 勢,對中國白羽肉雞產(chan) 業(ye) 已造成實質損害,其傾(qing) 銷與(yu) 實質損害之間存在因果關(guan) 係。
王曉悅對《每日經濟新聞》分析表示,由於(yu) 肉雞脂肪含量比較少,近年來市場需求一直處於(yu) 相對快速增長的過程中。麵對中國逐漸擴大的市場,美國自然不肯放棄。
趙德峰介紹,國內(nei) 目前的人均肉雞年消費量不足10公斤,而發達國家的人均年消費量超過50公斤,可見中國市場增長潛力巨大。為(wei) 此,除了積極尋求解除出口中國的限製外,美相關(guan) 公司已開始布局中國市場。
而在經曆了一段時間的低迷後,國內(nei) 肉雞市場近來也進入了上升期。趙德峰認為(wei) ,人工、飼料、動保等養(yang) 殖成本上升及市場供不應求的局麵是造成價(jia) 格上漲的主要原因。
東(dong) 方艾格監測數據顯示,目前肉雞收購價(jia) 已從(cong) 去年同期約4元/斤漲至目前的逾5元/斤,漲幅約為(wei) 25%。